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方等頂王經(一名維摩诘子問)
關燈
小
中
大
曰。
若以衆雜寶 充滿十方界 以用施諸佛 護世衆如來 若聞是經典 德多過彼施 住力講說法 護世照三界 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
歡喜心悅得未曾有。
念佛至聖德逾須彌慧超三世。
道不可比如空無侶。
探古知今所睹無限。
智明曠然無以為喻。
救厄通明猶空無際一切蒙慈。
時舍利弗。
念佛恩德恭恪說偈。
而歎頌曰。
是經甚微妙 護世之所宣 不說其名号 雲何知其稱 古來未曾聞 班宣于斯法 彼不得住處 甚哉說法快 假使有漏法 及與無漏法 計亦無所得 甚哉快說法 若令有為界 及與無為界 斯二無所積 是經歸如斯 護世宣妙法 道行正真教 睹不得處所 此經義如是 所說諸佛法 于斯無所歎 吾我不可得 甚哉快說經 設使十方世 自然無所有 護世之所宣 未及此經趣 唯愍世宣之 人中最願演 班宣是經名 今所未稱号 佛告舍利弗。
是經名頂王當共傳号。
大智。
當了所以名頂王。
如須彌頂皆見四天下。
解是經慧得四無畏無上大道。
無生老病死度三界厄。
若世人好喜是法。
十方靡不蒙濟。
故名頂王。
常奉持斯。
若有持此佛所宣經。
當為世護諸天人民百萬億衆。
興無數德無上正真。
不為緣覺及與聲聞。
若宣是法必得成就無極世護。
以得聞法深難究暢處處演義。
解了是法深奧無上當得成佛。
以能奉持于一切法無複狐疑。
若受斯經所宣至化所喻頂王。
不但當得第一法忍。
第二第三具三忍法。
其法不可得道無處所。
無所光顯乃布大道。
于一切法此人無欲現在無求。
若持是經佛所班宣頂王言辭。
諷誦化人福不可量。
若有女人受持斯經。
以行智慧疾得殊勝。
舍女惡态知一切一。
以知衆一便持是法。
班宣斯經入諸行業。
明了一切諸所歸趣。
以入此法說多所照。
知若幹品所行精進。
無數衆人悉受道教。
本空無法所可班宣。
皆無處所悉不可得。
所以者何。
本末空故。
從古以來義不可逮一切法然。
奉持是門法無可得。
則不有無是本淨法乃名執持。
其慕斯光無量普明。
當以随時講是頂王。
廣求法界志斯光目。
不得境界乃曰執持。
諸法甚深法不可得。
若不可得則不有無。
辯才具足志存佛道。
覺亦若斯以暢經義。
無卷無形如龍化生。
先興其雲然後乃雨。
心無從來因緣合成。
斯慧無形是無思議。
若欲宣布無央數法當學斯經。
解一切空無所著法。
思惟經典不知從來。
所說甚善。
斯法無生如經所傳。
其光玄照猶如日明。
光無從來去無所至。
經典如是。
照諸所有令無所有。
若有比丘執持辯才清淨無斷。
當以至心學是頂王。
因法光明所耀無量谛廣布法。
疾得逮入無礙辯才。
以學頂王饒益世俗。
其不學此不知法味。
無玄妙典頂王無上。
若不奉是遠佛法教。
諸比丘衆若比丘尼。
若不從是法典訓誨不歸義趣。
其不求是不至正真。
若有比丘比丘尼求歸是法。
為一切世而作法因。
一切諸法悉不可喻。
猶如有人住忉利天處天宮殿悉見天下。
學斯經者。
普超衆生濟度一切。
若住須彌頂在于其上觀察天下。
斯經如是。
解暢諸法睹一切無。
開導衆生。
猶如有人執大炬火入于冥室消除窈冥。
斯經如是。
以法光明普照諸法。
習持是典未曾遭冥。
猶如日光出照天下靡不周遍。
斯經如是。
以道法明鹹耀三界。
一切衆生示以道慧。
猶如月殿遊行虛空而不休廢。
斯經如是。
照十方界一切蒙荷。
是則法印印一切法。
建立此印為諸菩薩。
又計其印。
猶如虛空悉無所有不可令有。
虛空及印是二無望。
佛與正法亦複如是。
班宣是經亦無所說。
猶如國王所愛敬子。
欲立太子任以國财。
王告大臣。
以是洪業付其太子。
又斯聖财天下國土。
一切萬民委任系後諸臣奉命。
今斯經法亦複如是。
善思童子。
從佛啟受當以授與無數菩薩使入上法。
佛以建立是經法要諸菩薩故也。
熾盛德本若以手執福不可量。
其持是經所宣頂王。
不當疑是不成正覺。
欲逮辯才于一切法而無所著。
當學斯經所宣頂王。
所雲世法是則正道。
所以者何。
俗人信道若入此經或複不信。
用聞經恩會久成道。
若受是經廣為人說皆謂至賢。
普世諸人莫能虛欺。
解諸佛法饒益衆生世護無上。
若說是經諸天億千住于虛空。
而嗟歎言善哉正覺所宣。
甚哉難及難及。
乃說妙典是舉道英慧英。
所益不可思議。
若四句誦為人講說。
若複精學無央數經。
以是深法不可思議。
廣為人說。
其人蒙慈。
為與佛談愛樂聖典。
以為宣傳斯頂王法。
訓誨經典無上道要。
是乃名曰不可思議。
佛告阿難。
若有奉受如是像法純淑經卷持諷誦讀。
若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
能從啟受持諷誦讀。
其德無量功不可限。
莫能稱載得崖底者。
猶如虛空不可得際。
如是阿難。
若受是經雖不能多。
受四句頌諷誦宣布為他人說。
福不可計德無崖底。
無邊無際不可為喻。
佛爾時頌曰。
虛空尚可度 衆想可窮說 斯功德福祐 不可竟盡極 奉十方世界 諸無上護世 若有受持是 為供斯諸佛 若睹諸神通 舉十方世界 不如聞此經 普奉是諸佛 其于十方世 棄捐第十業 以斯奉事佛 聞不如供養 若供諸滅度 及當來正覺 于今十方土 現在天人尊 一切有為業 歸大仁師子 若持是經卷 正覺所宣說 若以衣食養 斯非精智慧 其有持是業 此慧供無上 一切十方世 滿中衆珍寶 以施諸正覺 是福不殊特 其有學是經 頂王所班宣 斯供養諸佛 是所宣第一 我所宣經典 不著諸佛道 其心倚于是 欲供養如來 其不倚世俗 是第一奉事 都無舉無下 是乃曰供養 其佛正覺法 一切不可得 如來所班宣 是第一禮敬 其定光諸佛 所供養奉事 見諸菩薩法 是第一供養 是供養第一 如奉佛世尊 從其授決已 當得緻正覺 欲住于佛道 正覺衆生尊 習是清淨法 則供養導師 以如是供養 得道無所至 愍衆生奉法 皆趣一切慧 十方諸佛法 護世所敷演 是皆歸趣正 是第一供養 已得入佛界 佛慧不可議 便能師子吼 亦如我今日 因其師子吼 在諸法勇猛 濟脫億載衆 滅度無有漏 佛複告善思。
受斯經典宣布十方。
一切受持奉行正法。
無極大慧開示同學。
令得習行六度無極救于三界。
若族姓子及族姓女。
受是經典為他人說德不可量。
猶如虛空不可限度。
佛說如是。
善思童子一切聖衆。
諸天龍神諸阿須倫世間人民。
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作禮而去。
佛說大方等頂王經
若以衆雜寶 充滿十方界 以用施諸佛 護世衆如來 若聞是經典 德多過彼施 住力講說法 護世照三界 爾時舍利弗聞佛所說。
歡喜心悅得未曾有。
念佛至聖德逾須彌慧超三世。
道不可比如空無侶。
探古知今所睹無限。
智明曠然無以為喻。
救厄通明猶空無際一切蒙慈。
時舍利弗。
念佛恩德恭恪說偈。
而歎頌曰。
是經甚微妙 護世之所宣 不說其名号 雲何知其稱 古來未曾聞 班宣于斯法 彼不得住處 甚哉說法快 假使有漏法 及與無漏法 計亦無所得 甚哉快說法 若令有為界 及與無為界 斯二無所積 是經歸如斯 護世宣妙法 道行正真教 睹不得處所 此經義如是 所說諸佛法 于斯無所歎 吾我不可得 甚哉快說經 設使十方世 自然無所有 護世之所宣 未及此經趣 唯愍世宣之 人中最願演 班宣是經名 今所未稱号 佛告舍利弗。
是經名頂王當共傳号。
大智。
當了所以名頂王。
如須彌頂皆見四天下。
解是經慧得四無畏無上大道。
無生老病死度三界厄。
若世人好喜是法。
十方靡不蒙濟。
故名頂王。
常奉持斯。
若有持此佛所宣經。
當為世護諸天人民百萬億衆。
興無數德無上正真。
不為緣覺及與聲聞。
若宣是法必得成就無極世護。
以得聞法深難究暢處處演義。
解了是法深奧無上當得成佛。
以能奉持于一切法無複狐疑。
若受斯經所宣至化所喻頂王。
不但當得第一法忍。
第二第三具三忍法。
其法不可得道無處所。
無所光顯乃布大道。
于一切法此人無欲現在無求。
若持是經佛所班宣頂王言辭。
諷誦化人福不可量。
若有女人受持斯經。
以行智慧疾得殊勝。
舍女惡态知一切一。
以知衆一便持是法。
班宣斯經入諸行業。
明了一切諸所歸趣。
以入此法說多所照。
知若幹品所行精進。
無數衆人悉受道教。
本空無法所可班宣。
皆無處所悉不可得。
所以者何。
本末空故。
從古以來義不可逮一切法然。
奉持是門法無可得。
則不有無是本淨法乃名執持。
其慕斯光無量普明。
當以随時講是頂王。
廣求法界志斯光目。
不得境界乃曰執持。
諸法甚深法不可得。
若不可得則不有無。
辯才具足志存佛道。
覺亦若斯以暢經義。
無卷無形如龍化生。
先興其雲然後乃雨。
心無從來因緣合成。
斯慧無形是無思議。
若欲宣布無央數法當學斯經。
解一切空無所著法。
思惟經典不知從來。
所說甚善。
斯法無生如經所傳。
其光玄照猶如日明。
光無從來去無所至。
經典如是。
照諸所有令無所有。
若有比丘執持辯才清淨無斷。
當以至心學是頂王。
因法光明所耀無量谛廣布法。
疾得逮入無礙辯才。
以學頂王饒益世俗。
其不學此不知法味。
無玄妙典頂王無上。
若不奉是遠佛法教。
諸比丘衆若比丘尼。
若不從是法典訓誨不歸義趣。
其不求是不至正真。
若有比丘比丘尼求歸是法。
為一切世而作法因。
一切諸法悉不可喻。
猶如有人住忉利天處天宮殿悉見天下。
學斯經者。
普超衆生濟度一切。
若住須彌頂在于其上觀察天下。
斯經如是。
解暢諸法睹一切無。
開導衆生。
猶如有人執大炬火入于冥室消除窈冥。
斯經如是。
以法光明普照諸法。
習持是典未曾遭冥。
猶如日光出照天下靡不周遍。
斯經如是。
以道法明鹹耀三界。
一切衆生示以道慧。
猶如月殿遊行虛空而不休廢。
斯經如是。
照十方界一切蒙荷。
是則法印印一切法。
建立此印為諸菩薩。
又計其印。
猶如虛空悉無所有不可令有。
虛空及印是二無望。
佛與正法亦複如是。
班宣是經亦無所說。
猶如國王所愛敬子。
欲立太子任以國财。
王告大臣。
以是洪業付其太子。
又斯聖财天下國土。
一切萬民委任系後諸臣奉命。
今斯經法亦複如是。
善思童子。
從佛啟受當以授與無數菩薩使入上法。
佛以建立是經法要諸菩薩故也。
熾盛德本若以手執福不可量。
其持是經所宣頂王。
不當疑是不成正覺。
欲逮辯才于一切法而無所著。
當學斯經所宣頂王。
所雲世法是則正道。
所以者何。
俗人信道若入此經或複不信。
用聞經恩會久成道。
若受是經廣為人說皆謂至賢。
普世諸人莫能虛欺。
解諸佛法饒益衆生世護無上。
若說是經諸天億千住于虛空。
而嗟歎言善哉正覺所宣。
甚哉難及難及。
乃說妙典是舉道英慧英。
所益不可思議。
若四句誦為人講說。
若複精學無央數經。
以是深法不可思議。
廣為人說。
其人蒙慈。
為與佛談愛樂聖典。
以為宣傳斯頂王法。
訓誨經典無上道要。
是乃名曰不可思議。
佛告阿難。
若有奉受如是像法純淑經卷持諷誦讀。
若有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
能從啟受持諷誦讀。
其德無量功不可限。
莫能稱載得崖底者。
猶如虛空不可得際。
如是阿難。
若受是經雖不能多。
受四句頌諷誦宣布為他人說。
福不可計德無崖底。
無邊無際不可為喻。
佛爾時頌曰。
虛空尚可度 衆想可窮說 斯功德福祐 不可竟盡極 奉十方世界 諸無上護世 若有受持是 為供斯諸佛 若睹諸神通 舉十方世界 不如聞此經 普奉是諸佛 其于十方世 棄捐第十業 以斯奉事佛 聞不如供養 若供諸滅度 及當來正覺 于今十方土 現在天人尊 一切有為業 歸大仁師子 若持是經卷 正覺所宣說 若以衣食養 斯非精智慧 其有持是業 此慧供無上 一切十方世 滿中衆珍寶 以施諸正覺 是福不殊特 其有學是經 頂王所班宣 斯供養諸佛 是所宣第一 我所宣經典 不著諸佛道 其心倚于是 欲供養如來 其不倚世俗 是第一奉事 都無舉無下 是乃曰供養 其佛正覺法 一切不可得 如來所班宣 是第一禮敬 其定光諸佛 所供養奉事 見諸菩薩法 是第一供養 是供養第一 如奉佛世尊 從其授決已 當得緻正覺 欲住于佛道 正覺衆生尊 習是清淨法 則供養導師 以如是供養 得道無所至 愍衆生奉法 皆趣一切慧 十方諸佛法 護世所敷演 是皆歸趣正 是第一供養 已得入佛界 佛慧不可議 便能師子吼 亦如我今日 因其師子吼 在諸法勇猛 濟脫億載衆 滅度無有漏 佛複告善思。
受斯經典宣布十方。
一切受持奉行正法。
無極大慧開示同學。
令得習行六度無極救于三界。
若族姓子及族姓女。
受是經典為他人說德不可量。
猶如虛空不可限度。
佛說如是。
善思童子一切聖衆。
諸天龍神諸阿須倫世間人民。
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作禮而去。
佛說大方等頂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