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衆許摩诃帝經卷第五

關燈
地。

    是時菩薩舉萬字福相百千威德之手。

    作無畏印。

    摩馬王頂告言。

    迦蹉迦。

    與我有緣。

    若能送我雪山之中諸佛行處。

    證得無上菩提之果。

    降大法雨普潤世間。

    一切有情皆獲利樂。

    汝福無量。

    時迦蹉迦即受教旨。

    身足不動。

     爾時複有四大天子。

    一名俱羅。

    二名烏波俱羅。

    三名波啰拏。

    四名波啰拏舍嚩帝。

    此四天子至菩薩前。

    合掌恭敬告菩薩曰。

    今知出外修菩提行。

    我等四天願欲随從。

    菩薩問言。

    汝有力耶。

    第一天子言。

    所有大地之土可以負行。

    第二天子言。

    所有大海江河可以負行。

    第三天子言。

    所有一切山嶽可以負行。

    第四天子言。

    所有大地山嶽及河海等。

    俱可負行而無疲困。

    菩薩聞已即以神力。

    移足蹑地地大振動。

    四大天子住立不能而各驚怪。

    誰知菩薩有斯威力。

    我等四天雲何忏謝。

    是時餐那見是神力。

    即牽馬王詣菩薩前。

     爾時大威德諸天。

    及諸龍神傷愛别離。

    于上空中啼泣下淚。

    餐那言雲何空中無雲下雨。

    菩薩言。

    此非降雨。

    我将出外。

    天龍傷别啼泣雨淚。

    餐那聽受住立合掌。

    菩薩即時深思佛功德威儀利樂之法。

    複思父母養育慈愛顧複之恩。

    如不告辭有虧孝行。

    作是念已。

    即入殿内見淨飯王。

    正當睡眠。

    右繞一匝合掌啟白。

    我于此時往雪山中求無上道。

    度脫世間生老病死。

    令諸衆生得大解脫。

    言已而辭。

    時有釋種摩賀曩摩。

    瞻見太子戀慕憂惱悲泣涕淚。

    雲何因業輕舍王宮。

    太子答言。

    我為利益一切衆生求成佛果。

    摩賀曩摩白雲。

    王敕我輩長時警護。

    無令太子暫出宮禁。

    太子告言。

    我于往昔發菩提心。

    經三大阿僧祇劫。

    曆修萬行求無上覺。

    欲度衆生。

    今此王宮非我所止。

    摩賀曩摩聞是語時。

    倍複憂惱涕淚悲泣。

    發粗澀言。

    苦哉苦哉。

    我淨飯王所望不就。

    緻令大子棄舍深宮欲出遠行。

    時耶輸陀羅聞是語已。

    驚疑惶怖迷悶倒地。

    良久乃蘇。

    告太子言。

    緣何今日舍我而去。

    娛閉迦。

    蜜裡誐惹。

    及諸宮嫔悲淚前行。

    告淨飯王。

    太子無故。

    欲離宮寝往彼山野。

    如鬼魅所著無以遮止。

    唯王當嚴勖勿令遽往。

    王既聞已欲行誡敕。

    帝釋梵王與諸天子。

    接迎菩薩即出城外。

    菩薩右邊色界天子善現威儀。

    菩薩左邊欲界天子手執幢幡。

    有無數天樂導引前行。

    有百千天子。

    于虛空中雨優缽羅花。

    俱母那花。

    白蓮花。

    及曼陀羅花。

    複雨沉香末香旃檀之香。

    種種上妙衣服。

    複有天子歌舞作唱。

    複有天子手捧馬足。

    瞻仰菩薩一心随行。

    俱吠啰等無量諸天恭敬圍繞。

    須臾之間至雪山中。

    去迦毗羅城一十二由旬。

     爾時天主帝釋及大梵天王等。

    合掌白言。

    我等諸天發精進心随侍菩薩來至山中。

    若我菩薩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

    願垂攝受度脫我等。

    住立右邊一心瞻仰。

    菩薩即時為說偈言。

     我得最上道  一切佛行處 度脫于汝等  及彼諸有情 說此語已即脫寶冠上妙衣服。

    告餐那曰。

    将我衣服及彼馬王歸奉父王。

    若不證菩提誓不回也。

    複說偈言。

     汝将馬王及寶衣  速歸本國迦毗羅 我住雪山修梵行  菩提未證而未歸 爾時菩薩說此偈已。

    餐那聞之而複悲泣白言。

    今此山中多有虎狼師子諸惡禽獸。

    菩薩一身雲何可止。

    又此山野中皆有叢林荊棘土石硗确。

    菩薩旦暮雲何經行。

    菩薩言。

    餐那。

    汝何愚迷。

    衆生之身業惑所感。

    四大和合性相違反老病死苦。

    如至身時。

    非釋尊貴上族富豪貧賤端正醜陋少壯老年冤親人我。

    速歸散壞俱受無常。

    雲何修行怖諸危難。

    餐那曰。

    菩薩之行其義如是。

    王或見我。

    不見太子必生憂惱。

    如緻大病其事雲何。

    菩薩言。

    我今出家行菩提分法。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

    成就十力四無所畏。

    豈令父母得不吉耶。

    作是語已。

    即從座起合掌頂禮。

    舉手執劍如優缽羅花葉。

    即自截發擲虛空中。

    天主帝釋運大神力以手接發。

    與諸天子安忉利天如法供養。

    後有淨信婆羅門長者居士。

    于此山地起立塔廟。

     爾時菩薩截髻發已。

    問餐那曰。

    汝意雲何。

    可能住此同修行不。

    餐那曰。

    王族之意不令住此。

    何敢固違。

    菩薩即以萬字福相百千威德之手。

    摩迦蹉迦馬王頂授菩提記。

    令彼餐那歸迦毗羅城。

    行七晝夜至二更初。

    到于城外園苑之中。

    王敕宮人眷屬至園迎接。

    唯見馬王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