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諸法勇王經
關燈
小
中
大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悉教爾所無量衆生。
令得安住五戒十善。
舍利弗。
于意雲何。
是善男子善女人。
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舍利弗言。
甚多世尊。
是人所得功德不可以譬喻為比。
舍利弗。
複置是事。
若教十方如恒河沙世界衆生。
令得信行法行八人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轉無生法忍。
速成無上一切智慧。
不如有人以是一切法勇王經典。
為他衆生分别廣說。
所得功德。
于前勸化。
衆生功德。
最為殊勝最尊無上最妙最善最勝無過。
無有比類無與等者。
舍利弗。
當知如是無上方便。
能令菩薩畢定修行于菩提道。
何以故。
舍利弗。
若有菩薩聞一切法勇王經典。
聞已即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知是人能為衆生而作福田。
無有等等無有比類。
已得解脫到于彼岸。
清淨調柔寂滅涅槃為佛真子應受供養。
是為勇健師子丈夫過出人天。
是人中龍。
天中之天。
是無所著是不系縛是無挂礙。
所作已辦成一切業。
是無量功德成就具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若發菩提心 畢竟到彼岸 如是諸大人 心無有疑惑 若施是等人 得福報無量 欲得如是福 當發菩提心 既發菩提心 所得福德聚 欲稱其少分 不可得計量 教無量世界 所有諸衆生 悉令住五戒 乃至轉增上 雖作如是教 不如發菩提 其餘更無等 唯除解是經 若學是經典 即是良福田 應受人天供 寂滅善調伏 若聽是經典 即是佛真子 亦名勤精進 寂靜到彼岸 是天龍師子 故名為大人 亦是天中天 衆生之最尊 若有能宣說 如是妙經典 是則得名為 人中之無上 佛說偈已。
大德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
未曾有也。
世尊。
于今一切法勇王經中。
略說菩薩所有教誨。
世尊。
菩薩摩诃薩雖于無量阿僧祇劫奉修菩薩所應之行。
猶難得成無上菩提。
世尊。
而今于此經中說無上道則為不難。
世尊。
是諸衆生快得善利第一之利世尊。
若有衆生得聞是經。
讀誦通利為他廣說。
當知是人則為已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
善哉善哉。
是妙經典。
惟願如來複垂重說。
何以故。
如我解佛所說義理。
若過去諸佛所說經法。
是經于中最為殊勝。
未來諸佛所說經法。
是經于中亦為最勝。
若現在十方諸佛所轉無上法輪。
是經于中亦為殊勝。
世尊。
我亦曾說無量經典及其文字。
亦從如來聞無量經及其義味。
未曾得聞如是經典。
善哉世尊。
惟願哀愍數數廣說如是經典。
佛告舍利弗。
如是之義如來自知。
随有衆生生信解心。
我于爾時當為廣說而攝取之。
舍利弗。
如此皆是如來所知。
非是聲聞辟支佛等所能及逮。
舍利弗。
我今說是微妙經典。
八萬四千梵天與人。
三十六億欲界諸天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今悉發心。
三十億諸天得無生忍法。
因地諸天諸龍鬼神無量無數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今悉發心。
舍利弗。
我見如是利益義故。
時時廣說如是經典。
爾時會中有無量百千衆生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合掌長跪瞻仰如來目不曾眴。
爾時如來熙怡而笑。
諸佛常法不以無緣而微笑也。
既微笑已。
從其面門放種種光青黃赤白紫頗梨色。
照于無量無邊世界上至梵天。
繞身三匝從頂而入。
爾時大德舍利弗即從坐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長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
諸佛不以無因緣笑。
世尊。
今者有何因緣而微笑也。
佛告舍利弗。
汝今見此無量無數百千衆生。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向我合掌侍立瞻仰目不眴不。
已見世尊。
佛告舍利弗。
是諸大衆願樂欲聞菩薩所修無上之行。
舍利弗。
如來随知一切衆生所念所行。
是故我今當為說之。
舍利弗。
若人不見過去現在未來世心。
是則名為菩薩之行。
複次舍利弗。
若複不見諸陰性想。
不貪諸界不著諸入。
舍利弗。
是名菩薩所行之法。
是則如來正覺所說說。
是菩薩所行法已。
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波旬及其眷屬。
處在魔宮驚怖戰栗尋即落地。
各于佛前而說。
偈言。
我及眷屬等 今者悉破壞 一切皆落地 無有能還者 若佛演說此 經典無遺餘 能破煩惱魔 陰魔及死魔 令其勢力喪 一切無有殘 以聞諸法空 魔力遂羸損 得于無我智 死魔則退散 悟法性空故 更不受後生 爾時波旬。
複說偈言。
善哉勤精進 無上之大龍 我今與眷屬 悉受無量苦 惟願慈哀顔 矜愍見慰喻 令我緣是因 不入于死門 爾時如來即為波旬。
而說偈言。
波旬汝眷屬 若欲脫死門 應于此經典 深生信淨心 一切世間中 少有能信者 是故汝今應 信受奉行之 爾時波旬聞是偈已。
歡喜踴躍忽然不現。
佛說經已。
大德舍利弗及所問比丘。
并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大衆。
天龍鬼神人非人等。
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贊言善哉。
作禮而去。
佛說諸法勇王經
悉教爾所無量衆生。
令得安住五戒十善。
舍利弗。
于意雲何。
是善男子善女人。
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舍利弗言。
甚多世尊。
是人所得功德不可以譬喻為比。
舍利弗。
複置是事。
若教十方如恒河沙世界衆生。
令得信行法行八人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退轉無生法忍。
速成無上一切智慧。
不如有人以是一切法勇王經典。
為他衆生分别廣說。
所得功德。
于前勸化。
衆生功德。
最為殊勝最尊無上最妙最善最勝無過。
無有比類無與等者。
舍利弗。
當知如是無上方便。
能令菩薩畢定修行于菩提道。
何以故。
舍利弗。
若有菩薩聞一切法勇王經典。
聞已即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當知是人能為衆生而作福田。
無有等等無有比類。
已得解脫到于彼岸。
清淨調柔寂滅涅槃為佛真子應受供養。
是為勇健師子丈夫過出人天。
是人中龍。
天中之天。
是無所著是不系縛是無挂礙。
所作已辦成一切業。
是無量功德成就具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若發菩提心 畢竟到彼岸 如是諸大人 心無有疑惑 若施是等人 得福報無量 欲得如是福 當發菩提心 既發菩提心 所得福德聚 欲稱其少分 不可得計量 教無量世界 所有諸衆生 悉令住五戒 乃至轉增上 雖作如是教 不如發菩提 其餘更無等 唯除解是經 若學是經典 即是良福田 應受人天供 寂滅善調伏 若聽是經典 即是佛真子 亦名勤精進 寂靜到彼岸 是天龍師子 故名為大人 亦是天中天 衆生之最尊 若有能宣說 如是妙經典 是則得名為 人中之無上 佛說偈已。
大德舍利弗白佛言。
世尊。
未曾有也。
世尊。
于今一切法勇王經中。
略說菩薩所有教誨。
世尊。
菩薩摩诃薩雖于無量阿僧祇劫奉修菩薩所應之行。
猶難得成無上菩提。
世尊。
而今于此經中說無上道則為不難。
世尊。
是諸衆生快得善利第一之利世尊。
若有衆生得聞是經。
讀誦通利為他廣說。
當知是人則為已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
善哉善哉。
是妙經典。
惟願如來複垂重說。
何以故。
如我解佛所說義理。
若過去諸佛所說經法。
是經于中最為殊勝。
未來諸佛所說經法。
是經于中亦為最勝。
若現在十方諸佛所轉無上法輪。
是經于中亦為殊勝。
世尊。
我亦曾說無量經典及其文字。
亦從如來聞無量經及其義味。
未曾得聞如是經典。
善哉世尊。
惟願哀愍數數廣說如是經典。
佛告舍利弗。
如是之義如來自知。
随有衆生生信解心。
我于爾時當為廣說而攝取之。
舍利弗。
如此皆是如來所知。
非是聲聞辟支佛等所能及逮。
舍利弗。
我今說是微妙經典。
八萬四千梵天與人。
三十六億欲界諸天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今悉發心。
三十億諸天得無生忍法。
因地諸天諸龍鬼神無量無數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今悉發心。
舍利弗。
我見如是利益義故。
時時廣說如是經典。
爾時會中有無量百千衆生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合掌長跪瞻仰如來目不曾眴。
爾時如來熙怡而笑。
諸佛常法不以無緣而微笑也。
既微笑已。
從其面門放種種光青黃赤白紫頗梨色。
照于無量無邊世界上至梵天。
繞身三匝從頂而入。
爾時大德舍利弗即從坐起。
偏袒右肩右膝著地。
長跪合掌白佛言。
世尊。
諸佛不以無因緣笑。
世尊。
今者有何因緣而微笑也。
佛告舍利弗。
汝今見此無量無數百千衆生。
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向我合掌侍立瞻仰目不眴不。
已見世尊。
佛告舍利弗。
是諸大衆願樂欲聞菩薩所修無上之行。
舍利弗。
如來随知一切衆生所念所行。
是故我今當為說之。
舍利弗。
若人不見過去現在未來世心。
是則名為菩薩之行。
複次舍利弗。
若複不見諸陰性想。
不貪諸界不著諸入。
舍利弗。
是名菩薩所行之法。
是則如來正覺所說說。
是菩薩所行法已。
三千大千佛之世界六種震動。
爾時波旬及其眷屬。
處在魔宮驚怖戰栗尋即落地。
各于佛前而說。
偈言。
我及眷屬等 今者悉破壞 一切皆落地 無有能還者 若佛演說此 經典無遺餘 能破煩惱魔 陰魔及死魔 令其勢力喪 一切無有殘 以聞諸法空 魔力遂羸損 得于無我智 死魔則退散 悟法性空故 更不受後生 爾時波旬。
複說偈言。
善哉勤精進 無上之大龍 我今與眷屬 悉受無量苦 惟願慈哀顔 矜愍見慰喻 令我緣是因 不入于死門 爾時如來即為波旬。
而說偈言。
波旬汝眷屬 若欲脫死門 應于此經典 深生信淨心 一切世間中 少有能信者 是故汝今應 信受奉行之 爾時波旬聞是偈已。
歡喜踴躍忽然不現。
佛說經已。
大德舍利弗及所問比丘。
并餘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大衆。
天龍鬼神人非人等。
聞佛所說莫不歡喜。
贊言善哉。
作禮而去。
佛說諸法勇王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