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二十四

關燈
見諸有情受苦時不曾暫舍而安住 有情種性本義利互相教示為善友 設遇諸惡侵娆時為義利故常忍受 遍滿一切閻浮提于佛刹中亦如是 一切珍寶悉充盈為善友故皆能施 若或有人持利劍欲來割截我支體 以忍辱故生慈心永無怖畏諸苦惱 或有忿怒嗔恚者堅持苦毒來侵娆 以忍辱力而稱揚安住忍苦曾無惱 有持刀杖及毒藥以嗔恚相欲加害 為利有情諸善根于諸惡法能忍受 我今不學諸愚夫亦不習彼下劣行 廣修殊勝饒益因當趣涅盤無上果 複次舍利子。

    菩薩摩诃薩應當如是修學忍辱波羅蜜多。

    于百千萬俱胝那由他劫。

    假使有人将諸杖木瓦石種種器仗。

    而打擊之。

    于少時間悶絕躄地。

    命将欲盡良久乃蘇。

    菩薩爾時作是思惟。

    歎未曾有。

    我今于此再得壽命。

    然後應當如是修學最上最勝忍辱波羅蜜多。

    假使有人來于我所。

    須我頭目及其骨髓身肉手足。

    如殑伽沙數滿一大劫。

    我當爾時終無吝惜。

    亦複不起忿怒嗔恚諸惡行法。

    何以故。

    若起忿怒嗔恚諸惡行法。

    我于百千劫中所集善根。

    應當散壞。

    我今轉複堅固積集。

    百千劫中所植善根。

    無令失壞。

    而為修習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何以故。

    我等諸菩薩衆。

    以忍辱力而為甲胄。

    舍利子。

    菩薩摩诃薩于大乘心。

    不應退轉使魔得便。

    不能成就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于菩提心不應退轉。

    使心散亂。

    今其魔事作諸障礙。

    雲何魔事。

    所謂耽著自分飲食。

    是為魔事。

    耽著三衣。

    是為魔事。

    分别教化。

    是為魔事。

    為利養故使人贊歎。

    是為魔事。

    樂自利行。

    是為魔事。

    斷滅多種潔白之法。

    是為魔事。

    乃至斷人靜住。

    障修福慧。

    障人親近諸軌範師。

    斷人修習菩提行法。

    是為魔事。

    舍利子。

    菩薩摩诃薩。

    若于菩提道而生退轉。

    起散亂意。

    一切惡魔即得其便。

    何以故。

    諸有魔障。

    于長夜中伺求其便。

    入菩薩心能令增長忿怒嗔恚。

    舍利子。

    我于往昔堅持禁戒。

    修行忍辱波羅蜜多時。

    通達善法。

    其名仙人。

    于彼時中有大魔王。

    化五百丈夫衆。

    皆以勇猛作大嗔怒。

    于五百年中。

    行住坐卧晝夜相逐作大嗔怒。

    或于道路井邑聚落及白衣舍。

    或曠野中。

    常以嗔恚虛诳不實幻惑有情。

    舍利子。

    是彼魔衆于五百年中。

    常于我邊作大嗔怒生諸過失。

    我于爾時谛察思念。

    以憐慜故發大慈心。

    為諸魔衆廣說妙法。

    時彼魔衆得聞法已。

    諸惡行業皆悉殒滅。

    舍利子。

    我于爾時。

    為彼魔衆說是法已。

    令諸有情成熟善根。

    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又複為彼谄曲破戒樂不善法難調有情。

    及諸多貪多嗔多癡有情。

    作善緣故。

    令得成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願我當來成等正覺。

    最初度脫諸有情類。

    令得涅盤。

    舍利子。

    我于彼時。

    除諸妄念常生正念。

    具足饒益有情善行。

    而于三際不曾暫舍。

    舍利子。

    若菩薩摩诃薩。

    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應當具足忍辱波羅蜜多。

    若菩薩于自身中。

    已生未生種種惡病極重苦惱。

    乃至死苦。

    菩薩爾時。

    具足忍辱波羅蜜多。

    皆能忍受。

    舍利子。

    菩薩摩诃薩。

    應當堅固安住菩薩忍辱波羅蜜多。

    所謂應當了知不忿怒。

    是名菩薩忍辱不損害。

    是名菩薩忍辱無诤語。

    是名菩薩忍辱不殺害。

    是名菩薩忍辱護自身命。

    是名菩薩忍辱護他身命。

    是名菩薩忍辱常護身語意業。

    是名菩薩忍辱内心谛察修忍辱行。

    是名菩薩忍辱遠離貪愛。

    是名菩薩忍辱随順業報。

    是名菩薩忍辱清淨身語意業。

    是名菩薩忍辱以忍辱力。

    而複獲得人間天上勝妙快樂。

    是名菩薩忍辱而複獲得菩薩圓滿殊勝相好。

    是名菩薩忍辱而複獲得如來深妙清淨梵音。

    菩薩積集堅固善行。

    是名菩薩忍辱遠離一切世間娆惱。

    是名菩薩忍辱。

    或有伺求一切過失。

    菩薩于彼不生損害。

    是名菩薩忍辱。

    以要言之。

    乃至獲得如來十力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一切勝法悉皆圓滿。

    應當了知。

    是菩薩摩诃薩安住忍辱波羅蜜多。

    舍利子。

    菩薩摩诃薩修忍辱行時。

    或有人來嗔怒惱害。

    菩薩爾時了知虛幻。

    如對谷響而不加報。

    乃至打擊殺害。

    菩薩于彼谛察。

    皆悉了知如幻如化。

    亦不加報。

    或有人來種種稱贊。

    不以為喜。

    何以故。

    菩薩以自分圓滿真實功德。

    而為眷屬。

    于世間法亦不耽著。

    于自過失而能悔謝。

    于他過失不生毀呰。

    為能圓滿菩提分法。

    作大佛事。

    而複思念。

    已作罪業悉皆虛假。

    諸相違行無義利事。

    悉能棄舍。

    舍利子。

    是名菩薩摩诃薩忍辱波羅蜜多。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