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十五

關燈
進。

    如理勤行令諸衆生得聖解脫。

    是為如來為諸衆生大精進力。

    此是如來第八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

    如來于一切處。

    一切種諸念無減。

    如來正念悉無忘失。

    何以故。

    諸佛如來相續現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所有一切衆生。

    過去未來現在諸心。

    如來悉能任持觀察。

    如來于諸念中。

    畢竟不複有所忘失。

    随諸衆生一切心行。

    而悉了知。

    如來不複思想觀視。

    正念無減。

    住三聚法了衆生根。

    解入衆生一切意樂。

    觀衆生行。

    如來亦無思惟伺察。

    說法無斷。

    所以者何。

    随其如來念無減故。

    念即寂靜悉無忘失。

    即以是法為諸衆生廣大宣說。

    此是如來第九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

    如來等持無減。

    所有如來等持之法。

    即是一切法平等。

    如其所說諸法平等。

    何名如來等持無減。

    謂若真如平等即等持平等。

    若等持平等即諸如來平等。

    若入是平等法門。

    此即說名三摩呬多。

    若貪際平等。

    即離貪際平等。

    若嗔際平等。

    即離嗔際平等。

    若癡際平等。

    即離癡際平等。

    若有為際平等。

    即無為際平等。

    若生死際平等。

    即涅盤際平等。

    若入是平等法門。

    即名如來等持無減。

    何以故。

    由等持無減故即畢竟無減。

    又複如來等持之法。

    非眼相應。

    非耳鼻舌身意相應如來于其諸根無所缺壞。

    不依止地界。

    亦不依止水火風界。

    不依止欲界色界無色界。

    不依止此界他界。

    以無依止故即無所減。

    是為畢竟無減。

    以其如來等持無減故。

    即以此法為諸衆生廣大宣說。

    普令衆生獲得如來等持法門。

    此是如來第十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

    如來慧無減。

    如來勝慧雲何能知。

    謂一切法不随他信智。

    無衆生壽者補特伽羅于法有所得智。

    無盡無礙解善巧之智。

    分别句義智。

    于一句中入百千劫加持宣說智。

    随諸所問各各宣說斷疑惑智。

    于一切處無障礙智。

    建立三乘善宣說智。

    八萬四千心行悉了知智。

    八萬四千法蘊随應說智。

    如是如來最上勝慧。

    無邊無際說不能盡。

    如其如來勝慧無減。

    即為衆生廣大宣說慧無盡法。

    此是如來第十一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

    如來解脫無減。

    何名如來解脫無減。

    所謂随應悉令解脫。

    諸聲聞衆聞聲解脫。

    諸緣覺衆。

    覺悟緣生而得解脫諸佛世尊離諸障礙二取解脫。

    此說解脫者。

    先際諸佛已往。

    後際諸佛未至。

    現在諸佛不住。

    由是眼色二取解脫。

    耳聲鼻香舌味身觸二取解脫。

    無取無著無依止解脫。

    心自性明亮故。

    智亦複然。

    此說名為一心相中相應勝慧如來由是。

    現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如其所證即以此法。

    為諸衆生廣大宣說。

    此是如來第十二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

    如來一切身業智為先導。

    随智所行。

    以其如來身業具足故。

    一切衆生見佛身者悉得調伏。

    聞佛說法者悉得調伏。

    觀佛默然者悉得調伏。

    睹佛受食者悉得調伏。

    見佛威儀者悉得調伏。

    瞻佛衆相者悉得調伏。

    觀佛妙好者悉得調伏。

    瞻佛不可見頂相及放光者。

    悉得調伏。

    見佛舉足下足于城邑聚落若入若出者。

    悉得調伏。

    諸佛如來于四威儀道中。

    而無不為衆生作調伏事。

    此名如來身業智為先導随智慧行。

    此是如來第十三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

    如來一切語業智為先導随智慧行。

    何以故。

    諸佛世尊不說虛假之法。

    說無斷法。

    善樂說法。

    如來諸有語言。

    未知者令知。

    無高無下無纡煩語。

    無屈曲語。

    無粗澀語。

    無惡戾語。

    無巇險語。

    善柔軟語。

    無衰朽語。

    無輕動語。

    無娆惱語。

    無迅速語。

    無遲緩語。

    善分明語。

    善演說語。

    善了知語。

    妙說相妙音聲。

    無破缺無過失。

    極甘美廣大殊妙。

    無塵離塵。

    無垢無暗。

    顯煥無礙。

    和合明亮。

    神通無劣。

    音響不破。

    能生妙樂。

    身得歡喜。

    心極信順。

    息除貪愛。

    息除嗔恚。

    息除愚癡。

    降伏惡魔。

    制諸罪業。

    息邪異語。

    止不了語。

    如擊鼓音聲。

    如迦陵頻伽聲。

    如帝釋聲。

    如梵王聲。

    如海潮聲。

    如雲雷聲。

    如地振聲。

    如雁王聲。

    如孔雀王遊戲聲。

    如拘枳羅聲。

    如命命鳥聲。

    如鹿王聲。

    如箜篌聲。

    分明解了聲。

    悅意樂聞聲。

    甚深清亮無喑啞聲。

    生妙樂聲。

    生善根聲。

    文句不斷聲。

    文句樂說聲。

    義句和合聲。

    法句和合聲。

    知時聲。

    順時聲。

    不越時聲。

    知自他根善演說聲。

    布施莊嚴聲。

    持戒清淨聲。

    忍辱柔和聲。

    精進勇悍聲。

    禅定妙樂聲。

    智慧畢竟聲。

    大慈和合聲。

    大悲無倦聲。

    大喜明亮聲。

    大舍究竟聲。

    建立三乘聲。

    令三寶種不斷聲。

    安立三聚分位聲。

    三解脫門清淨聲。

    觀四谛聲。

    觀察智聲。

    不毀智者聲。

    諸聖稱贊聲。

    随知虛空無量聲。

    諸相具足聲。

    舍利子。

    此如是等。

    是名如來一切語業智為先導随智慧行。

    此是如來第十四不共佛法。

     複次舍利子。

    如來意業智為先導随智慧行。

    何以故。

    如來心法而不可說。

    如來意法識法。

    不可以智慧辯才而能測度。

    如來智慧随知一切衆生心。

    随入一切衆生意。

    通達一切衆生智。

    諸法決定。

    諸等持法亦無他信。

    超越所緣離諸緣生。

    息除三友及諸惡趣。

    越諸魔法諸魔異。

    解脫諸谄幻法而悉遠離。

    舍我我所。

    去除無明癡暗覆蔽。

    修八正道離諸疑惑。

    與虛空等。

    法界平等而無差别。

    舍利子。

    如是等法。

    是為如來所有意業智為先導随智慧行。

    此是如來第十五不共佛法。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弟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