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衆許摩诃帝經卷第三

關燈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诏譯 爾時摩賀摩耶。

    作四種夢。

    一夢白象口有六牙。

    二夢白象從天來下入于腹中。

    三夢自身上大高山。

    四夢衆多豪貴大人俱來拜跪。

    作是夢已。

    即以上事告淨飯王。

    王以此夢問其相師。

    相師告王。

    今此夫人必生太子具諸相好。

    若在王宮作轉輪王。

    若是出家修諸梵行。

    成正等覺号天人師。

    爾時菩薩降生之時。

    大地振動放大光明。

    衆生睹之歎未曾有。

    帝釋天主護世四王。

    各持刀劍罥索及弓箭等守護菩薩。

    所有一切魔及非魔諸鬼神等而不能害。

    如摩尼珠及迦葉迦寶。

    所有一切穢惡塵垢而不能染。

    菩薩之身亦複如是。

    又令母身内外瑩淨。

    由如琉璃。

    能見菩薩色相諸根。

    如彼水精貫五色線分明顯露。

    又令母身氣力增盛無諸疾苦。

    志意堅固受持五戒。

    精進無犯離諸過失。

     爾時摩賀摩耶告淨飯王。

    我于今日忽自思飲四大海水。

    王以是語。

    問諸相師。

    相師答言。

    摩賀摩耶必生太子具諸相好。

    修無上道成等正覺。

    若不飲海水。

    太子身相而不圓滿。

    時迦毗羅國有一人。

    名啰羯多刍。

    善解幻術。

    王即召至。

    于正殿内化四大海水。

    取此海水與夫人飲。

    飲此水已告于王曰。

    所有一切牢獄禁系苦惱衆生請王放免。

    所有一切衣食貧乏寒喂衆生願王布施。

    如是種種作諸福業爾時摩賀摩耶告淨飯王。

    我今思于園苑住止。

    王即告彼酥缽啰沒馱王。

    汝女摩賀摩耶樂住園苑。

    酥缽啰沒馱王即遣工人大興營繕。

    地位寬博樓觀華煥。

    名龍弭祢園。

    時摩賀摩耶與諸宮嫔。

    同往園内見無憂樹。

    芬芳茂盛布葉開花。

    即以右手攀彼樹枝欲生太子。

    睹諸人衆四邊圍繞示有慚色。

    天主知已乃作風雨。

    令彼人衆四散馳走。

    爾時天主複自化身為一老母。

    在夫人前欲收太子。

    是時太子初出母胎。

    身如金山如真金色。

    令其老母收捧不及。

    太子告言。

    放放憍屍迦。

    我自出生。

    是時大地即大振動。

    放大光明普照世間。

    衆生見之歎未曾有。

    時淨飯王見斯祥瑞。

    于太子前旋繞三匝。

    禮太子足。

    歎言。

    善哉善哉。

    我于今日生大丈夫福德之子。

    令我長夜快得善利。

    爾時太子身相圓滿。

    内外瑩淨猶如琉璃。

    塵垢雜穢一切不著。

    于其四方各行七步。

    東方表涅盤最上。

    南方表利樂群生。

    西方表解脫生死。

    北方表永斷輪回。

    時諸天人于虛空中。

    持白傘蓋覆菩薩頂。

    又複諸天降二種雨。

    或冷或溫灌頂沐浴。

    又複空中諸天及龍作天伎樂。

    雨曼多羅花。

    優缽羅花。

    俱母那花。

    奔拏裡迦花。

    及雨沉香檀香末香多摩羅香上妙衣服等。

    爾時諸天于虛空中。

    而說偈言。

     善生大牟尼  百福莊嚴相 斷盡煩惱塵  而證無上覺 能于圓滿身  放大光明色 遍照于世間  一切愚癡暗 爾時天子說此偈已。

    有四國王各生一子。

    舍衛國阿羅拏王生一太子。

    王思惟曰。

    我子生時世界清淨。

    湛然安隐。

    立名缽啰洗曩喻那。

    王舍城摩诃缽那王生一太子。

    王思惟曰。

    我子生時有大光明能照世間。

    立名尾弭娑啰。

    俱屍那城設多你迦王生一太子。

    王思惟曰。

    我子生時世界光明天地朗然。

    立名烏那野曩。

    烏惹你國阿難多你弭努王生一太子。

    王思惟曰。

    我子生時有大光明無諸幽暗。

    立名缽啰愈多。

    如是王子皆是菩薩聖感來生。

     複次去城不遠有一大山。

    名緊使吉陀。

    山中有一仙人。

    名阿私陀。

    恒處其山修持梵行。

    爾時仙人有一外甥。

    名曩羅那。

    承事仙人求聞法要仙人即為說善惡法。

    因此出家。

    菩薩生時有大光明照耀世間。

    曩羅那見之驚疑不測。

    即入庵中問其師曰。

    今此光明照耀世間猶如聚日。

    雲何而來。

    師曰。

    今此光明如真金色。

    清涼寂靜照于三界。

    此是佛生之瑞。

    曩羅那告于師曰。

    我今往彼禮拜菩薩仙人告言。

    彼有大威德。

    諸天龍神圍繞守護無能得見。

    候佛世尊入迦毗羅國聞名之時。

    汝可詣彼大得勝利。

     複次菩薩生時。

    有五百白象。

    有五百從人。

    同時而生。

    地中寶藏自然出現。

    天降甘露。

    諸小國王并來慶賀。

     爾時淨飯王見此祥瑞種種殊勝。

    而自言曰。

    我子降生具大吉祥。

    能圓滿一切福德。

    能成就一切善事。

    應為立号名一切義成。

     複次迦毗羅城有夜叉神。

    名舍迦嚩馱曩。

    若諸衆生所有男女初生之後。

    将詣神廟令拜夜叉求其守護。

    時淨飯王亦令太子乘四寶車詣彼神祠。

    将至廟庭夜叉出迎拜于車前。

    淨飯王曰。

    天神至尊禮重菩薩。

    應為立号名為天子。

    又釋衆等輩。

    氣志剛強難以調伏。

    見此菩薩身相端嚴威容和雅人天仰重。

    即自回心舍其憍慢。

    情性柔順默然瞻仰。

    因斯立名名為寂默。

     爾時淨飯王告谕宮人。

    與我勤力養育太子。

    依時乳哺洗浴裝嚴。

    用心保愛不令失所。

    我子生時天降甘露。

    相師視之有三十二大丈夫相。

    若複在家作轉輪王。

    乃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