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九

關燈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诏譯 如來不思議品弟四之三 複次佛告舍利子言。

    于汝意雲何。

    地界與衆生界孰為多邪。

    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

    地界非多衆生界多。

    佛言。

    舍利子。

    如是如是。

    衆生界多。

    舍利子。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一切衆生若卵生若胎生。

    若濕生若化生。

    若有色若無色。

    若有想若無想。

    若非有想非無想。

    乃至普及諸有情界。

    于一刹那一臘縛一須臾頃。

    無前無後。

    悉得人身。

    即彼如上得人身者一切衆生于一刹那一臘縛一須臾頃。

    悉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即彼一切所成諸佛如來。

    一一如來現前所化各有千頭。

    而一一頭各有千面。

    其一一面各有千舌。

    是諸如來。

    具足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無礙辯才。

    舍利子。

    而彼如來。

    同共稱贊如來所有戒波羅蜜多及戒蘊功德。

    經俱胝那庾多劫。

    而悉不能得其邊際。

    又舍利子。

    一佛如來戒蘊功德無有邊際。

    如是諸佛如來戒蘊功德。

    無上大慧解入辯才。

    乃至入大涅盤。

    于其中間皆悉同等。

    何以故。

    于無性中起有性思議。

    是故如來戒蘊功德無上大慧最勝辯才。

    無量無數無有邊際與虛空等。

    舍利子。

    且置如上所說一三千大千世界。

    乃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普遍十方殑伽沙數等諸世界。

    一切衆生于一刹那一臘縛一須臾頃。

    悉得人身。

    乃至悉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總略廣說。

    乃至于無性中起有性思議。

    是故如來戒蘊功德無上大慧最勝辯才。

    無量無數無有邊際與虛空等。

    何以故。

    如來已得最上波羅蜜多。

    圓滿清淨戒波羅蜜多故。

     複次舍利子。

    我今複以顯明事相。

    宣說如來定波羅蜜多。

    汝樂聞不。

    舍利子白佛言。

    世尊。

    今正是時願佛為說。

    令諸苾刍聞所說已信奉受持。

    佛言。

    舍利子。

    後時後分當有七日出現世間。

    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具有十種希有之法現彼地方。

    何等為十。

    一者地平如掌。

    是為第一希有之法。

    二者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

    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彼地方中。

    悉無荊棘湧出金寶。

    是為第二希有之法。

    三者于彼三千大千世界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

    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其地廣闊如來受用。

    是為第三希有之法。

    四者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彼地方中。

    自生異草青潤柔軟右旋宛轉。

    如迦唧鄰那寶。

    複有妙香。

    是為第四希有之法。

    五者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彼地方中。

    自然湧出八功德水。

    所謂一冷二輕三軟四香五美六清七飲時無厭八多飲無患。

    如是具足八功德水。

    是為第五希有之法。

    六者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彼地方中。

    有清涼風自然吹觸。

    舍利子。

    譬如夏月盛熱之時。

    人極疲倦時。

    或有人往詣殑伽河岸。

    承彼清涼漸入河中。

    澡沐身體去除熱惱。

    乃得輕安調暢适悅。

    出河在岸往複經行。

    其去不遠見大樹林。

    青潤蓊郁枝葉扶疏。

    影癊清虛周匝垂覆。

    其中殊麗。

    宛如珠寶間錯嚴飾。

    是人即時詣彼林所安詳而坐。

    四面涼風散來吹觸。

    舍利子。

    如來亦複如是。

    以宿善業果報。

    煥明清淨涼風自然吹觸。

    是為第六希有之法。

    七者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彼地方中。

    自然而有水生諸華。

    所謂優缽羅華。

    缽讷摩華。

    俱母陀華。

    奔拏利迦華等。

    是為第七希有之法。

    八者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彼地方中自然而有陸生諸華。

    所謂阿帝目訖多華。

    瞻波迦華蘇摩那華。

    嚩利屍迦華。

    阿輸迦華。

    波吒羅華。

    迦蘭尼迦華。

    多啰尼華等。

    如是等華色香具足。

    是為第八希有之法。

    九者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彼地方中如金剛所成。

    堅固牢實而無破壞。

    是為第九希有之法。

    十者于彼時中。

    三千大千世界。

    炎熾遍炎熾極遍炎熾都一焰聚。

    彼時如來。

    若行若住若坐若卧。

    彼地方中。

    見有殊妙寶塔出現。

    一切天人。

    若魔若梵。

    沙門婆羅門等。

    瞻禮供養。

    是為第十希有之法。

    舍利子。

    如是十種希有之法。

    于彼地方次第出現。

    以其如來應供正等正覺于法界性善覺了故。

    随其色相入三摩地。

    住等引心純一樂受。

    經殑伽沙數等劫。

    謂如食頃。

    如來于三摩地無所壞失。

    舍利子。

    如來在定住。

    經一劫或百劫。

    千劫百千劫。

    一俱胝劫百俱胝劫。

    千俱胝劫百千俱胝劫。

    百千俱胝那庾多劫。

    後從定起。

    何以故。

    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已得最上波羅蜜多故。

    而彼最上波羅蜜多者。

    具大神通。

    有大威德。

    得大自在。

    是故如來圓滿具足。

    舍利子。

    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中天子生已緣一境住。

    謂識所緣。

    經八萬四千劫。

    而識不于餘識所轉。

    乃至壽限盡時即當趣滅。

    舍利子。

    如來始于初夜分中。

    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于中夜分入大涅盤。

    于其中間而不壞滅三摩地法。

    如來在定無心可轉。

    無心所行。

    無心伺察。

    無心遍行。

    無心可增。

    無心可減。

    無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