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卷 内篇雜(上)
關燈
小
中
大
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絕我之暴也。
&rdquo 越石父對之曰:&ldquo臣聞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輕人之身,不為彼功诎身之理。
吾三年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
今子贖我,吾以子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辭也,吾以子為忘;今又不辭而入,是與臣我者同矣。
我猶且為臣,請鬻于世。
&rdquo 晏子出,見之曰:&ldquo向者見客之容,而今也見客之意。
嬰聞之,省行者不引其過,察實者不譏其辭,嬰可以辭而無棄乎!嬰誠革之。
&rdquo 迺令糞灑改席,尊醮而禮之。
越石父曰:&ldquo吾聞之,至恭不修途,尊禮不受擯。
夫子禮之,仆不敢當也。
&rdquo 晏子遂以為上客。
君子曰:&ldquo俗人之有功則德,德則驕,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遠矣。
此全功之道也。
&rdquo 晏子之禦感妻言而自抑損晏子薦以為大夫第二十五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閑而窺,其夫為相禦,擁大蓋,策驷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既而歸,其妻請去。
夫問其故,妻曰:&ldquo晏子長不滿六尺,相齊國,名顯諸侯。
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長八尺,迺為人仆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
&rdquo 其後,夫自抑損。
晏子怪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泯子午見晏子晏子恨不盡其意第二十六 燕之遊士,有泯子午者,南見晏子于齊,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巨可以補國,細可以益晏子者,三百篇。
睹晏子,恐慎而不能言。
晏子假之以悲色,開之以禮顔,然後能盡其複也。
客退。
晏子直席而坐,廢朝移時。
在側者曰:&ldquo向者燕客侍,夫子一胡一為憂也?&rdquo 晏子曰:&ldquo燕,萬乘之國也;齊,千裡之塗也。
泯子午以萬乘之國為不足說,以千裡之塗為不足遠,則是千萬人之上也。
且猶不能殚其言于我,況乎齊人之懷善而死者乎!吾所以不得睹者,豈不多矣!然吾失此,何之有也。
&rdquo 晏子乞北郭一騷一米以養母一騷一殺身以明晏子之賢第二十七 齊有北郭一騷一者,結罘罔,捆蒲葦,織履,以養其母,猶不足,踵門見晏子曰:&ldquo竊說先生之義,願乞所以養母者。
&rdquo 晏子使人分倉粟府金而遺之,辭金受粟。
有閑,晏子見疑于景公,出奔,過北郭一騷一之門而辭。
北郭一騷一沐浴而見晏子曰:&ldquo夫子将焉适?&rdquo 晏子曰:&ldquo見疑于齊君,将出奔。
&rdquo 北郭一騷一曰:&ldquo夫子勉之矣!&rdquo 晏子上車太息而歎曰:&ldquo嬰之亡豈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rdquo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ldquo吾說晏子之義,而嘗乞所以養母者焉。
吾聞之,養其親者身伉其難。
今晏子見疑,吾将以身死白之。
&rdquo 着衣冠,令其友操劍,奉笥而從,造于君庭,求複者曰:&ldquo晏子,天下之賢者也;今去齊國,齊必侵矣。
方見國之必侵,不若死,請以頭讬白晏子也。
&rdquo 因謂其友曰:&ldquo盛吾頭于笥中,奉以讬。
&rdquo退而自刎。
其友因奉讬而謂複者曰:&ldquo此北郭子為國故死,吾将為北郭子死。
&rdquo又退而自刎。
景公聞之,大駭,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國郊,請而反之。
晏 子不得已而反,聞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歎曰:&ldquo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rdquo 景公欲見高糾晏子辭以祿仕之臣第二十八 景公謂晏子曰:&ldquo吾聞高糾與夫子遊,寡人請見之。
&rdquo 晏子對曰:&ldquo臣聞之,為地戰者,不能成其王;為祿仕者,不能正其君。
高糾與嬰為兄弟久矣,未嘗幹嬰之行,特祿之臣也,何足以補君乎!&rdquo 高糾治晏子家不得其俗迺逐之第二十九 高糾事晏子而見逐,高糾曰:&ldquo臣事夫子三年,無得,而卒見逐,其說何也?&rdquo 晏子曰:&ldquo嬰之家俗有三,而子無一焉。
&rdquo 糾曰:&ldquo可得聞乎?&rdquo 晏子曰:&ldquo嬰之家俗,閑處從容不談議,則疏;出不相揚美,入不相削行,則不與;通國事無論,驕士慢知者,則不朝也。
此三者,嬰之家俗,今子是無一焉。
故嬰非特食饋之長也,是以辭。
&rdquo 晏子居喪遜畣家老仲尼善之第三十 晏子居晏桓子之喪,粗衰,斬,苴绖帶,杖,菅屦,食粥,居倚廬,寝苫,枕草。
其家老曰:&ldquo非大夫喪父之禮也。
&rdquo 晏子曰:&ldquo唯卿為大夫。
&rdquo 曾子以聞孔子,孔子曰:&ldquo晏子可謂能遠害矣。
不以己之是駁人之非,遜辭以避咎,義也夫!&rdquo
&rdquo 越石父對之曰:&ldquo臣聞之,士者诎乎不知己,而申乎知己,故君子不以功輕人之身,不為彼功诎身之理。
吾三年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
今子贖我,吾以子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辭也,吾以子為忘;今又不辭而入,是與臣我者同矣。
我猶且為臣,請鬻于世。
&rdquo 晏子出,見之曰:&ldquo向者見客之容,而今也見客之意。
嬰聞之,省行者不引其過,察實者不譏其辭,嬰可以辭而無棄乎!嬰誠革之。
&rdquo 迺令糞灑改席,尊醮而禮之。
越石父曰:&ldquo吾聞之,至恭不修途,尊禮不受擯。
夫子禮之,仆不敢當也。
&rdquo 晏子遂以為上客。
君子曰:&ldquo俗人之有功則德,德則驕,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诎下之,其去俗亦遠矣。
此全功之道也。
&rdquo 晏子之禦感妻言而自抑損晏子薦以為大夫第二十五 晏子為齊相,出,其禦之妻從門閑而窺,其夫為相禦,擁大蓋,策驷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
既而歸,其妻請去。
夫問其故,妻曰:&ldquo晏子長不滿六尺,相齊國,名顯諸侯。
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長八尺,迺為人仆禦;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
&rdquo 其後,夫自抑損。
晏子怪而問之,禦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
泯子午見晏子晏子恨不盡其意第二十六 燕之遊士,有泯子午者,南見晏子于齊,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巨可以補國,細可以益晏子者,三百篇。
睹晏子,恐慎而不能言。
晏子假之以悲色,開之以禮顔,然後能盡其複也。
客退。
晏子直席而坐,廢朝移時。
在側者曰:&ldquo向者燕客侍,夫子一胡一為憂也?&rdquo 晏子曰:&ldquo燕,萬乘之國也;齊,千裡之塗也。
泯子午以萬乘之國為不足說,以千裡之塗為不足遠,則是千萬人之上也。
且猶不能殚其言于我,況乎齊人之懷善而死者乎!吾所以不得睹者,豈不多矣!然吾失此,何之有也。
&rdquo 晏子乞北郭一騷一米以養母一騷一殺身以明晏子之賢第二十七 齊有北郭一騷一者,結罘罔,捆蒲葦,織履,以養其母,猶不足,踵門見晏子曰:&ldquo竊說先生之義,願乞所以養母者。
&rdquo 晏子使人分倉粟府金而遺之,辭金受粟。
有閑,晏子見疑于景公,出奔,過北郭一騷一之門而辭。
北郭一騷一沐浴而見晏子曰:&ldquo夫子将焉适?&rdquo 晏子曰:&ldquo見疑于齊君,将出奔。
&rdquo 北郭一騷一曰:&ldquo夫子勉之矣!&rdquo 晏子上車太息而歎曰:&ldquo嬰之亡豈不宜哉!亦不知士甚矣。
&rdquo 晏子行,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ldquo吾說晏子之義,而嘗乞所以養母者焉。
吾聞之,養其親者身伉其難。
今晏子見疑,吾将以身死白之。
&rdquo 着衣冠,令其友操劍,奉笥而從,造于君庭,求複者曰:&ldquo晏子,天下之賢者也;今去齊國,齊必侵矣。
方見國之必侵,不若死,請以頭讬白晏子也。
&rdquo 因謂其友曰:&ldquo盛吾頭于笥中,奉以讬。
&rdquo退而自刎。
其友因奉讬而謂複者曰:&ldquo此北郭子為國故死,吾将為北郭子死。
&rdquo又退而自刎。
景公聞之,大駭,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國郊,請而反之。
晏 子不得已而反,聞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歎曰:&ldquo嬰之亡,豈不宜哉!亦愈不知士甚矣。
&rdquo 景公欲見高糾晏子辭以祿仕之臣第二十八 景公謂晏子曰:&ldquo吾聞高糾與夫子遊,寡人請見之。
&rdquo 晏子對曰:&ldquo臣聞之,為地戰者,不能成其王;為祿仕者,不能正其君。
高糾與嬰為兄弟久矣,未嘗幹嬰之行,特祿之臣也,何足以補君乎!&rdquo 高糾治晏子家不得其俗迺逐之第二十九 高糾事晏子而見逐,高糾曰:&ldquo臣事夫子三年,無得,而卒見逐,其說何也?&rdquo 晏子曰:&ldquo嬰之家俗有三,而子無一焉。
&rdquo 糾曰:&ldquo可得聞乎?&rdquo 晏子曰:&ldquo嬰之家俗,閑處從容不談議,則疏;出不相揚美,入不相削行,則不與;通國事無論,驕士慢知者,則不朝也。
此三者,嬰之家俗,今子是無一焉。
故嬰非特食饋之長也,是以辭。
&rdquo 晏子居喪遜畣家老仲尼善之第三十 晏子居晏桓子之喪,粗衰,斬,苴绖帶,杖,菅屦,食粥,居倚廬,寝苫,枕草。
其家老曰:&ldquo非大夫喪父之禮也。
&rdquo 晏子曰:&ldquo唯卿為大夫。
&rdquo 曾子以聞孔子,孔子曰:&ldquo晏子可謂能遠害矣。
不以己之是駁人之非,遜辭以避咎,義也夫!&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