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法身經
關燈
小
中
大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诏譯
爾時世尊。
于大衆中以微妙音作如是言。
諸佛如來有二種身。
皆具河沙功德。
何等為二。
所謂化身法身。
而化身者。
示從父母所生。
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莊嚴其身。
以智慧眼普觀衆生。
智者瞻仰心生适悅。
三業清淨。
一一相好百福具足。
如是莊嚴百千福聚。
大丈夫相皆色蘊攝。
又複具足十力。
四無所畏。
三不空法。
三念住法。
三不護法。
四無量法。
具大丈夫一一最勝那羅延力。
如是略說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莊嚴功德具足圓滿。
是名化身。
又複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有法身。
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而無有人能廣宣說。
假使緣覺及諸聲聞舍利弗等。
最上利根善解深法。
大智明達了種種義。
而亦不能廣大宣說法身功德。
諸佛如來為三界師。
是大悲者。
為諸衆生作大利益。
平等護念無所分别。
住奢摩他毗缽舍那。
而複善解三調伏法。
善度四難。
具四神足。
而于長夜行四攝法。
離于五欲超五趣苦。
具六分法圓滿六波羅蜜。
開七覺花演八正道。
善解九種三摩缽底。
具十智力。
以此智力。
名聞十方。
是故稱為第一義天。
于時方處晝三夜三常善觀察如是諸佛内功德法。
無有能者而為廣說。
是故我今略說此法。
是法身者。
純一無二無漏無為。
應當修證諸有為法從無為生。
如是真實無淨無染無念無依。
離諸方便而與衆生作大依止。
一切衆生所作行法無諸過失。
是真善法離諸記念。
于無邊三摩地門。
不動不搖而得解脫。
以二種奢摩他毗缽舍那。
于欲離欲而得解脫。
無明欲法以慧解脫。
學無學法以念了知。
以明解脫善達自性。
而于諸法深能系念。
善以阿缽底而生阿缽底法。
善以三摩缽底而生三摩缽底法。
于一切法無求無證。
離此二法即無所緣複無所修而以盡智及無生智。
畢竟成就三究竟法。
三善根法。
三方便門離諸妄想得真實生。
了三種慧。
謂聞思修。
離三雜染。
謂煩惱業苦。
有三種三摩地謂空無相無願。
複名三解脫門。
即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三種蘊法。
謂戒定慧蘊。
三種學法。
謂戒定慧學。
有三種修。
謂戒修定修慧修。
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
有三種道。
謂見道修道無學道。
有三種根。
謂未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有三種行法。
謂聖行天行梵行。
有三分别謂蘊處界。
了三法已獲大福聚。
證得解脫寂靜涅盤三不空念住。
如來于諸衆生平等覆護。
三種蘊法。
有三補特伽羅。
謂上中下。
諸佛如來具三種大悲。
謂無緣大悲。
微妙大悲。
為一切衆生大悲。
有三種自在。
謂身自在世自在法自在。
有三不護法。
謂諸如來身業清淨離不淨法。
口業清淨離不淨法。
意業清淨離不淨法。
有三種劍。
謂聞劍思劍修劍。
有
于大衆中以微妙音作如是言。
諸佛如來有二種身。
皆具河沙功德。
何等為二。
所謂化身法身。
而化身者。
示從父母所生。
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莊嚴其身。
以智慧眼普觀衆生。
智者瞻仰心生适悅。
三業清淨。
一一相好百福具足。
如是莊嚴百千福聚。
大丈夫相皆色蘊攝。
又複具足十力。
四無所畏。
三不空法。
三念住法。
三不護法。
四無量法。
具大丈夫一一最勝那羅延力。
如是略說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莊嚴功德具足圓滿。
是名化身。
又複諸佛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有法身。
不可思議不可稱量。
而無有人能廣宣說。
假使緣覺及諸聲聞舍利弗等。
最上利根善解深法。
大智明達了種種義。
而亦不能廣大宣說法身功德。
諸佛如來為三界師。
是大悲者。
為諸衆生作大利益。
平等護念無所分别。
住奢摩他毗缽舍那。
而複善解三調伏法。
善度四難。
具四神足。
而于長夜行四攝法。
離于五欲超五趣苦。
具六分法圓滿六波羅蜜。
開七覺花演八正道。
善解九種三摩缽底。
具十智力。
以此智力。
名聞十方。
是故稱為第一義天。
于時方處晝三夜三常善觀察如是諸佛内功德法。
無有能者而為廣說。
是故我今略說此法。
是法身者。
純一無二無漏無為。
應當修證諸有為法從無為生。
如是真實無淨無染無念無依。
離諸方便而與衆生作大依止。
一切衆生所作行法無諸過失。
是真善法離諸記念。
于無邊三摩地門。
不動不搖而得解脫。
以二種奢摩他毗缽舍那。
于欲離欲而得解脫。
無明欲法以慧解脫。
學無學法以念了知。
以明解脫善達自性。
而于諸法深能系念。
善以阿缽底而生阿缽底法。
善以三摩缽底而生三摩缽底法。
于一切法無求無證。
離此二法即無所緣複無所修而以盡智及無生智。
畢竟成就三究竟法。
三善根法。
三方便門離諸妄想得真實生。
了三種慧。
謂聞思修。
離三雜染。
謂煩惱業苦。
有三種三摩地謂空無相無願。
複名三解脫門。
即空無相無願解脫門。
三種蘊法。
謂戒定慧蘊。
三種學法。
謂戒定慧學。
有三種修。
謂戒修定修慧修。
有學無學非有學非無學。
有三種道。
謂見道修道無學道。
有三種根。
謂未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有三種行法。
謂聖行天行梵行。
有三分别謂蘊處界。
了三法已獲大福聚。
證得解脫寂靜涅盤三不空念住。
如來于諸衆生平等覆護。
三種蘊法。
有三補特伽羅。
謂上中下。
諸佛如來具三種大悲。
謂無緣大悲。
微妙大悲。
為一切衆生大悲。
有三種自在。
謂身自在世自在法自在。
有三不護法。
謂諸如來身業清淨離不淨法。
口業清淨離不淨法。
意業清淨離不淨法。
有三種劍。
謂聞劍思劍修劍。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