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衆許摩诃帝經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胪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诏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迦毗羅國尼俱陀林中。
爾時迦毗羅國有大釋衆。
而自思惟。
我佛世尊。
于過去世何處所生。
何姓何族。
有何因緣。
而思惟已告諸衆曰。
釋迦世尊。
于過去世。
何處所生。
何姓何族。
有何因緣。
我等今者欲往佛所而問此義。
如佛所說依教受持。
如是言已。
與大釋衆即往佛所。
頭面禮足依位而坐。
爾時迦毗羅國大釋衆白佛言。
世尊。
我等大釋衆住迦毗羅國精舍之中。
而忽思惟。
我佛世尊于過去世。
何處所生何姓何族。
有何因緣。
我等不知。
今與釋衆來詣佛所而問此義。
唯願世尊。
為我宣說。
我等得聞依教受持。
爾時世尊為斷衆疑。
即說此義告釋衆曰。
我先不欲宣說此義。
何以故。
所有諸魔外道。
若聞此事而複謗言。
沙門憍答摩自說其美。
所樂即說非樂不說。
有何所益。
爾時大目犍連現在大衆中。
即從坐起。
瞻仰尊顔目不暫舍。
世尊告曰。
目連。
彼諸釋衆樂聞于我過去之事。
所生之處。
何姓何族。
有何因緣。
汝今志心而為宣說。
爾時會中大目犍連默然思惟。
經須臾頃收僧伽梨衣安在頭邊。
右脅枕卧累足不動入三摩地。
而複觀察世尊過去之世所生之處。
若姓若族及因緣事。
如實了知無其錯謬。
即便出定于大衆前複坐本座。
尊者大目犍連告釋衆曰。
我于三昧觀彼憍答摩往昔之事。
世界壞時。
彼諸衆生命終之後。
而得往生遍靜天中。
生彼天已。
諸根圓滿身相端嚴。
衆苦不生身心适悅。
色相光明騰空自在。
以天甘味而為飲食。
壽量長時無中夭者。
爾時大地大水所生滿虛空中。
猶如大海風吹波浪。
如煎熟乳其水清涼。
為彼後時一切衆生。
所食清淨最上地味。
爾時大目犍連複告衆言。
當爾劫壞。
衆生生遍靜天者。
以彼天中福壽俱盡。
舍遍靜天生于人間。
所生之身亦如天界。
身相端嚴諸根無缺。
妙色廣大自有身光恒常照曜。
長壽喜樂騰空自在。
于其爾時無日月星辰無歲數月時等。
亦無男女衆生之相。
出生地味以為飲食。
如是地味甘美細妙。
有情食已而生愛著。
于其後時貪味轉盛。
忽令身體而得沉重。
所有光忽然不見。
于是世間普皆黑暗。
爾時有情見是世間普皆黑暗。
種種驚惶心生憂惱。
由是世間出現日月及星曜等。
始分晝夜及其時候。
如是有情壽命長遠無諸病惱。
于其地味貪著多者。
色相損減而獲醜惡。
貪著少者其身色相恒自端嚴如是随心分别二相黑白果報。
而彼衆生互相憎嫉而成不善。
以不善故由此地味即便隐沒。
以隐沒故。
令諸衆生心生熱惱。
作如是言。
今無所食深苦深苦。
又複思惟。
最上地味雲何隐沒。
未來衆生雲何得食。
令生苦惱疲乏之患。
而不可知不可言說。
爾時大地之中。
不久之間即生地餅。
其味殊妙馨香甘美。
如迦梨尼迦啰花。
而諸衆生食此地餅。
充益身體長壽安樂。
身相端嚴氣力增盛。
若諸衆生貪食多者色相損減。
貪食少者色相如故無其損減。
由此分别二相黑白。
而互相非行不善業。
令彼地餅隐沒不見。
以不見故。
而諸衆生複生苦惱。
作如是言。
深苦深苦。
又複思惟。
所生地餅雲何隐沒。
其義不知。
而諸有情即得饑困疲乏之苦。
未來衆生當于何食。
由是不久為彼衆生複生林藤。
其色殊妙香味甘美。
如是有情食此林藤。
氣力增盛壽量長遠。
形色端嚴人相具足。
又彼衆生。
貪食多者色相損減。
貪食少者色相如故。
如是有情分别二相黑白。
而互相非行不善業。
由是林藤隐沒不見。
既不見已。
令諸衆生心生熱惱。
作如是言。
苦哉苦哉。
如是美味雲何隐沒。
其義不知。
我等雲何而得飲食。
由是不久大地之中。
出生自然上味香稻。
其稻依時自然成熟。
爾時衆生即取食之。
亦甚香美。
充益肢體壽量長遠。
由是爾時食于香稻。
漸覺腹内有所妨礙。
而即思惟。
雲何除去。
作是念已即生二根。
男女差别形相各異。
爾時有情于色香味展轉愛著。
于自親愛而以香花衣服種種供養。
複以軟言慰喻歡喜令彼忻慶。
若有衆生于己非愛。
即便輕毀種種呵責。
或以瓦石互相鬥打行不善行。
又彼衆生所有過去正法今為非法。
過去律儀今為非律儀。
乃至晝夜時分亦颠倒分别。
譬如有人以鬥量炭。
而為平滿不正之行。
亦複如是。
以倒想故正法為邪。
由是香稻亦複隐沒。
爾時大目犍連告釋衆言。
由香稻隐沒故。
令彼衆生逐日諸處尋求稻種而欲種之。
時有一人。
其性慵懶貪著财利。
雖有稻種而不能種。
此人知已而告之言。
汝有稻種與我少分我要種之彼人言曰。
我有香稻自要受用。
汝今若要我即與汝。
于後一日二日。
乃至七日卻還我稻。
此人言曰。
善哉善哉。
若一日二日。
乃至七日或未得還。
如至半月一月即得還之。
作是言已即自思惟。
自前香稻非種自生。
不假勤力自在受用。
今得稻種須住田野廣施勤力。
晝夜相續方得生長。
如是念已。
心生苦惱涕淚悲泣。
又複思惟。
過去之世所有衆生色相端正。
諸根圓滿人相具足。
身心适悅身有光明。
騰空自在壽命長遠。
所食地味猶如天馔。
而于後時。
于此美食生貪著故。
身即沉重光明即滅。
于是世間普皆黑暗。
又彼有情貪食少者身相不減。
貪食多者身相損
一時佛在迦毗羅國尼俱陀林中。
爾時迦毗羅國有大釋衆。
而自思惟。
我佛世尊。
于過去世何處所生。
何姓何族。
有何因緣。
而思惟已告諸衆曰。
釋迦世尊。
于過去世。
何處所生。
何姓何族。
有何因緣。
我等今者欲往佛所而問此義。
如佛所說依教受持。
如是言已。
與大釋衆即往佛所。
頭面禮足依位而坐。
爾時迦毗羅國大釋衆白佛言。
世尊。
我等大釋衆住迦毗羅國精舍之中。
而忽思惟。
我佛世尊于過去世。
何處所生何姓何族。
有何因緣。
我等不知。
今與釋衆來詣佛所而問此義。
唯願世尊。
為我宣說。
我等得聞依教受持。
爾時世尊為斷衆疑。
即說此義告釋衆曰。
我先不欲宣說此義。
何以故。
所有諸魔外道。
若聞此事而複謗言。
沙門憍答摩自說其美。
所樂即說非樂不說。
有何所益。
爾時大目犍連現在大衆中。
即從坐起。
瞻仰尊顔目不暫舍。
世尊告曰。
目連。
彼諸釋衆樂聞于我過去之事。
所生之處。
何姓何族。
有何因緣。
汝今志心而為宣說。
爾時會中大目犍連默然思惟。
經須臾頃收僧伽梨衣安在頭邊。
右脅枕卧累足不動入三摩地。
而複觀察世尊過去之世所生之處。
若姓若族及因緣事。
如實了知無其錯謬。
即便出定于大衆前複坐本座。
尊者大目犍連告釋衆曰。
我于三昧觀彼憍答摩往昔之事。
世界壞時。
彼諸衆生命終之後。
而得往生遍靜天中。
生彼天已。
諸根圓滿身相端嚴。
衆苦不生身心适悅。
色相光明騰空自在。
以天甘味而為飲食。
壽量長時無中夭者。
爾時大地大水所生滿虛空中。
猶如大海風吹波浪。
如煎熟乳其水清涼。
為彼後時一切衆生。
所食清淨最上地味。
爾時大目犍連複告衆言。
當爾劫壞。
衆生生遍靜天者。
以彼天中福壽俱盡。
舍遍靜天生于人間。
所生之身亦如天界。
身相端嚴諸根無缺。
妙色廣大自有身光恒常照曜。
長壽喜樂騰空自在。
于其爾時無日月星辰無歲數月時等。
亦無男女衆生之相。
出生地味以為飲食。
如是地味甘美細妙。
有情食已而生愛著。
于其後時貪味轉盛。
忽令身體而得沉重。
所有光忽然不見。
于是世間普皆黑暗。
爾時有情見是世間普皆黑暗。
種種驚惶心生憂惱。
由是世間出現日月及星曜等。
始分晝夜及其時候。
如是有情壽命長遠無諸病惱。
于其地味貪著多者。
色相損減而獲醜惡。
貪著少者其身色相恒自端嚴如是随心分别二相黑白果報。
而彼衆生互相憎嫉而成不善。
以不善故由此地味即便隐沒。
以隐沒故。
令諸衆生心生熱惱。
作如是言。
今無所食深苦深苦。
又複思惟。
最上地味雲何隐沒。
未來衆生雲何得食。
令生苦惱疲乏之患。
而不可知不可言說。
爾時大地之中。
不久之間即生地餅。
其味殊妙馨香甘美。
如迦梨尼迦啰花。
而諸衆生食此地餅。
充益身體長壽安樂。
身相端嚴氣力增盛。
若諸衆生貪食多者色相損減。
貪食少者色相如故無其損減。
由此分别二相黑白。
而互相非行不善業。
令彼地餅隐沒不見。
以不見故。
而諸衆生複生苦惱。
作如是言。
深苦深苦。
又複思惟。
所生地餅雲何隐沒。
其義不知。
而諸有情即得饑困疲乏之苦。
未來衆生當于何食。
由是不久為彼衆生複生林藤。
其色殊妙香味甘美。
如是有情食此林藤。
氣力增盛壽量長遠。
形色端嚴人相具足。
又彼衆生。
貪食多者色相損減。
貪食少者色相如故。
如是有情分别二相黑白。
而互相非行不善業。
由是林藤隐沒不見。
既不見已。
令諸衆生心生熱惱。
作如是言。
苦哉苦哉。
如是美味雲何隐沒。
其義不知。
我等雲何而得飲食。
由是不久大地之中。
出生自然上味香稻。
其稻依時自然成熟。
爾時衆生即取食之。
亦甚香美。
充益肢體壽量長遠。
由是爾時食于香稻。
漸覺腹内有所妨礙。
而即思惟。
雲何除去。
作是念已即生二根。
男女差别形相各異。
爾時有情于色香味展轉愛著。
于自親愛而以香花衣服種種供養。
複以軟言慰喻歡喜令彼忻慶。
若有衆生于己非愛。
即便輕毀種種呵責。
或以瓦石互相鬥打行不善行。
又彼衆生所有過去正法今為非法。
過去律儀今為非律儀。
乃至晝夜時分亦颠倒分别。
譬如有人以鬥量炭。
而為平滿不正之行。
亦複如是。
以倒想故正法為邪。
由是香稻亦複隐沒。
爾時大目犍連告釋衆言。
由香稻隐沒故。
令彼衆生逐日諸處尋求稻種而欲種之。
時有一人。
其性慵懶貪著财利。
雖有稻種而不能種。
此人知已而告之言。
汝有稻種與我少分我要種之彼人言曰。
我有香稻自要受用。
汝今若要我即與汝。
于後一日二日。
乃至七日卻還我稻。
此人言曰。
善哉善哉。
若一日二日。
乃至七日或未得還。
如至半月一月即得還之。
作是言已即自思惟。
自前香稻非種自生。
不假勤力自在受用。
今得稻種須住田野廣施勤力。
晝夜相續方得生長。
如是念已。
心生苦惱涕淚悲泣。
又複思惟。
過去之世所有衆生色相端正。
諸根圓滿人相具足。
身心适悅身有光明。
騰空自在壽命長遠。
所食地味猶如天馔。
而于後時。
于此美食生貪著故。
身即沉重光明即滅。
于是世間普皆黑暗。
又彼有情貪食少者身相不減。
貪食多者身相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