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出生菩提心經

關燈
大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與大比丘衆百千人俱。

    複與無量阿僧祇不可說大菩薩衆。

    所謂十方來集。

     爾時王舍大城有婆羅門姓大迦葉。

    于睡眠中。

    夢見閻浮提内。

    有大蓮華其華千葉。

    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微妙最勝七寶所成。

    于蓮華内見有月輪。

    彼月輪内又見丈夫放大光明普照一切。

    此四天下所有衆生見斯光者。

    生大歡喜踴躍無量皆受快樂。

    爾時迦葉婆羅門睡覺已。

    念所夢事心喜生疑。

    此何因緣竟有何事。

    于先現此未曾有相。

    昔所未聞如我夢見。

    作是念已生大歡喜未曾見有。

    複作如是念。

    此有沙門瞿昙。

    我從他聞六年苦行。

    降伏魔衆證大菩提。

    轉妙法輪摧諸外道。

    為諸智人之所贊歎。

    聰明善巧知諸事相。

    我今應往詣彼沙門瞿昙問此夢相。

     爾時迦葉婆羅門。

    夜既過已。

    從王舍城往詣迦蘭陀竹園往到佛所。

    到已頂禮佛足卻住一面。

    住一面已。

    如夢所見而向佛說。

    時婆羅門具說夢已。

    爾時世尊告迦葉婆羅門言。

    汝善男子。

    有四種善夢得于勝法。

    何等為四。

    所謂于睡眠中夢見蓮華。

    或見傘蓋。

    或見月輪。

    及見佛形。

    如是見已。

    應自慶幸我遇勝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若有睡夢見蓮華  及以夢見于傘蓋 或複夢裡見月輪  應當獲得大利益 若有夢見佛形像  諸相具足莊嚴身 衆生見者應歡喜  念當必作調禦人 爾時迦葉婆羅門聞此偈已。

    複白佛言。

    世尊。

    何者是大利諸衆生等。

    若為能得此利益求菩提道。

    爾時佛告迦葉婆羅門言。

    大利者所謂一切智者是其利也。

    時迦葉婆羅門複白佛言。

    世尊。

    所言一切智利者。

    有何因緣而可得也。

    爾時世尊為迦葉婆羅門。

    而說偈言。

     我今說大利  婆羅門善聽 若有利和合  當作兩足尊 若作轉輪王  自在四天下 衆生欲作者  須發菩提心 若作梵天王  于衆得自在 衆生欲作者  須發菩提心 欲界及色界  無色及上界 衆生欲作者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若欲作商主 為商主導師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作大光明 破滅諸黑暗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諸颠倒 及以三有等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諸蓋障 及諸惡法者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于無明 及斷貪愛網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有及愛 及滅垢無垢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于我慢 及色使我慢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離于貢高 無病命我慢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老我慢 無常常住慢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多聞慢 及以持戒慢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蘭若慢 乞食等諸慢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知識慢 愛糞掃衣慢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神通慢 一食以為淨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一切慢 所有有為慢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當欲供養佛 于先滅度者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當欲供養佛 所有諸如來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得轉法輪 世間無能轉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滅應當滅 當思所多思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當欲行梵行 初中後最上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攝諸精進 往來諸有中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說諸行苦 見衆生受苦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諸法無有我 欲為衆生說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轉于法輪 欲觸上菩提  須發菩提心 若有衆生等  欲說寂涅槃 當證勝菩提  須發菩提心 如是等功德  發心者能得 梵志當聞已  應行菩提道 爾時迦葉婆羅門聞此偈已。

    複白佛言。

    世尊。

    發菩提心者應攝幾許福聚。

    爾時世尊即以偈頌向迦葉婆羅門。

    說如是言。

     若此佛刹諸衆生  令住信心及持戒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若此佛刹諸衆生  令住信心于法行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心十六分 若諸佛刹恒河沙  皆悉造寺求福故 複造諸塔如須彌  不及道心十六分 若有佛刹如恒沙  皆悉遍施諸七寶 如彼最上大福聚  不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