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下篇

關燈
為我所用。

     人以愚虞聖,我以不愚虞聖;人以奇期聖,我以不奇期聖。

     虞,這兒是動詞,意思是猜度他人。

    期,期望的意思。

    聖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表現得比平常百姓還普通,這一點決非故意裝扮出來的,而是一向如此。

    因為他們對大道了然于胸,不會與世俗一樣追求名譽和利益,所以,老子看上去就是一個打掃衛生的圖書管理員,孔子更慘,被人稱作&ldquo惶惶如喪家之犬&rdquo。

    在常人看來,這些聖人都很愚,所以&ldquo以愚虞聖&rdquo,也就是以貌取人、以相觀人,錯将聖人當無知;而明道之士則&ldquo以不愚虞聖&rdquo,也就是說,明道之人,一眼能看出那些&ldquo極高明而道中庸&rdquo之人。

     當今人們,無論是學習兵法也好,學習經商也好,總喜歡看一些類似《猶太人賺錢秘訣》、《商戰三十六計》等書,希望學會一兩奇招,能夠一招制敵的暴富心理,所以常人&ldquo以奇期聖&rdquo,認為那些奇門異術才是聖人所為;而明道之士則&ldquo以不奇期勝&rdquo。

    因為真正決定勝負的商戰靠的是實力、靠的是踏實的功底、靠的是你為大家的付出或貢獻。

    如果不将功夫花在基本功上,踏踏實實地做出成績來,而三陽成天希望靠技巧取勝,這是不長久的。

    學習國學更是如此。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

     水,代表智,代表小聰明、小技巧。

    火,代表興旺、代表實力。

    不踏實打基礎,而用一些所謂的&ldquo捷徑&rdquo、&ldquo秘訣&rdquo想獲得事業的成功,隻能是自取滅亡,不可長久的。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

    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

    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易經中有&ldquo天地絪緼,萬物化醇。

    男一女構一精一,萬物化生&rdquo,萬物之生與毀的狀态是不一樣的,生于道靜而毀于動蕩。

    對于人來說,心主神明,而神明喜清靜而惡燥一動。

    所以,一個人在處理複雜事情時,如果能保持冷靜,則神明俱在,則可以處理好大事,反之則處理不好而混亂。

    所以老子說&ldquo清靜乃天下正&rdquo,也就是說&ldquo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rdquo。

     相反,如果天地之道侵,相互争奪,陰陽反複相推而導緻事物之發展變化,這也是自然之道,但這是發展過程中的狀态,繼續加劇下去,則乾坤毀萬物亡。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不要認為,我隻取道靜之狀态,而不要道侵之狀态,這樣可以嗎?答案是不可以。

    因為選擇某種狀态,并不是你個人的一廂情願,而是在事情發展中必然會遇到周邊環境的影響。

    之所以有&ldquo道侵&rdquo的現象,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環境的因素在内。

    我們學習《陰符經》,就是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在實際生活中把握好自己。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曆所不能契。

     律曆,就是樂律和曆法,凡指随時間而變化的一切規律。

    聖人永遠是處于明白大道的狀态,所以不管遇到多麼困難之時,都會保持冷靜的思考,不去采用極端的手段來改變自己的困境,而是腳踏實地做一些對将來有益之事。

    聖人一般不會讓事情發展到不可調和狀态,而是在平常就處理一個踏實又平衡的工作狀态。

    自然之道不可違,所以平常就遵守。

     如何用&ldquo至靜之道&rdquo來解決困境呢?那就是在平常就消除隐患,做到《黃帝内經》上說的&ldquo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rdquo。

    也就是說不要等到生病了才知道用極端的方式來醫治,也不要等到腐敗現象已經危害國家安全了才來反腐,而是要還沒有生病、剛出現腐敗苗頭時就治理,這才是至靜之道。

    所以會打仗的将軍無赫赫戰功,因為他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一點是律曆上所不能記載的,因為對于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将軍、治未病的醫生、治未亂的能臣,他确實沒有什麼功績可記載,他們所做的都是不起眼的小事而沒有大事。

     扁鵲見蔡桓公四次,第一次告訴他病在腠理,第二次告訴他病在肌膚,第三次告訴他病在腸胃,第四次發現病在骨髓旋頭而走。

    如果扁鵲四次是為不同的人治好四種病,則第一個人認為扁鵲隻是普通醫生,而第四個人一定誇獎扁鵲是神醫,而事實上能治&ldquo未病&rdquo之人才是神醫,治垂死之人隻是普通醫生。

     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

    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于象矣。

     于是,有人設計出一種神奇的工具,這個工具就是《易》,它可以演繹萬物之象,其中的八卦甲子神機鬼藏,而陰陽相勝之術數,明明白白地将卦象的秘密提示了出來。

    這是對于不明大道之人用的輔助工具,真正明白大道之人根本不用,所謂&ldquo善易者不蔔&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