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衆許摩诃帝經卷第九

關燈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诏譯 爾時世尊度彼六十賢衆已。

    複思何人先可受化。

    乃憶西曩野你聚落之中。

    有難那及長女并眷屬等堪先受化。

    憶念我昔苦行去時經過彼舍。

    時難那及長女并眷屬等。

    共持乳粥及酥蜜等來獻于我。

    今觀彼等根緣已熟堪可化度。

    作是念已。

    世尊翌日伺候食時。

    執持應器入西曩野你聚落之中。

    次第乞食至難那舍。

    時彼難那及長女等。

    見佛至門踴躍歡喜。

    即謂佛曰。

    善來世尊。

    聖體安否。

    世尊大慈暫過我舍。

    佛即入門。

    難那并女為佛敷座。

    世尊升座。

    彼難那及女并諸眷屬。

    即以頭面禮佛雙足。

    各各禮已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即為說法。

    佛言難那。

    汝等谛聽。

    布施持戒生天之因。

    雖感欲樂終當退失。

    汝等當斷一切煩惱以求出離。

    又複廣為分别生滅之法而令了知。

    佛說是時彼難那等根緣成熟蓋障即除。

    深心思惟歡喜無量。

    佛即又為廣說苦集滅道四聖谛法。

    時難那并女及眷屬等。

    即于座上得法知見。

    證四谛理斷諸疑惑。

    貪愛永除一向信佛。

    即從座起合掌頂禮白言。

    世尊。

    我于世尊所說諸法實得知見。

    我今歸佛歸法歸依僧伽。

    願為近事永不殺生。

    又白佛言。

    食時已至願佛大慈受我供養。

    佛即默然。

    時彼難那并眷屬等。

    見佛默然知已受請。

    持種種香花飲食手自奉上。

    世尊食畢澡漱已竟。

    難那眷屬複處卑座樂欲聽法。

    佛即方便種種說法。

    難那眷屬複得聞法。

    歡喜踴躍。

    禮佛而退。

     爾時世尊于西曩野你聚落化難那等已。

    即複思念。

    欲詣摩伽陀國随緣利樂。

    時摩伽陀國有善相師烏噜尾螺迦葉。

    壽年三百歲。

    自謂已得阿羅漢道。

    居尼連河側。

    弟子眷屬有五百人。

    摩伽陀國。

    王及輔相一切民衆。

    皆尊重供養更無有上。

    彼摩伽陀國有無量人衆。

    由如盲冥黑暗障蔽。

    常依烏噜尾螺以為引導。

    彼諸人衆雖承化導無由出離。

    我今化彼烏噜尾螺迦葉。

    及彼人衆使見正道。

    既思惟已。

    行詣摩伽陀國尼連河側烏噜尾螺迦葉住處。

    時烏噜尾螺迦葉忽見世尊來至住處。

    又見相好具足威德殊異。

    即前迎接複加恭敬。

    而謂佛言。

    善來大沙門。

    先住何處今忽至此。

    即為世尊敷座請坐。

    世尊就坐。

    彼烏噜尾螺迦葉亦自就坐。

    即以種種言辭慰問世尊。

    世尊亦以種種方便開導教化。

    談論未竟。

    日已西暮。

    佛即告言。

    今已日暮我于汝舍有寂靜處欲寄一宿。

    烏噜尾螺迦葉白言。

    大沙門。

    我諸房舍眷屬在中。

    唯一靜處堪沙門宿。

    然此靜處毒龍在中。

    雖不吝惜恐有所損。

    請自思之。

    佛告烏噜尾螺迦葉言。

    但願見借必無傷害。

    烏噜尾螺迦葉告言。

    若能爾者當自随意。

    于是世尊即詣龍舍。

    佛于舍外洗足已便入龍舍。

    自布淨草跏趺而坐。

    佛即便入三摩地。

    時彼毒龍忽見世尊在舍中坐。

    即發嗔怒乃作煙霧遍舍内外。

    于是世尊以神通力亦化煙霧。

    毒龍轉怒舍内火著。

    佛以神力亦化其火。

    佛與毒龍二火俱熾。

    時彼龍舍周遍内外成大火聚。

    火焰上騰明照遠近。

    時彼迦葉常于夜分出觀星像。

    乃複觀見龍舍成大火聚。

    即便傷歎。

    苦哉苦哉。

    彼端正沙門不聽我語。

    龍火熾盛百倍于常。

    可惜沙門必被傷害。

    時烏噜尾螺迦葉及與眷屬。

    皆見大火熾盛之相。

    時彼毒龍知于世尊不能損害。

    又以自身亦大疲乏。

    乃息惡毒火便消滅。

    世尊是時亦攝神力。

    毒龍降伏收于缽内。

    天曉之後烏噜尾螺迦葉與眷屬等。

    行詣龍舍觀于沙門。

    既到龍舍見佛端然。

    而白佛言。

    汝大沙門。

    宿夜安否。

    佛言。

    我安。

    汝大沙門。

    缽中何物。

    佛言。

    此舍之龍。

    佛又告言。

    汝言此舍有是毒龍人不敢止。

    我今降伏收于缽中。

    汝可審觀了知其實。

    烏噜尾螺迦葉自以耆年德重行苦學優。

    凡所見知無有過者。

    及見世尊龍火不傷又能降置缽内。

    乃贊歎曰。

    奇哉沙門。

    有大威力。

    我所見聞希有此事。

    是大沙門是大丈夫。

    亦是阿羅漢。

     爾時世尊降毒龍已。

    至第二日即于烏噜尾螺迦葉住處不遠。

    就一樹下經行宴安。

    即于是夜有四大天王下來聽法。

    時迦葉夜出觀于星像乃見佛前有四大火聚。

    迦葉即謂諸弟子曰。

    彼大沙門亦事于火。

    諸弟子曰。

    師何由知迦葉告言。

    我夜觀星像。

    乃見大沙門前有四大火聚。

    我知沙門事火無疑。

    時烏噜尾螺迦葉才至天曉。

    速詣佛所而白佛言。

    汝大沙門。

    亦事火耶。

    佛即報言。

    我不事火。

    迦葉又言。

    我夜中觀星。

    見沙門前有四火聚。

    若不事火此乃何用。

    佛即報言。

    此非是火。

    是四大天王下來聽法。

    是彼四天身光之耳。

    迦葉驚曰。

    奇哉沙門。

    有是事也。

    此亦沙門有斯威德。

    感得天王俱來聽法。

    此亦是阿羅漢耶。

    至第三日帝釋天主乃于夜分來至佛所。

    頭面禮足退坐一面。

    佛為帝釋如應說法。

    帝釋天主得聞法已。

    歡喜踴躍還歸天宮。

    時烏噜尾螺迦葉夜觀星像。

    又見樹下世尊前面有一火聚。

    極大熾盛光明照耀。

    如日初出。

    而彼迦葉謂弟子曰。

    而此沙門定事于火。

    至天曉已與諸弟子速詣佛所。

    而白佛言。

    汝大沙門。

    我昨夜出觀于星像。

    又見火聚熾于座前。

    火光上騰如日初出。

    我今定知沙門事火。

    佛即報言。

    我非事火。

    昨夜帝釋下來聽法。

    是彼身光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