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五

關燈
名大山受夜叉身具神力 大山夜叉發淨心願我當得成佛果 後常恭敬佛世尊于一切處發洪願 今見我已伸供養發起最勝菩提心 即當以此衆善根永離三塗諸惡趣 當見彌勒尊佛已施佛俱胝妙寶蓋 施寶蓋已複淨心施佛俱胝妙衣服 如是廣大供施已然後發心求出家 五百歲中起精勤清淨修持于梵行 為求無上大菩提利益一切衆生故 彼以如是勝上緣普修布施持戒行 如彼殑伽沙數量若幹劫中廣修行 若幹劫數我所知如所知見而宣說 此後修行經劫數非我所知不可說 如先所說譬喻中殑伽河沙等數量 彼見若幹佛世尊于彼彼佛鹹尊敬 奇哉勝智大智心即彼大心無有上 廣伸供養于諸佛普利衆生數莫知 後當成佛大聖尊一切世間無有上 大山夜叉當成佛名稱醫王為佛号 七十俱胝歲數中廣為衆生宣正法 名稱醫王佛會中二十俱胝大衆會 而彼衆會所發心一切當修布施行 其後複增苾刍衆數滿二十一俱胝 于彼廣大衆會中具有無量聲聞衆 彼會所有聲聞衆而悉趣向大菩提 彼佛利益諸衆生化事周圓當入滅 彼時正法住于世當滿百千歲數中 五百劫中得具圓有佛及彼苾刍衆 其後或複經一劫或複經彼一千劫 智者出現化世間使令親近于佛法 說彼極善樂欲意深固多聞為最上 不深固心悉滅除常當深固善觀察 宣說諸有多聞者彼能增長于勝慧 四根本法正義門為諸菩薩所歸向 所謂施戒聞舍等于菩薩道極賢善 宣說菩提正道門最勝乘中而無上 其有宣說聲聞道除斷疑網複賢善 廣為利益諸衆生我放光明普照耀 佛出世為大光明當知最上極難得 宣說甚深妙法門普利一切世間故 爾時大山夜叉即作是念。

    世尊今時往詣王舍大城鹫峰山中。

    我今宜應于世尊所少植善根。

    即時告語彼自會中夜叉衆言。

    諸仁者。

    汝等當知。

    世尊将詣王舍大城鹫峰山中。

    汝等宜應發勤勇心各随力能為佛世尊作供養事。

     時大山夜叉言已。

    即與自會眷屬。

    從王舍大城乃至鹫峰山中。

    所經道路皆悉除去土石砂礫。

    如淨圓鏡。

    于道路中以淨香水周匝遍灑。

    複以妙衣于其道中相續布設。

    複于道中處處安施。

    等人分量諸殊妙花。

    幢幡寶蓋種種莊嚴。

    複置殊妙塗香寶瓶及諸妙香。

    寶繩交絡垂諸花璎。

    以為嚴飾。

    複于空中奏妙音樂。

    又複敷置盡一箭道。

    優缽羅花。

    俱母陀花。

    奔拏利迦花等。

    複有異鳥翔鳴道中。

    金繩交絡有七寶網。

    及以金網彌覆其上。

     爾時大山夜叉。

    于其道中廣莊嚴已。

    即自化身并其衆會。

    身喜心喜清淨悅意。

    發歡喜心。

    極純善心。

    柔軟心清淨心。

    無障礙心悅樂心。

    向佛心向法心向僧心。

    菩提無動心。

    無恐畏心無等等心。

    一切三界最勝心。

    慈愍一切衆生心。

    悲心喜心舍心。

    成諸佛法大器之心。

    真實心堅固心。

    不破壞心增勝心。

    于聲聞緣覺地中生棄舍心。

    于菩薩地中起成辦心。

    發如是等清淨之心。

    來詣佛所。

    到已頭面頂禮佛足。

    右繞三匝住立一面。

    合掌向佛說伽陀曰。

     我今為佛廣施設最上最勝諸供養 願我當得佛聖果宣說最上微妙法 願我當圓于十力歡喜善住四無畏 廣大利益諸衆生如佛世尊諸所作 具三十二勝妙相八十種好衆莊嚴 當作世間大光明如佛世尊普照耀 轉彼清淨妙法輪十二行相而最上 宣說甘露正法門普為衆生作利益 廣現神通變化事如佛世尊現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