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無常師
關燈
小
中
大
聖人無常師
【原文】
衛公孫朝①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②,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注釋】
①衛公孫朝:衛國大夫公孫朝。②文武之道:周文王、周武王之述孔子自認為是文武之道的繼承者。
【譯文】
衛國大夫公孫朝向子貢問道:“仲尼的學問是跟誰學的呢?”子貢說:“周文王、周武王的聖人之道并沒有墜一落在地上,而在人們的掌握之中。賢能的人掌握了它大的方面,不賢能的人掌握了它小的方面,沒有什麼地方沒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師什麼地方不可以學習呢?他又何必一定要有一個固定的老師呢?”
【讀解】
孔子自己說過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述而》)所以,他的确不是什麼名牌大學畢業,也沒有跟什麼名教授做過學問,而實實在在是一個“天涯何處無老師”的人。
所以,當公孫朝向子貢提出問題,要查詢聖人的師門時,遭到了子貢雄辯而有力的反诘。按照子貢的說法,聖人無處不可以學習,無人不可以學習,隻要是合于文武之道的就行。這種看法在唐代韓愈那篇著名的《師說》裡得到了發揮。韓愈說:“生乎是前,其聞道也因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平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就是子貢在這裡描述孔子學習的狀況。
聖人無常師。我們這些平庸之人還有什麼不可以随處拜人為師呢?由此想到,那些到處炫耀師門,炫耀是某某名牌大學名牌系科畢業的人,說來真是淺薄。聖人沒有師門,沒有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不也照樣成了聖人嗎?考證曆史,許多真正為人類、為民族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還真的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真的像聖人一樣“無常師”呢!
衛公孫朝①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②,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①衛公孫朝:衛國大夫公孫朝。②文武之道:周文王、周武王之述孔子自認為是文武之道的繼承者。
衛國大夫公孫朝向子貢問道:“仲尼的學問是跟誰學的呢?”子貢說:“周文王、周武王的聖人之道并沒有墜一落在地上,而在人們的掌握之中。賢能的人掌握了它大的方面,不賢能的人掌握了它小的方面,沒有什麼地方沒有文武之道。我的老師什麼地方不可以學習呢?他又何必一定要有一個固定的老師呢?”
孔子自己說過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述而》)所以,他的确不是什麼名牌大學畢業,也沒有跟什麼名教授做過學問,而實實在在是一個“天涯何處無老師”的人。
所以,當公孫朝向子貢提出問題,要查詢聖人的師門時,遭到了子貢雄辯而有力的反诘。按照子貢的說法,聖人無處不可以學習,無人不可以學習,隻要是合于文武之道的就行。這種看法在唐代韓愈那篇著名的《師說》裡得到了發揮。韓愈說:“生乎是前,其聞道也因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平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就是子貢在這裡描述孔子學習的狀況。
聖人無常師。我們這些平庸之人還有什麼不可以随處拜人為師呢?由此想到,那些到處炫耀師門,炫耀是某某名牌大學名牌系科畢業的人,說來真是淺薄。聖人沒有師門,沒有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不也照樣成了聖人嗎?考證曆史,許多真正為人類、為民族做出過重大貢獻的人,還真的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真的像聖人一樣“無常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