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冠——唯有同情不求報答-譯文與讀解

關燈
素冠——唯有同情不求報答

    【原文】

    庶見素冠兮①,

    棘人栾栾兮②,

    勞心慱慱兮③。

    庶見素衣兮,

    我心傷悲兮,

    聊與子同歸兮。

    庶見素蔽兮④。

    我心蘊結兮⑤,

    聊與子如一兮。

    【注釋】

    ①庶:有幸。②棘:瘦,栾栾:瘦弱的樣子。③慱慱(tuan):憂愁勞苦的樣子,④蔽:朝服的蔽膝。⑤蘊結:心裡郁結放不開。

    【譯文】

    幸而見人戴自帽,

    身體瘦弱面容憔,

    心中憂愁又哀傷。

    幸而見人穿白衣,

    我的心中多傷悲,

    甘願同你共患難。

    幸而見人穿白褲,

    我心郁結放不開,

    甘願與你結同心。

    【讀解】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這是說,凡是正常人,都具有同情心。它是設身處在遭遇不幸的人的境地,替他人着想,替他人擔憂,分擔他人的不幸。這是人之常情之一,同時也是仁愛之心、博愛之心的體現。

    同情心是人間少有的、且不尋求報答的一種情感。它是單方面的,不企圖一交一換,不期望回季已隻想以付出來幫助遭受不幸的一方。即使有時難以在财物上給予幫助,隻要有話語的安慰,便會給人以心理上的滿足。正因為如此,同情心是純潔的,高尚的,神聖的,不帶銅臭和欲求的,非功利的。

    當一個社會被銅臭污染了之時,同情心也就随之變質了。當商品一交一換的原則支配了社會生活的一切之時,同情心也就泯滅了。如果說商品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韻必然,這是否就意味着同情心的泯滅也屬必然?

    現實的回答和理論上的回答肯定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