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八

關燈
魔怨。

    獲得圓滿一切佛法。

    名波羅蜜多。

    又能如是建立大乘菩薩藏正法。

    名波羅蜜多。

    舍利子。

    而諸菩薩于正法藏。

    如是學已得至彼岸。

    是故于此大乘一切波羅蜜多。

    當如是學。

     又舍利子。

    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菩薩藏正法。

    受持讀誦廣大開示。

    為他人說。

    而能獲得十種稱贊功德。

    何等為十。

    一者過是生已。

    而得通達一切事業。

    二者得生聖族。

    三者具大名稱。

    四者所說言辭人喜信受。

    五者得大富饒。

    六者人天愛敬。

    七者獲轉輪王。

    八者得生梵世。

    九者(梵本元阙)十者遍一切處。

    得菩提心無有退失。

    又複獲得十種稱贊功德。

    何等為十。

    一者與尼乾陀等。

    得不共住。

    二者不起我見。

    三者不起人見。

    四者不起衆生見。

    五者不起壽者見。

    六者不起常見。

    七者不起斷見。

    八者舍諸玩好。

    九者發淨信心常樂出家。

    十者于名句文速得悟入。

    又複獲得十種稱贊功德。

    何等為十。

    一者正念。

    二者聰利。

    三者總持。

    四者勝慧。

    五者刹那具足。

    六者得宿住念。

    七者性少貪欲。

    八者性少嗔恚。

    九者性少愚癡。

    十者不為熾然三毒之所燒煮。

    又複獲得十種稱贊功德。

    何等為十。

    一者希有勝慧。

    二者輕捷勝慧。

    三者猛利勝慧。

    四者極迅速勝慧。

    五者廣大勝慧。

    六者甚深勝慧。

    七者決擇勝慧。

    八者無礙勝慧。

    九者現前得見如來。

    能以伽陀歌詠贊歎。

    十者複與如來深心問答。

    又複獲得十種稱贊功德。

    何等為十。

    一者謂能将護諸惡知識。

    二者解諸魔縛。

    三者破諸魔軍。

    四者斷諸惑染。

    五者于諸行中除伏憍慢。

    六者趣諸善道。

    七者向涅槃門。

    八者布施受施超諸輪轉。

    九者于菩薩道一切随學。

    十者随順諸佛一切教敕。

    舍利子。

    于菩薩藏正法。

    應當受持讀誦廣大開示。

    為他人說。

    悉獲如是稱贊功德。

    爾時世尊。

    欲重明斯義。

    說伽陀曰。

     諸有大智者善了文句義 持此經中王獲無量勝慧 彼比丘法師常行是法施 持此經中王最勝生歡喜 為諸聽法者宣說如是法 持此經中王獲歎美功德 得是勝慧已于法無損減 複于勝念力能演無上句 善說法要者常贊佛教敕 持此經中王多聞常具足 聞已受持者不著于文字 随義常觀察增長佛智慧 由智慧無邊深達勝義谛 宣布詣十方聞是獲稱贊 又令貪恚癡由斯皆漸少 最上清淨心聞是獲稱贊 受用資具中稱量如實義 曉了非真實舍家求解脫 樂住空閑處聞法常無厭 咨問世尊所法施無有吝 令智慧增長清白無減失 爾時世尊。

    說是偈已。

    告舍利子。

    此諸菩薩于勝慧波羅蜜多之行。

    應當勇猛以四攝事。

    于長夜中攝受有情。

    何等為四。

    所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是名四種。

    雲何布施。

    謂财施法施及無畏施。

    雲何愛語。

    謂于聞法者出柔順語。

    雲何利行。

    謂于自他意樂圓滿。

    雲何同事。

    謂于是智起功德想。

    攝受有情安住是法。

    又布施者。

    謂于一切來求丐者意極清淨。

    愛語者。

    斷諸合集。

    利行者。

    使無退屈。

    同事者。

    回向大乘。

    又布施者。

    随轉大慈心無遺惜。

    愛語者。

    随心喜舍。

    利行者。

    為諸有情身心勇悍被大甲胄。

    同事者。

    心舍高下向一切智。

    又布施者。

    如法追求舍諸資具。

    愛語者。

    導以正法。

    利行者。

    自利利他悉起平等。

    同事者。

    利諸有情。

    鹹共發起一切智心。

    又布施者。

    自舍一切若内外法。

    愛語者。

    于諸法行功德智慧善權稱贊。

    利行者。

    棄自所利随轉利他。

    同事者。

    成熟菩提。

    譬彼掌中庵摩勒果。

    普施一切得無怯弱。

     複次舍利子。

    法施者。

    謂如其所聞為他人說。

    愛語者。

    謂正開示無所希望。

    利行者。

    為他演說不生疲厭。

    同事者。

    于一切智。

    樂甚深法心無棄舍。

    又法施者。

    于來聽法者說無散亂。

    愛語者。

    遠至他方演說諸法。

    利行者。

    為法義故于諸法師。

    以飲食衣服卧具醫藥。

    乃至以身覆護一切給侍。

    同事者。

    為令薰習安住種性。

    又法施者。

    于諸施中無有過上。

    愛語者。

    分别義利。

    利行者。

    謂随于義不随文句。

    同事者。

    為令圓滿一切佛法。

    又布施者。

    是即布施波羅蜜多。

    愛語者。

    是即持戒忍辱波羅蜜多。

    利行者。

    是即精進波羅蜜多。

    同事者。

    是即禅定勝慧波羅蜜多。

    又布施者。

    是即最初發心菩薩。

    愛語者。

    是即行勝解行菩薩。

    利行者。

    是即不退轉地菩薩。

    同事者是即一生補處菩薩。

    又布施者。

    是即住菩提根。

    愛語者。

    是即長菩提芽。

    利行者。

    是即開菩提花。

    同事者。

    是即結菩提果。

     舍利子。

    是故諸菩薩摩诃薩于長夜中。

    以四攝事攝受有情。

    于菩提行諸波羅蜜多而能随轉。

    于此複有無量無邊諸攝事等。

     爾時佛告舍利子。

    彼大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為精進行太子。

    于菩提道悉正開示。

    及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之所稱贊。

    時精進行太子。

    于彼佛所。

    得聞如是菩提正道。

    及聞三世諸佛世尊之所稱贊。

    快得善利發大歡喜。

    複于彼佛及諸大聲聞衆。

    于九十九俱胝歲。

    以飲食衣服卧具醫藥。

    供養恭敬尊重贊歎。

    舍利子。

    彼大蘊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即時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