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分别善惡所起經
關燈
小
中
大
好稱布施德 有意不能與
後雖堕人倫 生于貧狹家
謗施謂無益 但為哀故與
雖無布施意 猶生富财家
心常樂智慧 然而不布施
後常得聰明 生于貧窭家
常好喜布施 而不學智慧
于智不敏達 生于大富家
設兼行施智 亦兼受其福
設兩不兼行 亦兩無所得
施與望姓譽 未施若已施
若後欲施者 斯為食惱苦
布施雖無信 然猶得财産
若樂彼施财 後意頗有喜
布施如有信 後世常富财
多貨能得尊 其意甚歡悅
如侍敬有德 善意供養施
後得财可意 既得最殊勝
常以輕易意 施與修德者
然後雖得财 安時不得食
布施欲安人 不行诐陷人
然得所愛敬 親屬靡不敬
施與恣所有 修德無所诤
後獲所愛喜 法德利具足
施與有黠眼 不谄求非物
福祚傳子孫 累世常保财
慧人行布施 用時不勞彼
雖少不失時 食福時自恣
修身以自守 不好犯人婦
後得所愛欲 貞良有戒德
婦人有非時 智士能自絕
後為人無怨 受性大清淨
若修清淨行 所行無論議
後生有威譽 為天所供養
去離于醉酒 修行常清淨
後識不迷惛 得利内明慧
為身若人故 終而不妄語
後生身中适 莫得說其短
友诤辄和解 不好妄傳說
後親不别離 身常為人雄
恒以柔軟言 忠至入人心
後語工可衆 聞者莫不愛
集會坐論議 如事言得中
後世得辯和 語時人樂聽
一切彼所有 其心不念取
後世心中安 終無忘遺憂
已知事事思 衆善之報應
為人都近善 食福果甚多
常欲利成就 望譽天上安
知生不常久 心必思修德
好惡信在行 人倫之大利
種雜故得雜 在白不白中
少壯或長老 自在作行時
然後如時得 苦樂各應本
暫行若長行 所為善不善
中作中時得 長作乃長得
師友忠恕言 今世後世厚
匆蔑不承用 後生常聾聩
詐為欺慢者 後生伛短陋
喑啞或惡色 族姓莫欲見
不親老則愚 事有道則利
不慢後尊貴 憍慢則卑賤
布施後則富 無與意則貧
嗔恚得惡色 不怒後好色
好奸不男女 欲犯不可淫
騬割諸畜生 後生為黃門
思淫若熾火 身根心口犯
專行求女人 後生為黃門
說布施善道 來勸已樂從
等心視憎愛 後生有三眼
喜以好衣服 施與有德者
後生常好雅 光潤色若金
視人如赤子 護老病亦然
後常值聖人 皦若星中月
不幹奉齋戒 兼身産乳婦
後得伎女樂 犯者有幹謗
禮敬泛愛衆 後軟手足掌
保貨安不動 得敬如大山
不問訊使伶 無求但好施
後得食具足 有财聚若海
有德蒙上天 法善衆歸仰
後豪尊歡樂 生為帝王種
身口恒習善 布施用和顔
後富莫能嫉 受樂生北方
陰以善報仇 終不妄施惡
口诤而心柔 後為阿修羅
如有見善道 具足以睹正
從得生天上 曜若日之光
善孝事父母 後生貴姓家
不诤不好怒 食福忉利天
無所與言诤 亦不參鬥訟
守善心修德 後生豔天上
多聞安思惟 好利而求脫
念善德以善 後生兜術天
守戒常禅思 依法無所恃
亦勸彼令然 生不驕樂天
自守好最施 不逆不自稱
平均愛有道 生彼尼密天
鞭杖繩之惱 不以加群生
安慰一切人 食福于梵天
心慈口言善 念安人若己
有求而辄與 生彼迦夷天
念行常如齋 不願世喜樂
定意立安靜 生阿波蘇天
定心棄愛女 除三習一樂
能歡思正止 得生遍淨天
苦樂計非常 身所行則知
見識最清淨 生堕苛頗天
曉了不淨想 多行有王處
棄習而無想 生無有想天
無倚有微倚 恢廓行四業
念禅自清定 生五淨天中
柔軟意殊勝 心正性中和
廣博修天業 生阿迦膩天
解色猗無常 樂求無邊志
所識意無際 思惟得出生
已離諸情識 無甫所向生
有念亦已過 欲無想而想
雖決猶複生 報現有平行
智士自觀察 知善行可作
是法有特異 故為人具說
非天非時種 所受從自作
生非常可觀 慧不思望倚
凡往生善處 皆為由行倚
若已解非身 無為生死空
寂放滅苦辛 是樂最第一
佛說分别善惡所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