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卷 内篇雜(下)
關燈
小
中
大
也,何獨弗欲?&rdquo
晏子對曰:&ldquo慶氏之邑足欲,故亡。
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殿,迺足欲;足欲,亡無日矣。
在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邶殿,非惡富也,恐失富也。
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制度,使無遷也。
夫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無黜慢,謂之幅利,利過則為敗,吾不敢貪多,所謂幅也。
&rdquo 景公祿晏子平一陰一與槁邑晏子願行三言以辭第十六 景公祿晏子以平一陰一與槁邑,反市者十一社。
晏子辭曰:&ldquo吾君好治宮室,民之力弊矣;又好盤遊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興師,民之死近矣。
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嬰之所為不敢受也。
&rdquo 公曰:&ldquo是則可矣。
雖然,君子獨不欲富與貴乎?&rdquo 晏子曰:&ldquo嬰聞為人臣者,先君後身;安國而度家,宗君而處身,曷為獨不欲富與貴也!&rdquo 公曰:&ldquo然則曷以祿夫子?&rdquo 晏子對曰:&ldquo君商漁鹽,關市譏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罰──若死者刑,若刑者罰,若罰者免。
若此三言者,嬰之祿,君之利也。
&rdquo 公曰:&ldquo此三言者,寡人無事焉,請以從夫子。
&rdquo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問大國,大國之君曰:&ldquo齊安矣。
&rdquo 使人問小國,小國之君曰:&ldquo齊不加我矣。
&rdquo 梁丘據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辭第十七 晏子相齊,三年,政平民說。
梁丘據見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辭不受。
曰:&ldquo富而不驕者,未嘗聞之。
貧而不恨者,嬰是也。
所以貧而不恨者,以善為師也。
今封,易嬰之師,師已輕,封已重矣,請辭。
&rdquo 景公以晏子食不足緻千金而晏子固不受第十八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
使者反,言之公。
公曰:&ldquo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
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
&rdquo 使吏緻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
晏子辭,三緻之,終再拜而辭曰:&ldquo嬰之家不貧。
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一交一遊,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嬰之家不貧也。
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為也。
進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遷于它人,是為宰藏也,智者不為也。
夫十總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rdquo 景公謂晏子曰:&ldquo昔吾先君桓公,以書社五百封管仲,不辭而受,子辭之何也?&rdquo 晏子曰:&ldquo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嬰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rdquo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無宇緻封邑晏子辭第十九 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脫粟之食,五卯、苔菜而已。
左右以告公,公為之封邑,使田無宇緻台與無鹽。
晏子對曰:&ldquo昔吾先君太公受之營丘,為地五百裡,為世國長,自太公至于公之身,有數十公矣。
苟能說其君以取邑,不至公之身,趣齊搏以求升土,不得容足而寓焉。
嬰聞之,臣有德益祿,無德退祿,惡有不肖父為不肖子為封邑以敗其君之政者乎?&rdquo 遂不受。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辭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第二十 景公賜晏子邑,晏子辭。
田桓子謂晏子曰:&ldquo君歡然與子邑,必不受以恨君,何也?&rdquo 晏子對曰:&ldquo嬰聞之,節受于上者,一寵一長于君;儉居處者,名廣于外。
夫長一寵一廣名,君子之事也。
嬰獨庸能已乎?&rdquo 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辭以近市得求諷公省刑第二十一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ldquo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垲者。
&rdquo 晏子辭曰:&ldquo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
敢煩裡旅!&rdquo 公笑曰:&ldquo子近市,識貴賤乎?&rdquo 對曰:&ldquo既竊利之,敢不識乎!&rdquo 公曰:&ldquo何貴何賤?&rdquo 是時也,公繁于刑,有鬻踴者。
故對曰:&ldquo踴貴而屦賤。
&rdquo 公愀然改容。
公為是省于刑。
君子曰:&ldquo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齊侯省刑。
詩曰:&lsquo君子如祉,亂庶遄已。
&rsquo其是之謂乎。
&rdquo
吾邑不足欲也,益之以邶殿,迺足欲;足欲,亡無日矣。
在外不得宰吾一邑,不受邶殿,非惡富也,恐失富也。
且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為之制度,使無遷也。
夫生厚而用利,于是乎正德以幅之,使無黜慢,謂之幅利,利過則為敗,吾不敢貪多,所謂幅也。
&rdquo 景公祿晏子平一陰一與槁邑晏子願行三言以辭第十六 景公祿晏子以平一陰一與槁邑,反市者十一社。
晏子辭曰:&ldquo吾君好治宮室,民之力弊矣;又好盤遊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興師,民之死近矣。
弊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嬰之所為不敢受也。
&rdquo 公曰:&ldquo是則可矣。
雖然,君子獨不欲富與貴乎?&rdquo 晏子曰:&ldquo嬰聞為人臣者,先君後身;安國而度家,宗君而處身,曷為獨不欲富與貴也!&rdquo 公曰:&ldquo然則曷以祿夫子?&rdquo 晏子對曰:&ldquo君商漁鹽,關市譏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罰──若死者刑,若刑者罰,若罰者免。
若此三言者,嬰之祿,君之利也。
&rdquo 公曰:&ldquo此三言者,寡人無事焉,請以從夫子。
&rdquo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問大國,大國之君曰:&ldquo齊安矣。
&rdquo 使人問小國,小國之君曰:&ldquo齊不加我矣。
&rdquo 梁丘據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辭第十七 晏子相齊,三年,政平民說。
梁丘據見晏子中食,而肉不足,以告景公,旦日,割地将封晏子,晏子辭不受。
曰:&ldquo富而不驕者,未嘗聞之。
貧而不恨者,嬰是也。
所以貧而不恨者,以善為師也。
今封,易嬰之師,師已輕,封已重矣,請辭。
&rdquo 景公以晏子食不足緻千金而晏子固不受第十八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分食食之,使者不飽,晏子亦不飽。
使者反,言之公。
公曰:&ldquo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貧也。
寡人不知,是寡人之過也。
&rdquo 使吏緻千金與市租,請以奉賓客。
晏子辭,三緻之,終再拜而辭曰:&ldquo嬰之家不貧。
以君之賜,澤覆三族,延及一交一遊,以振百姓,君之賜也厚矣!嬰之家不貧也。
嬰聞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為也。
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為也。
進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遷于它人,是為宰藏也,智者不為也。
夫十總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rdquo 景公謂晏子曰:&ldquo昔吾先君桓公,以書社五百封管仲,不辭而受,子辭之何也?&rdquo 晏子曰:&ldquo嬰聞之,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意者管仲之失,而嬰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rdquo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無宇緻封邑晏子辭第十九 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脫粟之食,五卯、苔菜而已。
左右以告公,公為之封邑,使田無宇緻台與無鹽。
晏子對曰:&ldquo昔吾先君太公受之營丘,為地五百裡,為世國長,自太公至于公之身,有數十公矣。
苟能說其君以取邑,不至公之身,趣齊搏以求升土,不得容足而寓焉。
嬰聞之,臣有德益祿,無德退祿,惡有不肖父為不肖子為封邑以敗其君之政者乎?&rdquo 遂不受。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辭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第二十 景公賜晏子邑,晏子辭。
田桓子謂晏子曰:&ldquo君歡然與子邑,必不受以恨君,何也?&rdquo 晏子對曰:&ldquo嬰聞之,節受于上者,一寵一長于君;儉居處者,名廣于外。
夫長一寵一廣名,君子之事也。
嬰獨庸能已乎?&rdquo 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辭以近市得求諷公省刑第二十一 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ldquo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塵不可以居,請更諸爽垲者。
&rdquo 晏子辭曰:&ldquo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
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
敢煩裡旅!&rdquo 公笑曰:&ldquo子近市,識貴賤乎?&rdquo 對曰:&ldquo既竊利之,敢不識乎!&rdquo 公曰:&ldquo何貴何賤?&rdquo 是時也,公繁于刑,有鬻踴者。
故對曰:&ldquo踴貴而屦賤。
&rdquo 公愀然改容。
公為是省于刑。
君子曰:&ldquo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齊侯省刑。
詩曰:&lsquo君子如祉,亂庶遄已。
&rsquo其是之謂乎。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