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四十

關燈
在利樂諸有情 如是我今當故此伸供養 見兩足世尊常處清淨行 現證無上道故此伸供養 我諸眷屬等所将千人衆 鹹親近如來一切歸命禮 爾時長者子說偈贊已。

    而白佛言。

    世尊。

    我及眷屬所将人衆。

    來詣佛所。

    一切皆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植衆善本。

    于無上道誓不退轉。

    作是語已俱發聲言。

    世尊。

    我等歸佛歸法及比丘僧諸優婆塞。

    唯見攝受我等盡其形壽。

    遠離殺害趣清淨門。

    一時皆發無上道心。

    惟願世尊。

    為我等故說微妙法。

    于如是衆勿應棄舍。

    及未來世苦惱衆生。

    願為濟度。

    如是二請。

     爾時世尊。

    極憐愍故現大神通。

    即升虛空跏趺而坐。

    時長者子等。

    見是事已歎未曾有。

    彼佛世尊。

    威神力故。

    持諸大衆皆處虛空。

    爾時長者子與自眷屬五百伎樂等發大歡喜。

    于虛空中起立合掌。

    右繞三匝頭面禮足。

    作衆伎樂歌詠佛德。

    普及時會。

    如是遍滿無量百千逾繕那。

    佛神力故忽于空中。

    複化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

    與其眷屬六萬人俱。

    從東方來樂欲聽法。

    時佛世尊見彼大衆。

    即以神力化五樓閣。

    衆妙莊嚴甚為希有。

    一一樓閣皆出梵音演說妙法。

    複有百千俱胝諸天子衆。

    持天曼陀羅華以散佛上。

    偏覆空中。

    佛神力故成華樓閣。

    爾時長者子及諸大衆。

    睹如是等廣大神變清淨莊嚴。

    發生無量親近愛樂。

    佛知是已即攝神力。

    還複東方本相如故。

    爾時阿難見是事已。

    偏袒右肩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世尊。

    以何因緣現是神變。

    惟願世尊為我等說。

     佛告阿難。

    我今當為仁授長者子。

    與自眷屬及衆伎樂。

    供養于我。

    是人于千俱胝劫不堕惡趣。

    常生人天受勝妙樂。

    過是劫已。

    亦複尊重供養道行如來應正等覺。

    于二十五俱胝劫不複輪轉。

    是七妻等舍是身已。

    當轉女身成丈夫相。

    複與仁授菩薩。

    于一劫中修菩薩行。

    阿難。

    彼仁授菩薩。

    當得作佛号曰等心如來十号具足。

    與自眷屬。

    轉次授記皆得作佛。

    時彼伎樂五百人衆。

    由供養佛。

    以是緣故。

    于阿僧祇劫不堕惡趣。

    千俱胝劫常作轉輪聖王。

    過是數已。

    供養尊重十千如來。

    于一劫中皆當作佛。

    盡同一号。

    餘千人衆于慈氏如來般涅盤後。

    過殑伽沙劫于千俱胝佛所尊重供養。

    當得作佛号曰希勝如來十号具足。

     爾時佛告具壽舍利子言。

    彼阿阇世王與具足燈婆羅門及千人等。

    正法滅已過刀兵劫。

    于未來世有佛出世。

    名曰慈氏。

    時彼有情壽命長遠具八萬歲。

    複有千辟支佛出現世間。

    複于彼時。

    親近供養尊重贊歎。

    亦複尊重供養慈氏如來。

    于二十五俱胝那庾多劫。

    無複退轉種諸善根。

    舍家出家成菩提果。

    及見彼千人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六十那庾多天人。

    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佛告阿難。

    而諸愚夫不能于佛發生愛樂。

    清淨信解尊重贊歎者。

    所以者何。

    是諸人等。

    于少善根尚不能得。

    何況如來大涅盤證。

    爾時世尊。

    欲重明斯義。

    說伽陀曰。

     尊重諸佛故得是勝吉祥 供養調禦師獲最上大果 諸佛滅度後得睹佛舍利 猶如芥子量應廣妙修設 又佛滅度後供養舍利者 應生平等心若如來住世 由發是心故供養無上尊 悟平等菩提果報亦如是 為善逝攝受遠離于惡道 是人趣涅盤不以為難得 能示佛禁戒最上三摩地 及清淨勝解得佛無上果 作是供養已疾趣善修習 獲無上正覺宣說第一法 若人欲了知親近諸佛法 樂欲獲多聞深心無厭怠 自在轉輪王及淨行勝族 具福相莊嚴應時獲出離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

    告具壽舍利子言。

    若善男子善女人。

    安住大乘。

    欲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應于菩薩藏正法殊勝義利。

    樂欲多聞受持讀誦。

    乃至廣大開示。

    為他人說。

    即得紹隆三寶使不斷絕。

    得不退轉四無量心。

    六波羅蜜。

    四攝事等。

    饒益有情悉相應故。

    又舍利子。

    此菩薩藏正法即菩提道。

    所以者何。

    是菩薩藏正法。

    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即諸菩薩資糧。

    應如是學無令斷絕。

    舍利子。

    所謂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波羅蜜多。

    能于如來一切波羅蜜多善作出離。

    于無量地。

    随得如來一切輕安。

    乃至随得如來之地。

    若于如是波羅蜜多。

    即得安住一切波羅蜜多。

    爾時世尊。

    欲重明斯義。

    說伽陀曰。

     諸有智發生說一切有為 由智及無明故有為諸苦 于業及業報應當如是知 若非業非報現前獲出離 爾時世尊說伽陀已。

    時具壽舍利子。

    諸大菩薩摩诃薩。

    及諸比丘衆。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闼婆等。

    聞佛所說。

    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