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曜經卷第六

關燈
在坐不移轉  其身不傾動 不喜亦不嗔  當時無所難 諸天世人民  則為得善利 乃逮聞正法  辄奉行至誠 常立在功勳  蒙最勝福德 所行辄速成  寂然人中英 人中尊導師  以逮成正覺 震動億垓國  降伏衆魔官 其聲如梵天  亦如哀鸾音 聲香為第一  瞿昙說是言 福報為最安  除一切惱患 所願者必成  其人有功德 疾逮得佛道  便降伏魔衆 辄得歸清涼  以恬怕滅度 是故何福人  興立行有厭 以聞甘露法  誰當有懈惓 處在林薮間  誰當有退意 饒益于萬民  當奉行精進 其從菩薩行  為人乃歸命 所行造供養  各成己國土 平如掌明鏡  辄等住其地 百千葉蓮華  自然出暐晔 百千億諸天  來睹佛道場 皆由己功勳  如海無限量 降伏魔力勢  逮甘露法門 皆稽首作禮  歸命于如來 以若幹清淨  各各執香蓋 以睹見師子  佛威神變化 則發菩薩意  所住無能動 所言有名稱  如海不可量 強如須彌山  為諸山中王 十指叉為禮  從空出梵聲 人中聖亦然  處于師子座 百千諸樹木  曲躬向道場 其光明百千  震動億國土 盡滅諸惡趣  諸難皆閑靜 無能越度者  病者皆得療 是人中至真  坐于師子床 佛威神變化  猶如明珠火 自然有光曜  猶如日月明 眉間演大光  當時所奮明 普曜于三界  無能見佛頂 人中勇如是  坐于師子床 所顯神足變  來者靡不睹 坦然奉敬佛  地六反震動 假使不舍兵  善權多所感 若不舍兵仗  當緻衆毒惱 尊師子如是  在座現感應 于是淨居天。

    梵世迦夷天。

    善梵天。

    及敬道魔子。

    往詣佛所執大寶蓋。

    以貢上佛即叉十指以偈贊曰。

     仁尊現目前  精進禅慧力 在魔顯大辯  聖以降伏之 一切義吉祥  無數億魔來 不起身不動  稽首普世尊 若幹如恒沙  不及于至尊 無所能動搖  猶如恒沙劫 祠若幹億千  所設為道故 無敢毀能人  所行不可逮 有曾施妻子  男女及仆使 菀園以國邑  王位諸莊嚴 手足及其頭  身中諸所為 用行道之故  仁慈不迷惑 如口所可說  言辭終不變 佛無著大度  當度無數衆 億載越泛流  禅定神足力 降伏淨正法  願具度衆生 施世盲冥目  普令一切和 一心願普智  合集歸尊導 其志無限量  靡不嗟歎者 如是降魔官  覺成一切智 如是魔子嗟歎佛已。

    卻住一面。

     于是化自在天。

    無憍樂天。

    兜術天。

    焰摩天忉利天。

    及四天王。

    虛空天。

    地神天。

    供養世尊普悉莊嚴。

    一切天地散華燒香。

    豎諸幡蓋歸命至尊。

    以偈贊曰。

     其化自在天  無憍樂兜術 焰忉利四王  皆來供養佛 堅固如金剛  住在三千國 志強不可毀  正住佛道場 正使肌皮消  骨髓盡無餘 若不成佛道  終不起于坐 仁師子辭正  一切三千國 盡誓立威神  草木皆為兵 興大無極哀  來至菩薩所 我領億刹土  坦平無有難 餘等地諸神  鹹來得善利 及使最尊人  舉足履我上 其在世勇猛  靡所不照明 将護三千界  何況于一身 下方億百千  皆為一品類 普度諸衆生  所可作基業 我等護是地  普及三千土 皆使得上願  随樂得服食 若有越境界  所在使安隐 其諸佛之子  瞿昙諸聲聞 班宣道法時  若複聽聞者 一切諸德本  皆勸助佛道 梵天化自在天。

    無憍樂天。

    兜術天。

    焰摩天。

    忉利天。

    四天王。

    虛空天地神天。

    地神天。

    供養歎佛已。

    卻住一面。

     普曜經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