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決定總持經

關燈
道 佛告無怯行菩薩。

    此族姓子等類十人。

    過去世時。

    違犯諸佛诽謗經典。

    何謂違犯諸佛之法。

    乃往過去久遠世時。

    更曆三十二劫焰棄世界。

    有佛名曰光世音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為佛世尊。

    是族姓子等類十人。

    在于彼世。

    為大豪貴長者作子。

    佛滅度後處于末學。

    為其世尊興立功德。

    五百塔寺講堂精舍。

    以若幹種供養之具。

    而用給足諸比丘僧。

    一一塔寺所有精舍。

    百千比丘遊居其中。

    于彼世時有一菩薩。

    名曰辯積。

    逮得總持執權方便。

    進退随宜開化一切。

    而為說法适處高座。

    五百諸佛教授辯才。

    八十億天子在于虛空。

    淨除衆穢莊嚴校飾。

    化作講堂豎諸幢幡供養法師。

    愍逮一切而為說經。

    七萬人衆逮不退轉。

    當成無上正真之道。

    又一萬人得須陀洹果。

    時彼世界有國王。

    名曰月施。

    愛樂道法渴仰經義以法自娛。

    于時國王供養法師辯積菩薩。

    與其中宮貴人婇女五百之衆。

    大作伎樂以寶為華而散其上。

    和栴檀香用塗其體。

    以五百蓋而覆其上。

    五百細妙衣服供養。

    晝夜七日住不敢坐。

    奉以所安随其所宜。

    不失時節其敬法師最為無上。

    巍巍之尊福無過者。

    時大豪貴長者之子。

    诽謗橫枉辯積菩薩法師。

    言毀法戒不随禁業。

    以是罪故堕于地獄滿九萬歲。

    生于人間。

    五萬世中堕在邊地夷狄之中。

    迷惑邪見罪蓋覆蔽。

    六百世中常當生盲。

    喑啞無舌不能言語。

    出家為道作沙門來。

    七百世殷勤精修。

    不惜身命不得總持。

    今複來生于我之世。

    意數數亂不能專定。

    以是之故。

    宿命餘殃罪蓋所蔽。

    而今此輩諸族姓子不得總持。

    是故賢者囑累汝等。

    鄭重告敕。

    聞是經典面見法師。

    為人班宣鹹共供養。

    不當愁憂心懷毒害。

    況複遙聞生惡心耶。

    佛言。

    族姓子。

    假使有人皆取衆生挑其兩眼。

    斯罪雖重尚可堪任劫數盡竟。

    若有害意向于法師。

    罪之劫數複過于彼。

    假使有人皆取衆生好鬥诤者。

    和諧别離廣令安隐。

    若見法師一心住前。

    是諸功德過于和合。

    衆生鬥诤令得安隐。

    百倍千倍萬倍億倍巨億萬倍。

    不及悅顔住菩薩前。

    所以者何。

    其有诽謗法師者。

    則謗如來。

    欲得供養于如來者當奉法師。

    欲敬如來當順法師。

    欲禮如來當禮法師。

    所以者何。

    諸菩薩等皆從法生。

    從諸菩薩成一切智。

    因一切智成佛世尊。

    菩薩所起因興道心不以住欲。

    在于塵勞得稽首禮。

    由無所生則無所住。

    淨修梵行見稽首禮。

    不以無色三昧正受禮于無色也。

    不以餘殃而就所生。

    所願自在。

    因其所願而往生矣。

    已得解脫一切愚冥凡夫之行。

    欲令菩薩有餘殃者。

    猶使虛空有其色像。

    譬如族姓子。

    阿耨達龍王欲見諸龍遊戲之時。

    教告一切諸龍眷屬。

    皆依龍王而得安隐。

    常脫三痛能為無患。

    菩薩如是。

    舍一切樂斷三處罪。

    滅蓋塵勞壞衆苦惱。

    爾乃為安度脫衆生。

    譬如蛟龍遊于水中而無所畏。

    菩薩如是。

    遊于三界亦無所懼。

    譬如蛟龍行于深水。

    見中所有恣意所欲。

    而不為水之所惱害。

    菩薩如是。

    遊于盲冥凡夫之衆。

    住其所行。

    惟睹慧議不違道行。

    不與愚人而俱同塵。

    不為三處所見沒溺。

    是故行者。

    常當将護奉法安詳。

    此為菩薩之所修業。

    佛時頌曰。

     其欲歸命佛  敬承無量聖 常供養菩薩  欽奉于導師 吾今所衣缽  床榻諸坐具 佛皆以此供  聽施志道者 所上佛燈火  以是燈給之 如是成正覺  諸聖中最上 飲食車乘施  斯等諸慧士 為愚之導者  将至甘露方 一切衆生類  施天人間安 以順初發意  不能報其恩 無怯行菩薩。

    複白佛言。

    惟天中天。

    甯有方便。

    使此十人族姓子等。

    消除罪殃得至道乎。

    佛言。

    設此十人一心受學佛所頒宣。

    修是法律複為沙門。

    勤諷誦斯總持章句。

    可成道耳。

    何謂總持章句。

     修清澄  鮮潔句  清且涼  無所授 亦無造  無所得  遵速疾  取新生 奉精進  禮行步  勤修行  智曉了 主觀察  無所起  去患難  遊慕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