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關燈
“恕”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原文】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譯文】

    子貢說:“我不願别人強加給我的事,我也不願強加給别人。”孔子說:“賜呀,這不是你做到了的。”

    【讀解】

    自己不願意别人強加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别人。這實際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我們已經知道,子貢是孔子的高材生。作為這樣一個高材生,又抓住了老師思想體系中的一個核心問題來談體會,按理說該得到贊許,卻不料被老師一盆冷水迎面潑下來,說:“賜呀,這不是你做到了的。”

    連子貢都沒能做到,又有誰做到了呢?恐怕就隻有顔回了吧。可惜我個們在《論語》中還沒有看到孔子對顔回這方面的評價。

    倒是在《衛靈公》裡,當子貢問老師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時,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來,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非常難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終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不僅子貢沒能做到這一點不足為怪,就是我們大不都沒能做到這一點又有什麼可怪的呢?

    隻能說,“恕”道(不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