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四十

關燈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诏譯 勝慧波羅蜜多品第十一之八 複次舍利子。

    彼然燈如來應正等覺。

    于三世中普以慧眼。

    悉能了知。

    時寶雲梵志如是知已。

    以金色髻布散于地。

    請佛聲聞及餘比丘右旋履蹈。

    所以者何。

    佛告諸比丘。

    寶雲梵志。

    過無量阿僧祇劫。

    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舍利子。

    時彼梵志聞佛記已。

    歡喜踴躍現大神通。

    于虛空中即時證得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不可說三摩地門。

    以神通智力。

    超越東方殑伽沙世界。

    諸佛世尊鹹與授記。

    汝于未來世過無量阿僧祇劫。

    當得作佛号釋迦牟尼。

    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諸佛世尊亦複如是。

    舍利子。

    是寶雲梵志。

    複聞諸佛同授記已。

    獲大安慰從空中下。

    即時往詣然燈佛所。

    發淨信心。

    舍家出家常修梵行。

    舍利子。

    汝于寶雲梵志。

    莫起異見。

    勿生疑惑。

    所以者何。

    彼梵志者。

    即我身是。

    我于爾時。

    以五枝優缽羅華散佛頂上。

    複于菩薩藏正法樂欲聽聞。

    受持讀誦廣大開示。

    為人演說具足正行。

    謂無相行。

    是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舍利子。

    若我于彼清淨法行。

    不以神通智力種種成辦。

    彼佛世尊。

    即不與我授菩提記。

    爾時我于菩薩藏正法。

    如其所聞安立正行。

    謂無相行。

    不可得行。

    及見彼佛。

    于一切行平等超越。

    我于彼佛知一切法自性不生。

    随順諸法起平等見。

    而能獲得最上法忍。

    得是忍者何所忍耶。

    所謂色忍受忍想忍行忍識忍。

    乃至蘊處界種種法忍。

    雖複得是法忍如彼增語。

    所以者何。

    非世間法積集行故。

    非異生法。

    非無學法非緣覺法。

    非菩薩法非諸佛法。

    積集行故。

    于一切法皆不可得。

    無所集故。

    說此是名得諸法忍。

    又彼忍者。

    于一切相一切攀緣。

    一刹那頃亦得是忍。

    謂非眼界非眼境界盡。

    乃至非耳鼻舌身意境界盡。

    于彼忍境亦無所至。

    舍利子。

    得是忍者。

    由我于菩薩藏正法。

    樂欲聽聞。

    受持讀誦廣大開示。

    為人演說。

    具足正行。

    謂無相行。

    不可得行。

    是故我于然燈佛所。

    速得受記。

    說是語時。

    會中有長者子名曰仁授。

    聞佛說菩薩藏正法諸佛功德及菩薩行。

    即從坐起。

    整衣服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而白佛言。

    世尊。

    我于尊者阿[少/(兔-、)]樓馱。

    昔常随學入解阿羅漢法。

    盡老死際住空寂舍。

    我今忽聞菩薩藏正法諸佛功德及菩薩行。

    所謂大乘。

    是最上乘。

    第一深妙。

    無有過上。

    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而我親聞佛說。

    親所聽受。

    于此正法發生無量深妙勝解。

    複于是法。

    無所稱量無所執著不作聖解。

    若謂是法第一深妙無有過上。

    是即于彼積集退轉。

    世尊。

    此菩薩藏正法。

    于諸佛乘乃至所有一切乘中。

    最在其上第一開示。

    多所憐愍多所饒益。

    安樂天人度脫一切。

    于學無學如應所得至菩薩地。

    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長者子仁授。

    重白佛言。

    世尊。

    于苦集中。

    而難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仁授。

    如是如是。

    世尊如其行相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不退轉積集精進。

    如佛世尊。

    于殑伽沙數一一佛所。

    發菩提心。

    複能平等安住如是精進證菩提果。

    複能安隐諸菩薩道。

    所以者何。

    諸佛智慧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世尊。

    若于是法不善修作。

    分别挂礙。

    雖百千俱胝那庾多劫。

    于菩提果甚為難得。

    爾時仁授長者子。

    即于佛前說伽陀曰。

     于千俱胝劫我發菩提心 見懈怠衆生沉淪諸苦惱 假使施頭目量積過須彌 如是一心中精勤無懈退 若我住佛道利樂諸有情 由依如來故得是精進力 此乘名大乘是佛最上說 樂欲菩提者畢竟無見取 救護諸苦惱解脫于惡趣 此正覺義利唯如來所說 時仁授長者子。

    說是偈已。

    于佛法中起大信解。

    不著世樂妻子眷屬。

    向佛世尊。

    頭面禮足右繞三匝。

    于刹那頃詣本住處。

    與自眷屬七妻七男七女七奴七婢。

    各持上妙細[疊*毛]價直千萬。

    并諸伎樂五百人俱。

    出王舍大城欲詣佛所。

    時彼人衆見是事已。

    即時往問。

    時長者子白言。

    仁等當知。

    如來現在耆阇崛山。

    與無量無數百千大衆恭敬圍繞。

    廣大開示無量善法。

    佛之智慧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我及眷屬欲往詣彼樂聞如來深妙法義以善根力決諸疑網。

    為欲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仁等亦宜親近彼佛植諸善本。

    時彼人民聞是語已。

    生大歡喜鹹悉随從。

    爾時長者子。

    與自眷屬五百伎樂及千人衆。

    到佛所已。

    即以花香纓珞。

    塗香粖香缯蓋幢幡。

    伎樂歌詠作諸供養。

    及上妙細[疊*毛]價直百千以散佛上。

    即于佛前說伽陀曰。

     往昔多劫中勤修菩提行 于法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