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曜經卷第二

關燈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降神處胎品第四 于是四天王。

    天帝釋炎天子。

    兜術天子。

    無慢天子。

    善化天子。

    魔子導師。

    梵忍迹天。

    梵滿天。

    善梵天。

    光淨天。

    光音天。

    大神妙天。

    淨居天。

    竟往天。

    阿迦膩吒天。

    及餘無數百千天人。

    皆共集會轉相謂言。

    今仁君等。

    假使菩薩獨往降神處于母胎。

    我等諸天不往侍從。

    堕無反複不識恩養。

    誰能堪任侍衛菩薩。

    降神入胎不離其側。

    如影随形。

    乃至成佛。

    降伏魔官。

    而轉法輪。

    和慈四等至大滅度。

    以懷慈心。

    歡喜悅心。

    調和其心。

    而奉事焉。

    未曾遠離。

    不違要誓。

    于是頌曰。

     今誰能堪任  追侍常悅心 誰得名稱力  自發長往侍 忉利天誰意  舍安不樂天 住在玉女衆  侍離垢月顔 諸微妙最樹  雖貪天室宅 屋宅化金色  當侍離垢威 心念若幹品  不慕其诤訟 少欲如妙花  大男子所好 言寂兜術天  諸天求大威 所生常見敬  當樂無量稱 慕應化妙本  自在諸天宮 心吉皆奉行  當好是功勳 魔王懷毒心  越度一切尊 及愛此經法  自在度欲尊 亦度于欲界  亦及梵所居 修行四等心  在諸仙中上 遊諸天殊特  如轉輪聖王 室宅常安隐  侍離欲威尊 欲得國君安  大财無極富 眷屬無怨仇  侍送可敬順 緻财色豪位  名稱力功勳 見歎及仁君  往侍送梵音 欲得天人樂  及緻三界安 處安及法安  當侍大仙安 若除淫怒癡  欲棄衆冥塵 寂然心淡泊  侍從調定意 學不學緣覺  當逮一切智 十力師子吼  當侍從江海 意勝閉惡趣  緻安住甘露 得成八正道  侍從降五趣 其欲得見佛  欲聽大哀法 慕緻衆福祚  往侍自在聖 盡生老死苦  欲解宛轉縛 清淨如虛空  侍清明真人 欲緻一切敬  相好殊異德 常欲濟彼己  當侍可愛敬 戒定及智慧  此及無量稱 究竟所生安  當侍彼大聖 欲達深難解  玄絕難逮義 欲得慧自解  當侍大醫王 爾時諸天聞歎此偈。

    其四天王四萬人俱。

    百千忉利天炎天。

    兜術天。

    無憍樂天。

    化自在天。

    各與百千諸天子俱。

    六萬魔天。

    前世積德修清淨行。

    梵迦夷天六萬八千。

    乃至阿迦膩吒天與無央數百千眷屬。

    又有四方無數百千皆來集會。

    是諸天子各各嗟歎歌頌妙偈。

     聽我無限言  意審至三乘 棄欲樂安住  所慕此最淨 大聖度降神  衆奉可重敬 守德神仙護  微妙無害意 執樂鼓和音  歎德海功勳 歸命天人尊  聞菩薩上慧 散花供養聖  奉仁名花香 悅心天人尊  離欲安無患 意妙清淨花  善願演光明 迦夷散衆花  等供福清淨 處胎無垢著  覺窹老病死 悅心侍究竟  志懷奉恭敬 天人獲善利  見舉足七步 釋梵鹹稽首  香水洗淨意 屈意随世俗  天宮處塵欲 普舍釋尊位  鹹悅意侍之 取草坐道場  得佛降衆魔 梵勸轉法輪  佥共奉安住 三界作佛事  甘露億載衆 權化衆清涼  皆棄渴名稱 于是欲行天人勝室。

    睹見菩薩姿色殊妙。

    心自念言。

    今此真人清淨殊貌。

    其妃如類邪。

    尊人所厚鹹皆羨之。

    各執花香抱愛敬心。

    志功福報願立神足。

    适作是念。

    即時尋沒天人宮殿。

    在迦維羅衛大園觀中。

    寂然莊飾。

    其白淨王所可愛樂。

    難及大殿後宮菀囿。

    其處巍巍污塗香熏。

    清淨無垢光明福祚。

    威神成就。

    天人璎珞一時并至。

    尋從地起見王妙後。

    舉身一指。

    現在虛空。

    各各相和而說偈言。

     天玉女遊行  睹菩薩妙顔 心中發是念  菩薩母何類 手各執衆花  往聞生愛意 既受持花香  叉十指作禮 微妙氣雜香  投身自歸命 吾睹名稱市  善見仁顔色 亦欲睹殊異  玉女色最悅 觀尊見其形  天眠自睹身 是顔第一殊  至德生尊人 明珠著好器  是器天中天 手腳如甘露  來樂勝天人 觀像無厭足  其心益踴悅 威首照虛空  其明耀諸天 離垢衆雜香  身演晖如是 其色如紫金  威神耀諸天 如蜂王成蜜  演淨塗香熏 眼明如真金  光淨耀虛空 所沒至清淨  而等于有無 脾踵猶如象  其膝微平正 手腳平等淨  玉女歎決疑 如是多所觀  散花右繞之 歎名稱佛母  還入其天宮 爾時四天王。

    天帝。

    炎天。

    及無慢天。

    天龍厭鬼。

    及害人鬼。

    阿須倫。

    揵陀羅。

    真陀羅。

    摩休勒。

    鹹皆來至歸人中上。

    而在前導衛護至尊。

    将無惡物害意向之。

    若世俗人勿造危難。

    詣其王後所居宇宅。

    皆共清和。

    眷屬圍繞遊行虛空。

    一切吉祥令無違娆。

    衆共宿衛。

    諸天子知悉欲往侍。

    悅心敬後執持花香。

    叉手十指為禮。

    見淨尊人。

    當降神故。

    師子大哀欲來生故。

    用道法故。

    皆當勸助護一切故。

    于是菩薩欲遷神時。

    東方極遠無數菩薩住兜術天。

    皆共來至于斯佛土供養菩薩。

    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無限諸佛世界。

    無數菩薩一生補處住兜術宮。

    皆來詣此供養菩薩。

    其四天王八萬四千諸玉女衆。

    忉利天。

    炎天。

    兜術天。

    無憍樂天。

    化自在天。

    各将侍從八萬四千玉女。

    鼓樂弦歌。

    來詣此土供養菩薩。

    于時菩薩。

    即坐首藏普德等集三昧定意一切現大棚閣。

    并諸菩薩億百千載。

    諸天圍繞。

    動兜術天。

    适震動已。

    從身放光。

    具足廣普照此三千大千佛國土靡不周遍。

    曜幽冥處令睹大明。

    日月之光所不逮及。

    照于地獄餓鬼畜生八難中人。

    蒙斯尊光普獲安隐。

    所蒙光處令其衆生消淫怒癡。

    不懷自大無有惱熱。

    亦無貪嫉。

    皆懷慈心相視如子如父如母如兄如弟。

    天人伎樂不鼓自鳴。

    百千億載音聲相和。

    無數天人念善思惟。

    彼大天宮無能毀壞。

    玉女百千各鼓琴筝在後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