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起經卷下

關燈
後漢西域沙門昙果共康孟詳譯 須達品第七 佛從本國。

    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遊于王舍國竹園中。

    長者伯勤承佛降尊。

    馳詣竹園。

    五心禮足。

    逡巡恭住。

    整心白佛。

    唯願世尊。

    顧下薄食。

    佛法默然。

    已為許可。

    長者欣悅。

    接足而退。

    還家具膳。

    莊嚴幢幡。

    親自執事。

    極世之味。

    舍衛長者。

    名曰須達(晉言善溫)。

    與主人伯勤雖未相見。

    每信相聞。

    行同德齊。

    遙揖為友。

    須達因事。

    來行推親往造。

    伯勤親供不容得出。

    須達踟蹰殊久。

    呼使而曰。

    吾故遠至。

    以展不面。

    虛心在昔。

    馳散所懷不。

    謂今日見薄不。

    偶迦蘭迦事訖。

    乃出相揖。

    而坐不面。

    在昔屈辱臨顧傾企之情。

    有兼來趣。

    明請大賓。

    執事自逼。

    是使乃心滞而不叙。

    善溫問曰。

    何謂大賓。

    為是婚姻國節會耶。

    答曰。

    同志卿不聞乎。

    白淨王太子。

    入山六年。

    道成号佛。

    威相明遠。

    神明燭幽。

    方身丈六。

    華色紫金。

    明耀于世。

    吐法陳戒。

    精義入神。

    所從弟子。

    名比丘僧。

    居靜正身。

    修德履道。

    忽榮棄利。

    義曰真人。

    凡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

    善溫。

    聞稱佛聲舉身毛豎。

    心喜交胸。

    逸豫待明。

    五情内騷。

    轉側不寐。

    至誠感通。

    中夜霍明。

    即便嚴出方向城門。

    顧見城左。

    有神祠舍。

    名曰漯披。

    過往跪拜。

    禮畢旋顧。

    奄便更冥。

    善溫惶恐。

    不知所趣。

    雖有此變。

    心猶存佛。

    承其至心恐畏消除。

    空中聲曰。

    善哉須達。

    心至乃爾。

    即問空聲。

    為是何神。

    便答之曰。

    吾是子親摩因提也。

    問曰。

    卿生何許。

    奚為此間即而答曰。

    吾昔從佛神足弟子大目揵連。

    聞說經法。

    因此福報。

    得生第一天上。

    功德甚少。

    别使典此。

    見卿至心。

    來相佐助。

    佛者至尊。

    舉足中間。

    福祐難量。

    恨吾生存不獲睹佛。

    如今所見。

    明驗真谛。

    天放大光。

    照于竹園。

    善溫尋光。

    遙見如來。

    逾于所聞。

    前拜卻住。

    微心視相。

    而問于佛。

    神尊甯安耶。

    佛為須達。

    而作頌曰。

     無憂無喜相  心虛清淨安 已能無所生  見谛入泥洹 覺正念清明  己度五道淵 恩愛網斷壞  永寂悅彼安 長者須達。

    聞說是時。

    因本功德。

    便發淨意。

    逮得法眼。

    歸命三尊。

    咨受五戒。

    為清信士。

    前白佛言。

    唯願如來。

    臨盻舍衛。

    教授一時。

    濟度君民。

    世尊又曰。

    卿姓字何乎。

    長者跪對曰。

    鄙字須達。

    侍養孤老。

    供給衣食。

    國人稱我給孤獨氏。

    佛而告曰。

    彼有精舍。

    容吾衆不。

    對曰未有。

    長者須達。

    承佛聖旨。

    進前長跪。

    而白世尊。

    餘能堪任。

    興立精舍。

    唯須比丘。

    監臨處當。

    顧敕舍利弗。

    并行營佐。

    即受教命。

    作禮而退還彼舍衛。

    周行求地。

    唯祇園好。

    衆果流泉。

    奇鳥翔集。

    地夷木茂。

    去城又近。

    因往守請隻。

    了無賣意。

    求之不止。

    恚而言曰。

    若能以金錢。

    集布滿園。

    爾乃出耳。

    重問審實爾不。

    隻謂。

    價高子必不及戲言決耳。

    複何疑哉。

    須達辭還。

    載輩送錢。

    園監不聽。

    走白大家。

    須達送錢不審内不報敕園監。

    吾自戲言遣錢勿受。

    二人共诤。

    舉國耆老。

    馳往谏止。

    耆老斷當。

    地價已決。

    不應得悔。

    國政清平。

    隻不違法。

    即聽布錢。

    門裡不周。

    隻意喜曰。

    吾還得園矣。

    遣人催督須達自往。

    共詣園觀。

    所思未周。

    意愦不樂。

    隻曰。

    國賢若悔便止。

    答言不悔。

    思得伏藏畢地直耳。

    隻心惟佛必是至尊。

    能使斯人。

    竭财不恨。

    可戴可仰。

    神妙如茲。

    便謂須達。

    勿複足錢餘地貿樹共立精舍。

    須達即言。

    善哉許諾。

    便興功夫。

    僧房坐具。

    床榻茵耨。

    極世之妙。

    加施幢幡。

    香汁灑地。

    備辦供具。

    兼肴重馔。

    燒衆名香。

    遙跪請佛。

    唯願如來枉屈尊神。

     于是衆祐。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遊于舍衛國。

    應須達請。

    威神震動。

    國内鹹喜。

    男女大小。

    填路而出。

    給孤獨氏。

    及王弟祇陀。

    前禮佛足。

    共上精舍。

    佛受咒願故。

    曰祇樹給孤獨園。

    王國有事。

    急召須達。

    赴行應會。

    事訖馳還。

    奉齋盡恭。

    卻從步涉中路有人。

    奉酪一瓶。

    顧無所使。

    自提而行。

    前逢梵志。

    請令持之。

    共詣精舍。

    手自斟酌。

    顧命梵志。

    汝便斟酌。

    飯訖行澡。

    俨然聽法。

    一切歡喜。

    稱善無量。

     梵志暮還。

    奉齋不餐。

    婦怪而問。

    不審何恨。

    答曰不恚。

    吾齋故耳。

    婦重質之。

    何從齋來。

    梵志答曰。

    給孤獨氏。

    于園飯佛。

    請吾往齋。

    齋名八關。

    其婦流淚。

    忿然恚曰。

    君毀遺則。

    禍此興矣。

    瞿昙亂法。

    奚足采納。

    迫踧不已。

    便共俱飯。

    梵志壽算。

    終于夜半。

    生于郁多羅衛國。

    作大澤樹神。

    時有婆羅門等五百人。

    欲詣恒水三祠神池。

    沐浴垢穢。

    希望神仙。

    中道乏糧。

    遙望彼樹。

    想有流泉。

    馳趣樹下。

    了無所見。

    窮困斯澤。

    饑渴委厄。

    樹神人現。

    問梵志曰。

    道士那來。

    今若行耶。

    同聲答曰。

    欲詣神池澡浴望仙。

    今日饑渴。

    幸哀矜濟。

    樹神即舉手。

    衆味流溢。

    衆飯飽足。

    詣神請曰。

    何等功德。

    緻此巍巍。

    神答梵志。

    吾因舍衛給孤獨氏。

    持八關齋。

    為婦所敗。

    不卒其業。

    來生斯澤。

    作此樹神。

    若終齋法。

    福應生天。

    爾時樹神。

    而作頌曰。

     祠祀種禍根  日夜長枝條 唐苦敗身本  法齋度世仙 梵志聞偈。

    迷解信受。

    旋還舍衛。

    路由一國。

    名拘藍尼。

    國有長者。

    字瞿師羅(晉音美言)。

    人民敬愛。

    言辄順承。

    梵志衆等。

    往造求宿。

    美音問曰。

    道士何來。

    今欲所之。

    具陳彼澤樹神功德。

    欲詣舍衛。

    造孤獨氏攢采法齋。

    冀遂本志。

    美音喜躍。

    宿行所追。

    亘解欲行。

    明旦宣令宗室及所親愛。

    誰能共行受齋揩式。

    合五百人。

    佥然應命。

    本願相引。

    感義嚴出。

    行詣舍衛。

    未至祇洹。

    道逢須達。

    往造佛所過而不識。

    願問從者。

    此何大夫。

    對曰給孤獨氏也。

    梵志衆等喜而追曰。

    吾願成矣。

    求人得人。

    馳趣相見同聲歎曰。

    久承令懿注仰虛心。

    聞有道訓八關齋法。

    故遠投托。

    幸蒙示導。

    須達止車答曰。

    吾有大師。

    号曰如來衆祐。

    度人近在祇洹。

    可共俱進造觐世尊。

    聞命敬諾。

    恭肅盡虔。

    遙瞻如來。

    情喜内發。

    五體投地。

    退坐一面。

    緣察本心。

    旨說法要。

    五百梵志得阿那含。

    便作沙門。

    美音宗等。

    逮得法眼。

     諸比丘白佛。

    五百梵志。

    及諸長者。

    得道何速。

    世尊告曰。

    過去不遠。

    時世有佛。

    号名迦葉。

    為衆講法。

    說吾當來。

    今諸梵志于彼佛前。

    願樂欲見當來釋迦文佛。

    是諸長者亦同斯願。

    從是因緣。

    見吾便解。

    比丘歡喜。

    盡受奉行。

    美音心念欲請世尊。

    佛知其念。

    而告之曰。

    彼無精舍。

    汝願不遂。

    美音悅解喜前白佛。

    我有别宅。

    願為精舍。

    唯哀垂救濟度群生乞退還國。

    修備所供。

    頭面接足。

    禮畢而去。

     本起該容品第八 爾時如來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從舍衛祇洹。

    遊于拘藍尼國美音精廬。

    足蹈門阃。

    天地震動。

    珠玑樂器。

    不鼓自鳴。

    蠱毒隐伏。

    吉瑞和清。

    當爾日也。

    境界人民。

    靡不敬肅渴仰世尊。

    是時國王。

    名曰優填。

    強暴侵克。

    開納佞言。

    耽荒女樂。

    疑網自沈。

    又置大夫人二人。

    左右番上。

    二後姿容一國少雙。

    左夫人字照堂。

    為人憍慠。

    唯惡是從。

    讒疾賢良。

    谮入無厭。

    右夫人字該容。

    執行仁愛。

    虔敬肅恭。

    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