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衆許摩诃帝經卷第二
關燈
小
中
大
。
使臣回國具奏上事。
王聞所奏深情不悅。
我有長子合紹王位。
雲何幼小而得立耶。
大臣白言。
但且娉納。
後時有子男女未定。
王聞是語。
即以金銀珍寶羅纨疋帛嚴身之具迎娶歸國于後懷妊凡經九月載生一子身相端嚴。
乃于生辰群臣慶賀。
王曰。
今我是子當立何名。
大臣奏言。
彼小國王納女為妃。
貴生太子繼王寶位。
今請立名名為樂王。
命八夫人而為乳母養育太子。
爾時大王欲令長子紹嗣王位。
其小國王知是事已心生忿怒。
即遣使臣具論前事。
先許我女生子為王。
何故于今自違言約。
脫或如是我即廣将兵衆讨滅汝國。
時大國王聞此語已即生愁惱。
告大臣言。
棄長立幼于理非宜。
群臣奏言。
彼小國王心力豪強。
善于兵戰。
舉戈犯境必贻敗衄。
若遣長子速疾出外。
即我家國當免兵禍。
王聞是語默然未允。
爾時大臣共設權謀。
即于近郊造一禦園。
亭池花果林巒池沼。
流泉飛閣處處遍滿。
複以沉檀香木雜寶纓絡。
種種嚴飾殿宇樓觀。
爾時大王長子。
與諸臣僚出城遊賞。
見此園林訪問左右。
是誰所有。
從臣對曰。
此是禦園。
太子聞已即時回馬。
左右勸請暫入觀覽。
太子告曰。
皇王禦苑我何敢往。
從臣複白。
若是臣下及諸庶民即不得入。
國王長子遊玩無妨。
是時太子即便入園作樂嬉戲。
有一大臣上請于王。
先造禦園今已成就。
請王觀看。
王聞所奏即時臨幸俯近苑囿。
忽聞作樂王心疑慮。
大臣白言。
太子先是在此作樂。
王遂赫怒。
我造此園未曾遊觀。
雲何太子先入作樂。
其罪難舍即令出國。
大臣谏争王怒不已。
尋下诏命。
許将仆從及其眷屬與限七日出離國城。
太子承父王敕。
即與臣僚及諸親愛出補多落迦大城。
去城匪遙而自安止。
王複遣令遠處居住。
時雪山側婆拟啰河岸邊。
有一仙人名迦毗羅。
淨持梵行庵居修道。
太子複将眷屬依止仙人。
采獵禽獸以活其命。
于後太子憶念色欲顔容瘦悴。
仙人疑問。
太子具言。
我思淫樂而緻斯苦。
仙人白言。
勿于親姊而行欲事。
餘可随意。
太子耽著男女衆多。
稚戲喧鬧日月滋甚。
仙人心不虛靜根識散亂。
即告太子。
我今欲往别處營居。
太子聞之深自慚感。
大仙于此修行歲久。
道果已就不可遷移。
我于今辰。
将領眷屬别求住止。
仙人聞已甚适本心。
即于庵居側近之處揀殊勝地。
以金瓶水澆地為界。
令太子住其後。
人民熾盛眷屬繁多。
依界修城因建國土。
名迦毗羅國。
複于後時有賢人指引。
别造一城。
名曰指城。
王于此城亦号都邑。
爾時尾噜茶迦王問大臣曰。
我之太子今在何處。
大臣白言。
今在雪山南婆拟啰河側迦毗羅城。
建二大城以為都邑。
臣僚士庶骨肉眷屬富盛繁多。
有如大國。
時尾噜茶迦甘蔗王曲躬俯首。
問大臣言。
我之童子能有此事。
大臣白言。
太子。
仁德緻茲雄盛。
因立姓氏。
尾噜茶迦甘蔗王命終之後。
能仁嗣位能仁有子。
名烏羅迦目迦王。
烏羅迦目迦王有子。
名若迦抳王。
若迦抳王有子。
名賀悉帝王。
賀悉帝王有子。
名努布啰迦王。
努布啰迦王有子。
名烏布啰迦王。
如是子孫相繼有五萬五千王。
都迦毗羅大城。
于後複有一王名十車王。
十車王後有九十車王。
九十車王後有百車王。
百車王後有畫車王。
畫車王後有最勝車王。
最勝車王後有牢車王。
牢車王後有十弓王。
十弓王後有九十弓王。
九十弓王後有百弓王。
百弓王後有最勝弓王。
最勝弓王之後有畫弓王。
畫弓王之後有牢弓王。
此王于南閻浮提弓射第一。
時牢弓王有其二子。
一名星賀賀努王。
二名師子吼王。
爾時星賀賀努王生其四子。
一名淨飯王。
二名白飯王。
三曰斛飯王。
四名甘露飯王淨飯王有二子。
一名悉達多。
二名難陀。
白飯王有二子。
一名娑帝疏噜。
二名婆捺哩賀。
斛飯王有二子。
一名摩賀曩麼。
二名阿你樓馱。
甘露飯王有二子。
一名阿難陀。
二名提婆達多。
淨飯王有女。
名蘇缽啰。
白飯王有女。
名缽怛啰摩黎。
斛飯王有女。
名跋捺黎。
甘露飯王有女。
名細嚩羅。
悉達多有子。
名羅怙羅。
此之佛子。
是過去衆許王種族。
今值佛世随佛出家。
了悟生死善斷輪回。
契證真空而成聖位。
爾時大目犍連說是語已。
即從座起合掌向佛。
佛言汝複本座。
善哉善哉。
汝能為諸苾刍說于釋種過去所生種。
姓之事。
令諸苾刍快得善利長夜安隐。
時諸釋衆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爾時迦毗羅國主。
星賀賀努王。
具大福德資财無量。
人民熾盛國土豐實。
去此不遠有一國土。
名曰天指城。
有王名酥缽啰沒馱。
其國大富金銀珍寶。
處處盈滿。
彼王有妃名龍弭祢。
身色端嚴諸相具足
使臣回國具奏上事。
王聞所奏深情不悅。
我有長子合紹王位。
雲何幼小而得立耶。
大臣白言。
但且娉納。
後時有子男女未定。
王聞是語。
即以金銀珍寶羅纨疋帛嚴身之具迎娶歸國于後懷妊凡經九月載生一子身相端嚴。
乃于生辰群臣慶賀。
王曰。
今我是子當立何名。
大臣奏言。
彼小國王納女為妃。
貴生太子繼王寶位。
今請立名名為樂王。
命八夫人而為乳母養育太子。
爾時大王欲令長子紹嗣王位。
其小國王知是事已心生忿怒。
即遣使臣具論前事。
先許我女生子為王。
何故于今自違言約。
脫或如是我即廣将兵衆讨滅汝國。
時大國王聞此語已即生愁惱。
告大臣言。
棄長立幼于理非宜。
群臣奏言。
彼小國王心力豪強。
善于兵戰。
舉戈犯境必贻敗衄。
若遣長子速疾出外。
即我家國當免兵禍。
王聞是語默然未允。
爾時大臣共設權謀。
即于近郊造一禦園。
亭池花果林巒池沼。
流泉飛閣處處遍滿。
複以沉檀香木雜寶纓絡。
種種嚴飾殿宇樓觀。
爾時大王長子。
與諸臣僚出城遊賞。
見此園林訪問左右。
是誰所有。
從臣對曰。
此是禦園。
太子聞已即時回馬。
左右勸請暫入觀覽。
太子告曰。
皇王禦苑我何敢往。
從臣複白。
若是臣下及諸庶民即不得入。
國王長子遊玩無妨。
是時太子即便入園作樂嬉戲。
有一大臣上請于王。
先造禦園今已成就。
請王觀看。
王聞所奏即時臨幸俯近苑囿。
忽聞作樂王心疑慮。
大臣白言。
太子先是在此作樂。
王遂赫怒。
我造此園未曾遊觀。
雲何太子先入作樂。
其罪難舍即令出國。
大臣谏争王怒不已。
尋下诏命。
許将仆從及其眷屬與限七日出離國城。
太子承父王敕。
即與臣僚及諸親愛出補多落迦大城。
去城匪遙而自安止。
王複遣令遠處居住。
時雪山側婆拟啰河岸邊。
有一仙人名迦毗羅。
淨持梵行庵居修道。
太子複将眷屬依止仙人。
采獵禽獸以活其命。
于後太子憶念色欲顔容瘦悴。
仙人疑問。
太子具言。
我思淫樂而緻斯苦。
仙人白言。
勿于親姊而行欲事。
餘可随意。
太子耽著男女衆多。
稚戲喧鬧日月滋甚。
仙人心不虛靜根識散亂。
即告太子。
我今欲往别處營居。
太子聞之深自慚感。
大仙于此修行歲久。
道果已就不可遷移。
我于今辰。
将領眷屬别求住止。
仙人聞已甚适本心。
即于庵居側近之處揀殊勝地。
以金瓶水澆地為界。
令太子住其後。
人民熾盛眷屬繁多。
依界修城因建國土。
名迦毗羅國。
複于後時有賢人指引。
别造一城。
名曰指城。
王于此城亦号都邑。
爾時尾噜茶迦王問大臣曰。
我之太子今在何處。
大臣白言。
今在雪山南婆拟啰河側迦毗羅城。
建二大城以為都邑。
臣僚士庶骨肉眷屬富盛繁多。
有如大國。
時尾噜茶迦甘蔗王曲躬俯首。
問大臣言。
我之童子能有此事。
大臣白言。
太子。
仁德緻茲雄盛。
因立姓氏。
尾噜茶迦甘蔗王命終之後。
能仁嗣位能仁有子。
名烏羅迦目迦王。
烏羅迦目迦王有子。
名若迦抳王。
若迦抳王有子。
名賀悉帝王。
賀悉帝王有子。
名努布啰迦王。
努布啰迦王有子。
名烏布啰迦王。
如是子孫相繼有五萬五千王。
都迦毗羅大城。
于後複有一王名十車王。
十車王後有九十車王。
九十車王後有百車王。
百車王後有畫車王。
畫車王後有最勝車王。
最勝車王後有牢車王。
牢車王後有十弓王。
十弓王後有九十弓王。
九十弓王後有百弓王。
百弓王後有最勝弓王。
最勝弓王之後有畫弓王。
畫弓王之後有牢弓王。
此王于南閻浮提弓射第一。
時牢弓王有其二子。
一名星賀賀努王。
二名師子吼王。
爾時星賀賀努王生其四子。
一名淨飯王。
二名白飯王。
三曰斛飯王。
四名甘露飯王淨飯王有二子。
一名悉達多。
二名難陀。
白飯王有二子。
一名娑帝疏噜。
二名婆捺哩賀。
斛飯王有二子。
一名摩賀曩麼。
二名阿你樓馱。
甘露飯王有二子。
一名阿難陀。
二名提婆達多。
淨飯王有女。
名蘇缽啰。
白飯王有女。
名缽怛啰摩黎。
斛飯王有女。
名跋捺黎。
甘露飯王有女。
名細嚩羅。
悉達多有子。
名羅怙羅。
此之佛子。
是過去衆許王種族。
今值佛世随佛出家。
了悟生死善斷輪回。
契證真空而成聖位。
爾時大目犍連說是語已。
即從座起合掌向佛。
佛言汝複本座。
善哉善哉。
汝能為諸苾刍說于釋種過去所生種。
姓之事。
令諸苾刍快得善利長夜安隐。
時諸釋衆皆大歡喜。
信受奉行。
爾時迦毗羅國主。
星賀賀努王。
具大福德資财無量。
人民熾盛國土豐實。
去此不遠有一國土。
名曰天指城。
有王名酥缽啰沒馱。
其國大富金銀珍寶。
處處盈滿。
彼王有妃名龍弭祢。
身色端嚴諸相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