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露——敢于說“不”字的氣節-譯文與讀解

關燈
行露——敢于說“不”字的氣節

    【原文】

    厭氵邑行露①,

    豈不夙夜②?

    謂行多露③。

    誰謂雀無角④?

    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無家⑤?

    何以速我獄⑥?

    雖速我獄,

    室家不足⑦!

    誰謂鼠無牙?

    何以穿我墉⑧?

    誰謂女無家?

    何以速我訟?

    雖速我訟,

    亦不女從。

    【注釋】

    ①厭氵邑(yeyi):潮濕的樣子。行(hang):道路。行露:道路上有露水。②夙夜:這裡指早夜,即天沒亮的時候。③謂:同“畏”,意思是畏懼。④角:啄,嘴。⑤女:同“汝”,你。無家:沒有家室。這裡指尚未婚配。⑥速:招緻。獄:訴訟,打官司。⑦不足:意思是說求為家室的理由不足。⑧塘:牆,牆壁。

    【譯文】

    路上露水濕漉漉,

    難道不想早趕路?

    隻怕路上露水多。

    誰說鳥雀沒有嘴?

    怎麼啄穿我的屋?

    誰說你還沒成家?

    憑啥送我進監獄?

    雖然送我進監獄,

    要想成家理不足。

    誰說老鼠沒有牙?

    怎麼穿透我的牆?

    誰說你還沒成家?

    憑啥讓我吃官司?

    雖然讓我吃官司,

    我也決不順從你。。

    【讀解】

    這首詩是一位不知名的女子為拒絕與一個已有家室的男子重婚而作。男方顯然采用強暴手段,用刑獄相逼,但作者并未屈服,并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意志。

    即使是用今天的标準來看,這種甯為玉碎的氣節,也是可歌可泣,值得大加贊頌。

    氣節是主體價值的一種體現。它與金錢所代表的價值尺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氣節是為了維護某種内在的價值觀,比如尊嚴、人格、理想等,而不顧犧牲現實的實際利益,乃至付出血和生命的代價。因此,它表現出人類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境界。

    金錢所代表的是現實的實際利益。當人隻盯住眼前的實際利益時,就完全可能為此犧牲精神上的價值追求,變得像行一屍一走肉一般隻盯住眼前的臭魚爛蝦。當人變成金錢的一奴一隸之時,他就完全喪失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喪失了自己。俗話說,人為财死,鳥為食亡。這話隻說對了一部分。隻有掙錢機器(機器沒有生命,沒有自我意識,因而沒有自我,僅僅是一個物)才會為财死。

    人生确有比金錢重要得多的東西。士可殺而不可辱。羞辱是對人格尊嚴的嘲弄和調戲,是對人的價值的蔑視和抹殺,為此,當然值得付出生命的代價。淪為一奴一仆,變作他人的玩物,應當算是最為悲慘的人生境況,為了拒絕和擺脫這種境況,當然也值得付出代價和生命。我們從詩中讀出的,正是敢于說“不”字的凜然氣節。這是需要大無畏的氣概的。

    但是,現在的我們,已很少敢于說“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