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卷第八

關燈
  所出音聲 諸阿須倫  居在于海  諸響暢逸 而各各異  于時法師  停住于此 有語言者  尋則普聞  畜生餓鬼 勞饑渴聲  各各講說  或鳴或吼 彼時法師  默如立斯  則得聽聞 若幹音聲  其梵天上  所居諸天 光音天上  善究竟天  及餘奇特 各各異聲  法師普得  悉聞此響 在安住世  而出舍家  諸比丘衆 諷誦所行  分别現說  他人志性 法師悉聞  是等說經  諸菩薩衆 處斯境界  所可諷誦  為他人說 可集結誼  以為經典  悉得普聞 若幹種音  其佛世尊  為人禦法 而為衆生  說無數經  獨在樹下 悉得聽聞  因其菩薩  能持此經 一切三千  是佛國土  無數衆生 音聲暢逸  若在室中  或複處外 所言粗細  悉普聆摻  悉聞一切 群萌音響  于諸音聲  亦無所著 處處悉知  他人表裡  其耳清淨 聰徹如是  斯人常未  得天耳光 适睹因緣  尋能即聽  于時法師 功德如是  學斯經卷  名稱若茲 佛複告常應時菩薩。

    若族姓子族姓女。

    有持是經卷分别說者。

    若複諷讀書著竹帛。

    得八百功德諸根堅固鼻根清淨。

    以是鼻根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諸香。

    皆得普聞。

    柔軟香須曼香生香。

    傅飾須香思夷華香。

    青蓮紅蓮黃蓮白蓮。

    若幹樹木果實薰陸香。

    蘇合香華香。

    栴檀香木榓香。

    青木榓香種種衆香。

    百千殊品處處生者。

    諸質樸香人所嗅香。

    男子女人童男童女香。

    皆自聞。

    禦己身之香。

    象馬六畜飛[狂-王+禽]走狩香。

    諸樹木香。

    諸樹木間含血品類香。

    諸妖魅香。

    至誠香天上香。

    比陀美香。

    晝度樹香。

    意香大意香。

    柔軟香。

    諸天香天宮香。

    帝釋身香。

    知所生處。

    于講堂上鼓樂弦歌。

    所當修設諸大法則。

    為忉利天諸天說法。

    從地踴出自然生者。

    歌戲利誼天玉女香。

    童男童女香。

    以是因緣。

    假生梵天諸天子等。

    諸大天人大梵身香。

    其香各各從身流出諸天雜香無數百千。

    其名各異。

    聲聞緣覺菩薩大士。

    如來遊居所開化香。

    其法師者于此間住。

    所去殊遠不到其前。

    亦不近邊不往就嗅。

    悉聞彼香不愛不求。

    亦不思念亦不乍香。

    而嗅知氣以一心住。

    在于衆會。

    悉分别說如是諸香。

    心亦不著無所慕求。

    于是世尊。

    而歎頌曰。

     其人鼻根  清淨如是  若幹種香 所聞甚多  于是世界  一切所有 諸所可生  香香甚好  又有諸形 華殖之香  栴檀諸香  種種異品 其諸香實  各各異類  微妙好薰 衆木榓香  男子女人  童子女類 其心頓處  各各異品  人間所生 諸香參差  在在茲殖  青蒼雜沓 又知大國  轉輪聖王  所據柔仁 自由力強  于彼所有  難縷字名 衆衆異香  皆分别之  财物珍寶 若幹甚多  藏去著之  于何所地 有玉女寶  及餘珍異  時彼菩薩 悉曉了香  是等體著  所有璎珞 珠環莊嚴  衣被端正  或時在座 若複床卧  以香塗身  菩薩悉知 歌戲娛樂  一切神足  明哲智者 鼻力悉聞  若有奉持  此經善訓 以快妙香  及麻油香  若幹種類 及華實香  所在安住  又嗅悉知 其于某處  有此衆香  悉能分别 若幹種香  而于山岩  中間所有 無央數種  栴檀華香  又複人民 諸所有香  居止于彼  一切了知 若轉輪王  所可愛喜  或有潛處 在于海中  若于地内  所生蟲蛾 明者皆練  此輩衆香  知阿須倫 妃後子女  并及臣民  皆分别識 阿須倫王  歌舞戲笑  其鼻悉嗅 如是果報  若于曠野  四繳道中 多有師子  虎狼龍象  水牛眷屬 諸所種類  特牛牸牛  悉能知之 若有女人  随其喜樂  假使童子 及童女衆  若有懷軀  身體疲極 以香分别  腹中男女  複自識知 身所從來  又亦曉了  誼法科律 采睹其人  安隐苦樂  童男力勢 福應所獲  男子所願  衆多悉知 而睹嗅别  諸所願香  已自可意 如是無盡  又複嗅别  身寂然香 其自處在  地中諸藏  财物珍寶 金銀雜色  柔軟珊[王*氐]  形如紫金 所止頓處  悉嗅知之  諸貫璎珞 明月珠寶  世間載有  人所不及 用鼻悉嗅  知其好醜  行來進止 别其善惡  諸天在上  虛空之中 意華諸華  柔軟音華  衆會之中 所有諸華  以鼻勢力  住此悉聞 其諸天人  所有宮殿  上妙下極 及中間宮  種種之品  如斯色像 于是住立  鼻力嗅之  又複分别 遊觀之園  諸天之法  衆明寂然 亦複曉了  尊妙宮殿  諸天子等 所遊戲處  于是建立  悉嗅天香 以香分别  諸天子黨  住于何法 興何等行  所在遊居  悉聞其香 諸天玉女  所畜華果  諸寶璎珞 周旋娛樂  于時菩薩  悉識其香 三十二天  至第一天  諸天大梵 所遊宮殿  彼以鼻嗅  悉能知之 住已不住  皆能曉了  諸所遠近 無不開達  終沒若生  前世宿命 以鼻嗅之  知斯本末  其有菩薩 持是經卷  若有比丘  順安住教 常修精進  靜住經行  若已至誠 諷誦解說  其彼菩薩  皆悉知之 亦别聲聞  最勝之子  常在樹下 一身獨處  其明哲者  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