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法界體性經

關燈
起發此說法。

    以無所依無能依故。

    發此說法。

    是故說法平等。

    平等無有住處。

    畢竟寂靜。

    說諸法故。

    此無所住故稱最勝。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以何義故作如是說。

    阿羅漢漏盡非受此法器。

    文殊師利言。

    長老舍利弗。

    阿羅漢者惟盡欲嗔癡等粗惑故。

    彼何能作器。

    舍利弗。

    以是義故我作如是言。

    阿羅漢漏盡非此法器。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以斯義故。

    我今求汝。

    從一遊處至一遊處。

    從室至室。

    從窟至窟。

    我故求汝。

    為法樂處。

    辯才欲聽法故。

    文殊師利。

    我聽世尊及汝說法。

    無有厭足。

    時文殊師利言。

    大德舍利弗。

    汝不知足聽法耶。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我不厭聽法。

    文殊師利言。

    大德舍利弗。

    豈可法界取說法耶。

    舍利弗言。

    不也。

    文殊師利言。

    大德舍利弗。

    既無厭聽法。

    然法界共大德界。

    無二無别。

    其法界不取說法。

    若取則可知足。

    既不取是故不知足。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除諸如來。

    何有聽法如是也。

    文殊師利言。

    大德舍利弗。

    汝言涅槃法。

    是舍利弗耶。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我有信。

    文殊師利言。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諸法本性成就故。

    我無涅槃。

    文殊師利又問。

    舍利弗。

    汝信無死法耶。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我有信。

    文殊師利言。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夫法界者。

    不死不生。

    我信如是。

    文殊師利又問。

    大德舍利弗。

    汝信無智具足漏盡阿羅漢耶。

    舍利弗言。

    我有信。

    文殊師利言。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無智智平等故。

    具足漏盡阿羅漢。

    何以故。

    非但智離無智。

    無智亦離。

    無智盡法更無智。

    無分别故。

    離智是漏盡阿羅漢。

    文殊師利問大德舍利弗言。

    汝信漏盡阿羅漢解脫法耶。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我實有信。

    文殊師利言。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彼諸法離諸法。

    然不取諸法。

    我如是信。

    文殊師利問大德舍利弗言。

    汝信前世諸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滅度而不得涅槃耶。

    舍利弗言。

    我信。

    文殊又問。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彼不思議界無生無沒者。

    我如是信。

    文殊師利問大德舍利弗言。

    汝信諸佛是一佛耶。

    舍利弗言。

    我信。

    文殊師利言。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法界不可分别。

    我如是信。

    文殊師利問大德舍利弗。

    汝信諸佛刹即是一佛刹耶。

    舍利弗言。

    我有信。

    文殊師利又問。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是諸佛刹依如。

    無盡刹亦無盡。

    我如是信。

    文殊師利問舍利弗。

    汝信諸法無可證無可滅。

    無可思念不可修作耶。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我有信。

    文殊師利言。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自體不自知自體。

    本性不舍本性。

    自體亦不證。

    亦無思念。

    不相違背。

    不生不滅。

    不取不舍。

    善住彼際。

    我如是信。

    文殊師利問言。

    舍利弗。

    汝信有為界。

    于法界中無有法生。

    亦無有滅。

    亦無積聚耶。

    舍利弗言。

    我有信。

    文殊又問。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彼諸法性不可得。

    知若生若滅若積聚住者。

    我如是信。

    文殊師利言。

    大德舍利弗。

    汝信有般若法界。

    于中亦有阿羅漢名字耶。

    舍利弗言。

    我有信。

    文殊師利言。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厭行般若法界。

    是阿羅漢界。

    然法界體離非欲嗔癡體。

    其阿羅漢豈能離法界也。

    我如是信。

    文殊師利言。

    大德舍利弗。

    汝信諸法皆是佛境界忍耶。

    舍利弗言。

    我實有信。

    文殊師利問言。

    汝雲何信。

    舍利弗言。

    文殊師利。

    世尊本性覺自性離故。

    我如是信。

     爾時文殊師利言。

    善哉善哉。

    大德舍利弗。

    如汝所有境界。

    為我解釋。

    我如是問。

    汝如是答。

    是故我知有爾許行也。

    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言。

    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受持此法本句。

    若為他解釋。

    若讀若誦。

    然彼人等速得辯才。

    舍利弗言。

    如是婆伽婆。

    如是修伽陀。

    大德世尊所說。

    世尊。

    然彼衆生。

    于前世時。

    已曾供養諸佛世尊已。

    為彼善男子善女人。

    安立于此法印。

    彼等衆生當得大覺。

     爾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

    此法本有何名字。

    我等雲何奉持。

    佛告長老舍利弗言。

    舍利弗。

    我此法本名文殊師利童子所問。

    佛為解說。

    如是受持。

    亦名入法界。

    如是受持。

    亦名實際。

    如是受持。

    舍利弗。

    彼善男子善女人等。

    恭敬當如勝寶。

    若受持此法本。

    若讀若誦。

    若思惟。

    如行當得無生法忍。

    若為生他善根。

    若少讀誦已。

    而能為他多說法義。

    當得不斷辯才。

    佛說此經時。

    文殊師利童子。

    及餘菩薩摩诃薩。

    上坐舍利弗。

    及餘諸比丘。

    并諸天衆。

    揵闼婆人阿修羅等。

    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入法界體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