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磐——歸隐者自得其樂-譯文與讀解

關燈
考磐——歸隐者自得其樂

    【原文】

    考磐在澗①,

    碩人之寬②。

    獨寐寤言③,

    永矢弗谖④。

    考磐在阿⑤,

    碩人之岢⑥。

    獨寐席歌,

    永矢弗過⑦。

    考磐在陸⑧,

    碩人之軸⑨。

    獨寐寤宿,

    永矢弗告⑩。

    【注釋】

    ①考磐(pan):逗留,盤桓。②碩人;賢人。寬:寬宏。③寐:睡着。寤:醒來。④矢:誓。谖(xuan):忘記。⑤阿:山坳。⑥岢(ke):寬和。⑦過:失,忘記。⑧陸:高而平的地方。⑨軸:遊玩不願離去。⑩告:表達。

    【譯文】

    逗留盤桓在山澗,

    賢人心寬又悠閑。

    獨睡醒來獨自語,

    此中樂趣永不忘。

    逗留盤桓在山阿,

    賢人心寬又快活。

    獨睡醒來獨自歌,

    此中樂趣永不忘。

    逗留盤桓在高地,

    賢人遊玩不離去。

    獨睡醒來獨自居,

    此中樂趣無法說。

    【讀解】

    詩中讴歌了中國傳統士大夫重要的人生選擇之一——歸隐山林田園。這可能是我們迄今見到的最早的隐逸詩。

    對中國傳統的士大夫(知識分子)來說,人生最光明的前途和選擇是進入政界做官(即此謂“出仕”),讀書的目的是為了做“治人”者,所以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說。一旦仕途受挫,便隐居山林田園,尋找心靈的解脫和慰藉。在朝與在野,出仕與隐退,廟堂與山林,似乎就是秋千的兩端,不是蕩到這一端,就是蕩到另一端,并無其它路可走。

    認真想來,這種隻有兩極的人生選擇不僅僅是由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造成的,同時,也同士大夫們自身有關。“百無一用是書生。”讀書人放下書本之後幾乎什麼都幹不了。 當兵打仗吧,骨瘦如柴,手無縛雞之力,吃不了那苦。種田吧,分不清麥子韭菜,同樣吃不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經商吧,商人最為文人不齒。做工匠吧,身無一技,況且匠人屬社會的下九流。反正除了幾本書之外士大夫們一無所長,無處可以安身立命。達則兼濟天下(出仕),窮則獨善其身(隐退)。

    如今的知識分子,似平有了更多的“中間道路”可走。從軍,經商,做工,兼職等專業之外的其它工作。适應能力之強,思想觀念之靈活,身兼數技。即便是讀書做學問,也可以為學問而學問。不必再去山林田園獨善其身。

    現代人早已走出了山林,在紅塵中找到了更多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