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卷 内篇雜(上)
關燈
小
中
大
此諸侯之通患也。
今魯處卑而不貪乎尊,辭實而不貪乎多,行廉不為苟得,道義不為苟合,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一交一,君之道義,殊于世俗,國免于公患。
&rdquo 公曰:&ldquo寡人說魯君,故予之地,今行果若此,吾将使人賀之。
&rdquo 晏子曰:&ldquo不!君以歡予之地,而賀其辭,則一交一不親,而地不為德矣。
&rdquo 公曰:&ldquo善。
&rdquo 于是重魯之币,毋比諸侯,厚其禮,毋比賓客。
君子于魯,而後明行廉辭地之可為重名也。
景公遊紀得金壺中書晏子因以諷之第十九 景公遊于紀,得金壺,乃發視之,中有丹書,曰:&ldquo食魚無反,勿乘驽馬。
&rdquo 公曰:&ldquo善哉!知苦言,食魚無反,則惡其鱢也;勿乘驽馬,惡其取道不遠也。
&rdquo 晏子對曰:&ldquo不然。
食魚無反,毋盡民力乎!勿乘驽馬,則無置不肖于側乎!&rdquo 公曰:&ldquo紀有書,何以亡也?&rdquo 晏子對曰:&ldquo有以亡也。
嬰聞之,君子有道,懸之闾。
紀有此言,注之壺,不亡何待乎!&rdquo 景公賢魯昭公去國而自悔晏子謂無及已第二十 魯昭公棄國走齊,齊公問焉,曰:&ldquo君何年之少,而棄國之蚤?奚道至于此乎?&rdquo 昭公對曰:&ldquo吾少之時,人多愛我者,吾體不能親;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則内無拂而外無輔,輔拂無一人,谄谀我者甚衆。
譬之猶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葉,秋風一至,根且拔矣。
&rdquo 景公辯其言,以語晏子,曰:&ldquo使是人反其國,豈不為古之賢君乎?&rdquo 晏子對曰:&ldquo不然。
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賢,溺者不問墜,迷者不問路。
溺而後問墜,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rdquo 景公使魯有事已仲尼以為知禮第二十一 晏子使魯,仲尼命門弟子往觀。
子貢反,報曰:&ldquo孰謂晏子一習一于禮乎?夫禮曰:&lsquo登階不曆,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rsquo今晏子皆反此,孰謂晏子一習一于禮者?&rdquo 晏子既已有事于魯君,退見仲尼,仲尼曰:&ldquo夫禮,登階不曆,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夫子反此乎?&rdquo 晏子曰:&ldquo嬰聞兩檻之閑,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
君之來□,是以登階曆堂上趨以及位也。
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
且吾聞之,大者不逾閑,小者出入可也。
&rdquo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賓客之禮,不計之義,維晏子為能行之。
晏子之魯進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第二十二 晏子之魯,朝食進饋膳,有豚焉。
晏子曰:&ldquo去其二肩。
&rdquo 晝者進膳,則豚肩不具。
侍者曰:&ldquo膳豚肩亡。
&rdquo 晏子曰:&ldquo釋之矣。
&rdquo 侍者曰:&ldquo我能得其人。
晏子曰:&ldquo止。
吾聞之,量功而不量力,則民盡;藏餘不分,則民盜。
子教我所以改之,無教我求其人也。
&rdquo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贈以善言第二十三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ldquo君子贈人以軒,不若以言。
吾請以言之,以軒乎?&rdquo 曾子曰:&ldquo請以言。
&rdquo晏子曰:&ldquo今夫車輪,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圓中規,雖有槁暴,不複嬴矣,故君子慎隐揉。
和氏之璧,井裡之困也,良工修之,則為存國之寶,故君子慎所修。
今夫蘭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則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賈匹馬矣。
非蘭本美也,所湛然也。
願子之必求所湛。
嬰聞之,君子居必擇鄰,遊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
嬰聞汩常移質,一習一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rdquo 晏子之晉睹齊累越石父解左骖贖之與歸第二十四 晏子之晉,至中牟,睹敝冠反裘負刍,息于塗側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
曰:&ldquo子何為者也?&rdquo 對曰:&ldquo我越石父者也。
&rdquo 晏子曰:&ldquo何為至此?&rdquo 曰:&ldquo吾為人臣,仆于中牟,見使将歸。
&rdquo 晏子曰:&ldquo何為為至仆?&rdquo 對曰:&ldquo不免凍餓之切吾身,是以為仆也。
&rdquo 晏子曰:&ldquo為仆幾何?&rdquo 對曰:&ldquo三年矣。
&rdquo 晏子曰:&ldquo可得贖乎?&rdquo 對曰:&ldquo可。
&rdquo 遂解左骖以贈之,因載而與之俱歸。
至舍,不辭而入,越石父怒而請絕,晏子使人應之曰:&ldquo吾未嘗得一交一夫子也,子為仆三年,吾迺今日睹而贖之,
今魯處卑而不貪乎尊,辭實而不貪乎多,行廉不為苟得,道義不為苟合,不盡人之歡,不竭人之忠,以全其一交一,君之道義,殊于世俗,國免于公患。
&rdquo 公曰:&ldquo寡人說魯君,故予之地,今行果若此,吾将使人賀之。
&rdquo 晏子曰:&ldquo不!君以歡予之地,而賀其辭,則一交一不親,而地不為德矣。
&rdquo 公曰:&ldquo善。
&rdquo 于是重魯之币,毋比諸侯,厚其禮,毋比賓客。
君子于魯,而後明行廉辭地之可為重名也。
景公遊紀得金壺中書晏子因以諷之第十九 景公遊于紀,得金壺,乃發視之,中有丹書,曰:&ldquo食魚無反,勿乘驽馬。
&rdquo 公曰:&ldquo善哉!知苦言,食魚無反,則惡其鱢也;勿乘驽馬,惡其取道不遠也。
&rdquo 晏子對曰:&ldquo不然。
食魚無反,毋盡民力乎!勿乘驽馬,則無置不肖于側乎!&rdquo 公曰:&ldquo紀有書,何以亡也?&rdquo 晏子對曰:&ldquo有以亡也。
嬰聞之,君子有道,懸之闾。
紀有此言,注之壺,不亡何待乎!&rdquo 景公賢魯昭公去國而自悔晏子謂無及已第二十 魯昭公棄國走齊,齊公問焉,曰:&ldquo君何年之少,而棄國之蚤?奚道至于此乎?&rdquo 昭公對曰:&ldquo吾少之時,人多愛我者,吾體不能親;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則内無拂而外無輔,輔拂無一人,谄谀我者甚衆。
譬之猶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葉,秋風一至,根且拔矣。
&rdquo 景公辯其言,以語晏子,曰:&ldquo使是人反其國,豈不為古之賢君乎?&rdquo 晏子對曰:&ldquo不然。
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賢,溺者不問墜,迷者不問路。
溺而後問墜,迷而後問路,譬之猶臨難而遽鑄兵,噎而遽掘井,雖速亦無及已。
&rdquo 景公使魯有事已仲尼以為知禮第二十一 晏子使魯,仲尼命門弟子往觀。
子貢反,報曰:&ldquo孰謂晏子一習一于禮乎?夫禮曰:&lsquo登階不曆,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rsquo今晏子皆反此,孰謂晏子一習一于禮者?&rdquo 晏子既已有事于魯君,退見仲尼,仲尼曰:&ldquo夫禮,登階不曆,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夫子反此乎?&rdquo 晏子曰:&ldquo嬰聞兩檻之閑,君臣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
君之來□,是以登階曆堂上趨以及位也。
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
且吾聞之,大者不逾閑,小者出入可也。
&rdquo 晏子出,仲尼送之以賓客之禮,不計之義,維晏子為能行之。
晏子之魯進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第二十二 晏子之魯,朝食進饋膳,有豚焉。
晏子曰:&ldquo去其二肩。
&rdquo 晝者進膳,則豚肩不具。
侍者曰:&ldquo膳豚肩亡。
&rdquo 晏子曰:&ldquo釋之矣。
&rdquo 侍者曰:&ldquo我能得其人。
晏子曰:&ldquo止。
吾聞之,量功而不量力,則民盡;藏餘不分,則民盜。
子教我所以改之,無教我求其人也。
&rdquo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贈以善言第二十三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ldquo君子贈人以軒,不若以言。
吾請以言之,以軒乎?&rdquo 曾子曰:&ldquo請以言。
&rdquo晏子曰:&ldquo今夫車輪,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圓中規,雖有槁暴,不複嬴矣,故君子慎隐揉。
和氏之璧,井裡之困也,良工修之,則為存國之寶,故君子慎所修。
今夫蘭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則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賈匹馬矣。
非蘭本美也,所湛然也。
願子之必求所湛。
嬰聞之,君子居必擇鄰,遊必就士,擇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
嬰聞汩常移質,一習一俗移性,不可不慎也。
&rdquo 晏子之晉睹齊累越石父解左骖贖之與歸第二十四 晏子之晉,至中牟,睹敝冠反裘負刍,息于塗側者,以為君子也,使人問焉。
曰:&ldquo子何為者也?&rdquo 對曰:&ldquo我越石父者也。
&rdquo 晏子曰:&ldquo何為至此?&rdquo 曰:&ldquo吾為人臣,仆于中牟,見使将歸。
&rdquo 晏子曰:&ldquo何為為至仆?&rdquo 對曰:&ldquo不免凍餓之切吾身,是以為仆也。
&rdquo 晏子曰:&ldquo為仆幾何?&rdquo 對曰:&ldquo三年矣。
&rdquo 晏子曰:&ldquo可得贖乎?&rdquo 對曰:&ldquo可。
&rdquo 遂解左骖以贈之,因載而與之俱歸。
至舍,不辭而入,越石父怒而請絕,晏子使人應之曰:&ldquo吾未嘗得一交一夫子也,子為仆三年,吾迺今日睹而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