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華經卷第八
關燈
小
中
大
。
複次其聞是經。
即持書寫已。
載于竹帛供養奉事。
散華燒香搗香雜香。
缯彩幢幡麻油燈香。
油燈醍醐燈。
其福過彼甚多無數。
當緻如來慧見之事。
猶如阿逸。
彼族姓子。
設得聞斯如來壽限經。
其心質直歡喜信者。
以是情性當觀此相。
即當知之。
以見如來在靈鹫山說是經時。
與諸菩薩眷屬圍繞聲聞之衆。
于斯佛土三千大千世界之中。
平等忍辱地為绀琉璃紫磨金色。
八種交道七寶行樹。
若幹種億。
屋宅居室。
諸菩薩衆于其中止。
阿逸。
欲知彼其人心常而質直安悅信者。
以是色像知其相行。
曾見佛會又如來尊。
悉見彼人心所信樂。
如來滅度後族姓子女。
聞此經卷亦不诽謗。
歡樂受持。
則為如來所見擁護。
其族姓子。
超于興起為佛塔廟。
起于建立精舍講堂。
超于瞻視比丘疾病。
而給醫藥供養之具。
所以者何。
是等族姓子。
以為具足興立塔廟。
起七寶寺上至梵天。
悉為供養一切舍利。
其佛塔寺周回無限。
普盡地際懸衆寶鈴。
無上之藏諸舍利廟。
供養華香雜香搗香。
寶蓋幢幡伎樂歌頌。
若幹種香。
天上世間所有珍琦。
天華天香及天伎樂。
空中雷震暢發洪音。
鐘磬大鼓箜篌樂器。
箫成琴瑟铙鏡若幹。
柔軟哀聲歌舞節奏。
調合克諧。
無數億百千劫供養奉侍。
諸度無極皆悉充備。
佛滅度後其有得聞此經典者。
持讀書寫若分别說。
福勝無量。
修慈愍哀廣普受持。
講堂精舍床榻錦繡敷具。
令比丘衆頓止其中。
園觀華實明月珠寶。
經行諸坐飲食供養。
病給醫藥一切施安。
悉令具足。
其床榻腳若幹種寶。
微妙顯好上至梵天。
幡蓋校飾。
勸助福故。
稍稍轉具而滅除罪。
靡不粲麗。
五體精進而在閑居。
積累功德。
無數巨億百千劫中。
稱揚其名。
一切莊嚴威神巍巍。
皆悉彌普。
于是世尊。
而歎頌曰。
若起七寶寺 上至于梵天 華香及伎樂 幡蓋悉供養 諸床卧之具 飲食細供馔 病瘦給醫藥 寶床若幹品 入微妙莊嚴 上至于梵天 普校飾佛土 勸助兼備足 五事勸閑居 鹹興變億數 一切人所樂 微妙施最勝 供事悉具足 鮮潔華幢幡 以此為衣服 數數如雷震 衆伎柔軟悲 以供養舍利 香油為然燈 分布圍周匝 其有持此經 于亂講說法 以為具足辯 斯若幹供養 無數億屋室 皆以栴檀作 講堂三十二 極高無有極 悉敷諸座具 随所欲飲食 如是億百千 供珍妙肴馔 園觀及經行 華布遍其地 覆蓋具無量 采畫若幹像 用供養衆僧 其持是經法 目前辦斯已 如來滅度後 若讀誦寫經 歡喜如信樂 其得福無量 超餘福之上 其有人書寫 淨潔令安谛 當供養經卷 華香普芬薰 常當然燈火 香油為錠鐐 所生辄歡喜 數上思夷華 其人奉經卷 供養當如是 得福甚衆多 其限不可量 譬如虛空界 其限不可得 十方之無量 其福比如是 何況能複加 常施于安隐 奉戒行禅思 而在燕坐行 無嗔不惡口 恭敬立思惟 比丘尼常當 謙恪不自大 智慧如明月 問智者不恐 次第順分别 意懷愍得佛 假使如是像 持殊勝經者 其人功德品 不可得限量 設使人見此 如是像法師 當持此經卷 奉敬加供養 假使有人 以天華香 用天寶蓋 而以覆陰 當以首頂 禮其人足 常想念之 如來最勝 爾時見者 作是思惟 而當求索 樹王之下 當覺成佛 所在供養 為饒利益 諸天世間 假使住立 若處安坐 所在經行 其德如是 卧在床榻 若著衣服 而常講演 斯如來經 于時士夫 于此經卷 興若幹種 顯谛微妙 世尊導師 所說至誠 以無數珍 而供養者 如吾所歎 所有土地 則為佛身 于彼經行 佛聖于中 如坐座上 覺了所在 遊居之處 正法華經勸助品第十七 爾時彌勒大士白佛言。
其有聞是所說經典。
得何福祐。
以偈頌曰。
大雄若滅度 其有聞是經 省之即勸助 為得何福祐 于是世尊告彌勒曰。
如來滅度後其有聞是所說經者。
若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
男子女人大小眷屬。
聞已勸助。
于衆會中宣轉為人說。
若在屋宅若在露處。
若在閑居郡國縣邑。
所當作為如所聞經。
如所受得住彼力勢。
為人解說。
若為父母宗室歎詠。
聞大士言亦讀代喜。
所可聞知展轉相傳。
不見法師威容色貌。
若轉學者代之勸助。
以是因緣所興方便。
使五道人有五蓋者通得相見。
各以所聞轉相勸化。
聽我所說勸助之福。
所聞法師經法功德。
族姓子女。
無所千載四域天下。
六趣群生未盡羅網。
有色無色。
有想無想。
不有想不無想。
有足無足。
兩足四足多足。
諸天人民。
或有一人欲求功德。
随此衆生所欲樂喜。
已所愛重極上微妙供養之具滿閻浮利。
為一一人廣大布施。
随其所欲。
屋宅金銀水精琉璃珊瑚虎魄車磲馬瑙。
象馬車牛衆寶合成。
無央數歲恣所求索應意備足。
供養飲食無所乏少。
中自念言。
年朽力弊心用疲殆。
豈可化入如來法律。
以佛所诏用誨衆生。
尋如所念。
以律檢非導之典教。
黎庶一時俱履道迹。
往來不還無著得證。
諸漏以盡禅定具足。
威神巍巍得八解門。
一心不亂。
于阿逸意雲何。
彼時士夫所建福施。
有能思惟限量者乎。
彌勒答曰。
甚多不可赀計。
乃能安慰無量衆生。
供足所乏加複立志。
于無著證。
佛告阿逸。
今故語仁。
宣布四遠如彼士夫。
興大布施。
供給無數四域群生。
立無著證。
佛言。
其聞是經一句一偈。
勸助代喜。
福過彼人所布施上。
一句一頌勸助功德。
不可稱限。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
巨億萬倍億百千劫。
不可計量無以為喻。
何況目見于此經典。
耳聽代喜德難計會。
複次其聞是經。
即持書寫已。
載于竹帛供養奉事。
散華燒香搗香雜香。
缯彩幢幡麻油燈香。
油燈醍醐燈。
其福過彼甚多無數。
當緻如來慧見之事。
猶如阿逸。
彼族姓子。
設得聞斯如來壽限經。
其心質直歡喜信者。
以是情性當觀此相。
即當知之。
以見如來在靈鹫山說是經時。
與諸菩薩眷屬圍繞聲聞之衆。
于斯佛土三千大千世界之中。
平等忍辱地為绀琉璃紫磨金色。
八種交道七寶行樹。
若幹種億。
屋宅居室。
諸菩薩衆于其中止。
阿逸。
欲知彼其人心常而質直安悅信者。
以是色像知其相行。
曾見佛會又如來尊。
悉見彼人心所信樂。
如來滅度後族姓子女。
聞此經卷亦不诽謗。
歡樂受持。
則為如來所見擁護。
其族姓子。
超于興起為佛塔廟。
起于建立精舍講堂。
超于瞻視比丘疾病。
而給醫藥供養之具。
所以者何。
是等族姓子。
以為具足興立塔廟。
起七寶寺上至梵天。
悉為供養一切舍利。
其佛塔寺周回無限。
普盡地際懸衆寶鈴。
無上之藏諸舍利廟。
供養華香雜香搗香。
寶蓋幢幡伎樂歌頌。
若幹種香。
天上世間所有珍琦。
天華天香及天伎樂。
空中雷震暢發洪音。
鐘磬大鼓箜篌樂器。
箫成琴瑟铙鏡若幹。
柔軟哀聲歌舞節奏。
調合克諧。
無數億百千劫供養奉侍。
諸度無極皆悉充備。
佛滅度後其有得聞此經典者。
持讀書寫若分别說。
福勝無量。
修慈愍哀廣普受持。
講堂精舍床榻錦繡敷具。
令比丘衆頓止其中。
園觀華實明月珠寶。
經行諸坐飲食供養。
病給醫藥一切施安。
悉令具足。
其床榻腳若幹種寶。
微妙顯好上至梵天。
幡蓋校飾。
勸助福故。
稍稍轉具而滅除罪。
靡不粲麗。
五體精進而在閑居。
積累功德。
無數巨億百千劫中。
稱揚其名。
一切莊嚴威神巍巍。
皆悉彌普。
于是世尊。
而歎頌曰。
若起七寶寺 上至于梵天 華香及伎樂 幡蓋悉供養 諸床卧之具 飲食細供馔 病瘦給醫藥 寶床若幹品 入微妙莊嚴 上至于梵天 普校飾佛土 勸助兼備足 五事勸閑居 鹹興變億數 一切人所樂 微妙施最勝 供事悉具足 鮮潔華幢幡 以此為衣服 數數如雷震 衆伎柔軟悲 以供養舍利 香油為然燈 分布圍周匝 其有持此經 于亂講說法 以為具足辯 斯若幹供養 無數億屋室 皆以栴檀作 講堂三十二 極高無有極 悉敷諸座具 随所欲飲食 如是億百千 供珍妙肴馔 園觀及經行 華布遍其地 覆蓋具無量 采畫若幹像 用供養衆僧 其持是經法 目前辦斯已 如來滅度後 若讀誦寫經 歡喜如信樂 其得福無量 超餘福之上 其有人書寫 淨潔令安谛 當供養經卷 華香普芬薰 常當然燈火 香油為錠鐐 所生辄歡喜 數上思夷華 其人奉經卷 供養當如是 得福甚衆多 其限不可量 譬如虛空界 其限不可得 十方之無量 其福比如是 何況能複加 常施于安隐 奉戒行禅思 而在燕坐行 無嗔不惡口 恭敬立思惟 比丘尼常當 謙恪不自大 智慧如明月 問智者不恐 次第順分别 意懷愍得佛 假使如是像 持殊勝經者 其人功德品 不可得限量 設使人見此 如是像法師 當持此經卷 奉敬加供養 假使有人 以天華香 用天寶蓋 而以覆陰 當以首頂 禮其人足 常想念之 如來最勝 爾時見者 作是思惟 而當求索 樹王之下 當覺成佛 所在供養 為饒利益 諸天世間 假使住立 若處安坐 所在經行 其德如是 卧在床榻 若著衣服 而常講演 斯如來經 于時士夫 于此經卷 興若幹種 顯谛微妙 世尊導師 所說至誠 以無數珍 而供養者 如吾所歎 所有土地 則為佛身 于彼經行 佛聖于中 如坐座上 覺了所在 遊居之處 正法華經勸助品第十七 爾時彌勒大士白佛言。
其有聞是所說經典。
得何福祐。
以偈頌曰。
大雄若滅度 其有聞是經 省之即勸助 為得何福祐 于是世尊告彌勒曰。
如來滅度後其有聞是所說經者。
若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
男子女人大小眷屬。
聞已勸助。
于衆會中宣轉為人說。
若在屋宅若在露處。
若在閑居郡國縣邑。
所當作為如所聞經。
如所受得住彼力勢。
為人解說。
若為父母宗室歎詠。
聞大士言亦讀代喜。
所可聞知展轉相傳。
不見法師威容色貌。
若轉學者代之勸助。
以是因緣所興方便。
使五道人有五蓋者通得相見。
各以所聞轉相勸化。
聽我所說勸助之福。
所聞法師經法功德。
族姓子女。
無所千載四域天下。
六趣群生未盡羅網。
有色無色。
有想無想。
不有想不無想。
有足無足。
兩足四足多足。
諸天人民。
或有一人欲求功德。
随此衆生所欲樂喜。
已所愛重極上微妙供養之具滿閻浮利。
為一一人廣大布施。
随其所欲。
屋宅金銀水精琉璃珊瑚虎魄車磲馬瑙。
象馬車牛衆寶合成。
無央數歲恣所求索應意備足。
供養飲食無所乏少。
中自念言。
年朽力弊心用疲殆。
豈可化入如來法律。
以佛所诏用誨衆生。
尋如所念。
以律檢非導之典教。
黎庶一時俱履道迹。
往來不還無著得證。
諸漏以盡禅定具足。
威神巍巍得八解門。
一心不亂。
于阿逸意雲何。
彼時士夫所建福施。
有能思惟限量者乎。
彌勒答曰。
甚多不可赀計。
乃能安慰無量衆生。
供足所乏加複立志。
于無著證。
佛告阿逸。
今故語仁。
宣布四遠如彼士夫。
興大布施。
供給無數四域群生。
立無著證。
佛言。
其聞是經一句一偈。
勸助代喜。
福過彼人所布施上。
一句一頌勸助功德。
不可稱限。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
巨億萬倍億百千劫。
不可計量無以為喻。
何況目見于此經典。
耳聽代喜德難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