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法身經

關燈
三種最上。

    謂定最上慧最上解脫最上。

    有三種界法。

    謂正斷離欲寂滅。

    複有三界。

    謂欲界色界無色界。

    有三種無學明。

    謂過去宿命明。

    未來天眼明。

    現在漏盡明。

    有三種無為法。

    謂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盤寂靜。

    有三種菩提。

    謂聲聞菩提。

    緣覺菩提。

    無上菩提。

    有三種無學智。

    謂盡智無生智正見智。

    三寶三歸三最上智。

    四念處。

    四正斷四神足。

    四信心法。

    四解脫句。

    有四種善法。

    謂第一義善。

    自性善。

    發起善。

    相應善。

    四種修法。

    四種智法。

    四聖谛法。

    四禅定。

    四輪藏。

    四法四依止。

    謂親近善友。

    聽聞正法。

    系念思惟。

    如理修行。

    複有四緣。

    謂因緣。

    等無間緣。

    增上緣。

    所緣緣。

    四加行位。

    謂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

    有四種道。

    謂方便道。

    無間道。

    解脫道。

    最勝道。

    四沙門果四種聖族。

    有四無量心。

    謂慈悲喜舍。

    複有四生四聖住。

    四記念四威儀。

    有四出生門。

    謂出入寂靜正覺。

    複有四證位。

    有學五蘊。

    五解脫處。

    五度生法。

    五聖智想。

    有五三摩地分。

    謂正斷分。

    調伏分。

    離過分。

    離相分。

    離性分。

    複有五種最上分五現行。

    三摩缽底五蘊五界。

    複五取蘊六功德法六通六念複六種法五種離欲。

    六種修法。

    六見道位。

    六相續行。

    六證明想。

    七補特伽羅。

    七大丈夫行。

    七識住七覺支。

    七無過失法。

    七三摩地受用法。

    七種妙法。

    七種界分。

    七善解處。

    七種修道。

    八正道分。

    八種補特伽羅。

    八種别解脫戒。

    複八解脫八處八智八道八戒八會。

    及八種世法。

    如來相續真常精進清淨無所染著。

    複有九種過去三摩缽底。

    九信心法。

    九證得法。

    九名色滅九衆生住。

    九種依法。

    九無漏地。

    九修道地。

    十種補特伽羅。

    謂四向四果第九緣覺。

    第十正等正覺。

    十大地善法。

    十種有學法。

    十如來力。

    十善業道。

    十惡業道。

    十種聖住。

    十如理作法。

    十一功德相好思念法。

    十一種起善解智具足法。

    十一種具足戒法。

    十二種出生言辭。

    十二處十二緣十二刹那會證得聖法。

    十三喜法。

    十三出生法。

    十三作業地。

    十四種化心。

    十五心見道。

    十六心正念。

    十七種相有學。

    十七樂欲相。

    十八界十八不共法。

    十九分别地。

    二十二根。

    三十七菩提分法。

    謂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四十四智法。

    複七十七智法。

    百六十二道。

    是謂修地。

    如是等無量無邊相續真常之法離諸煩惱。

    甚深廣大微妙難思。

    是大智者如實了知。

    而此佛法乃是殑伽沙數正等正覺殊妙之法。

    是平等法若有求證正等覺智。

    諸苾刍苾刍尼優婆塞優婆夷。

    及諸外道尼乾子等。

    具正智者如實了知。

    複為衆生廣大宣說。

    如佛所化令無量無邊阿僧祇衆生。

    悉皆證得寂靜無畏究竟涅盤。

     佛說法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