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章 外篇(上)

關燈
景公飲酒命晏子去禮晏子谏第一 景公飲酒數日而樂,釋衣冠,自鼓缶,謂左右曰:&ldquo仁人亦樂是夫?&rdquo 梁丘據對曰:&ldquo仁人之耳目,亦猶人也,夫奚為獨不樂此也?&rdquo 公曰:&ldquo趣駕迎晏子。

    &rdquo 晏子朝服以至,受觞再拜。

     公曰:&ldquo寡人甚樂此樂,欲與夫子共之,請去禮。

    &rdquo 晏子對曰:&ldquo君之言過矣!群臣皆欲去禮以事君,嬰恐君子之不欲也。

    今齊國五尺之童子,力皆過嬰,又能勝君,然而不敢亂者,畏禮也。

    上若無禮,無以使其下;下若無禮,無以事其上。

    夫麋鹿維無禮,故父子同麀,人之所以貴于禽一獸者,以有禮也。

    嬰聞之,人君無禮,無以臨其邦;大夫無禮,官吏不恭;父子無禮,其家必兇;兄弟無禮,不能久同。

    詩曰:&lsquo人而無禮,一胡一不遄死。

    &rsquo故禮不可去也。

    &rdquo 公曰:&ldquo寡人不敏無良,左右一婬一蠱寡人,以至于此,請殺之。

    &rdquo 晏子曰:&ldquo左右何罪?君若無禮,則好禮者去,無禮者至;君若好禮,則有禮者至,無禮者去。

    &rdquo 公曰:&ldquo善。

    請易衣革冠,更受命。

    &rdquo 晏子避走,立乎門外。

    公令人糞灑改席,召衣冠以迎晏子。

    晏子入門,三讓,升階,用三獻焉;嗛酒嘗膳,再拜,告餍而出。

     公下拜,送之門,反,命撤酒去樂,曰:&ldquo吾以彰晏子之教也。

    &rdquo 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谏第二 景公置酒于泰山之一陽一,酒酣,公四望其地,喟然歎,泣數行而下,曰:&ldquo寡人将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rdquo 左右佐哀而泣者三人,曰:&ldquo吾細人也,猶将難死,而況公乎!棄是國也而死,其孰可為乎!&rdquo 晏子獨搏其髀,仰天而大笑曰:&ldquo樂哉!今日之飲也。

    &rdquo 公怫然怒曰:&ldquo寡人有哀,子獨大笑,何也?&rdquo 晏子對曰:&ldquo今日見怯君一,谀臣三人,是以大笑。

    &rdquo 公曰:&ldquo何謂谀怯也?&rdquo 晏子曰:&ldquo夫古之有死也,令後世賢者得之以息,不肖者得之以伏。

    若使古之王者毋知有死,自昔先君太公至今尚在,而君亦安得此國而哀之?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

    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

    曷為可悲?至老尚哀死者,怯也;左右助哀者,谀也。

    怯谀聚居,是故笑之。

    &rdquo 公慚而更辭曰:&ldquo我非為去國而死哀也。

    寡人聞之,彗星出,其所向之國君當之,今彗星出而向吾國,我是以悲也。

    &rdquo 晏子曰:&ldquo君之行義回邪,無德于國,穿池沼,則欲其深以廣也;為台榭,則欲其高且大也;賦斂如撝奪,誅僇如仇雠。

    自是觀之,茀又将出。

    天之變,彗星之出,庸可悲乎!&rdquo 于是公懼,迺歸,窴池沼,廢台榭,薄賦斂,緩刑罰,三十七日而彗星亡。

     景公瞢見彗星使人占之晏子谏第三 景公瞢見彗星。

    明日,召晏子而問焉:&ldquo寡人聞之,有彗星者必有亡國。

    夜者,寡人瞢見彗星,吾欲召占瞢者使占之。

    &rdquo 晏子對曰:&ldquo君居處無節,衣服無度,不聽正谏,興事無已,賦斂無厭,使民如将不勝,萬民怼怨。

    茀星又将見瞢,奚獨彗星乎!&rdquo 景公問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晏子谏第四 景公飲酒樂,公曰:&ldquo古而無死,其樂若何?&rdquo 晏子對曰:&ldquo古而無死,則古之樂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後太公因之。

    古若無死,爽鸠氏之樂,非君所願也。

    &rdquo 景公謂梁丘據與己和晏子谏第五 景公至自畋,晏子侍于遄台,梁丘據造焉。

     公曰:&ldquo維據與我和夫!&rdquo 晏子對曰:&ldquo據亦同也,焉得為和。

    &rdquo 公曰:&ldquo和與同異乎?&rdquo 對曰:&ldquo異。

    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洩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

    君臣亦然。

    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幹,民無争心。

    故詩曰:&lsquo亦有和羹,既戒且平;奏鬷無言,時靡有争。

    &rsquo先王之濟五味,和五聲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