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卷 内篇谏(下)

關燈
失,而公不得享也!&rdquo 公曰:&ldquo善!寡人自知誠費财勞民,以為無功,又從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非夫子之教,豈得守社稷哉!&rdquo 遂下,再拜,不果登台。

     景公登路寝台望國而歎晏子谏第十九 景公與晏子登寝而望國,公愀然而歎曰:&ldquo使後嗣世世有此,豈不可哉!&rdquo 晏子曰:&ldquo臣聞明君必務正其治,以事利民,然後子孫享之。

    詩雲:&lsquo武王豈不事,贻厥孫謀,以燕翼子。

    &rsquo今君處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猶出若言,不亦甚乎!&rdquo 公曰:&ldquo然則後世孰将把齊國?&rdquo 對曰:&ldquo服牛死,夫婦哭,非骨肉之親也,為其利之大也。

    欲知把齊國者,則其利之者邪?&rdquo 公曰:&ldquo然,何以易?&rdquo 對曰:&ldquo移之以善政。

    今公之牛馬老于欄牢,不勝服也;車蠹于巨戶,不勝乘也;衣裘襦蔥,朽弊于藏,不勝衣也;醯醢腐,不勝,沽也;酒醴酸不勝飲也;府粟郁而不勝食;又厚藉斂于百姓,而不以分餒民。

    夫藏财而不用,兇也,财苟失守,下其報環至。

    其次昧财之失守,委而不以分人者,百姓必進自分也。

    故君人者與其請于人,不如請于己也。

    &rdquo 景公路寝台成逢于何願合葬晏子谏而許第二十 景公成路寝之台,逢于何遭喪,遇晏子于途,再拜乎馬前。

     晏子下車挹之,曰:&ldquo子何以命嬰也?&rdquo 對曰:&ldquo于何之母死,兆在路寝之台牖下,願請命合骨。

    &rdquo 晏子曰:&ldquo嘻!難哉!雖然,嬰将為子複之,适為不得,子将若何?&rdquo 對曰:&ldquo夫君子則有以,如我者侪小人,吾将左手擁格,右手梱心,立餓枯槁而死,以告四方之士曰:&lsquo于何不能葬其母者也。

    &rsquo&rdquo 晏子曰:&ldquo諾。

    &rdquo 遂入見公,曰:&ldquo有逢于何者,母死,兆在路寝,當如之何?願請合骨。

    &rdquo 公作色不說,曰:&ldquo古之及今,子亦嘗聞請葬人主之宮者乎?&rdquo 晏子對曰:&ldquo古之人君,其宮室節,不侵生民之居,台榭儉,不殘死人之墓,故未嘗聞諸請葬人主之宮者也。

    今君侈為宮室,奪人之居,廣為台榭,殘人之墓,是生者愁憂,不得安處,死者離易,不得合骨。

    豐樂侈遊,兼傲生死,非人君之行也。

    遂欲滿求,不顧細民,非存之道。

    且嬰聞之,生者不得安,命之曰蓄憂;死者不得葬,命之曰蓄哀。

    蓄憂者怨,蓄哀者危,君不如許之。

    &rdquo 公曰:&ldquo諾。

    &rdquo 晏子出,梁丘據曰:&ldquo自昔及今,未嘗聞求葬公宮者也,若何許之?&rdquo 公曰:&ldquo削人之居,殘人之墓,淩人之喪,而禁其葬,是于生者無施,于死者無禮。

    詩雲:&lsquo谷則異室,死則同穴。

    &rsquo吾敢不許乎?&rdquo 逢于何遂葬其母路寝之牖下,解衰去绖,布衣縢履,元冠茈武,踴而不哭。

    躄而不拜,已乃涕洟而去。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斂晏子谏第二十一 景公之嬖妾嬰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膚着于席不去。

    左右以複,而君無聽焉。

     晏子入,複曰:&ldquo有術客與醫俱言曰:&lsquo聞嬰子病死,願請治之。

    &rsquo&rdquo 公喜,遽起,曰:&ldquo病猶可為乎?&rdquo 晏子曰:&ldquo客之道也,以為良醫也,請嘗試之。

    君請屏,潔沐浴飲食,間病者之宮,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

    &rdquo 公曰:&ldquo諾。

    &rdquo 屏而沐浴。

    晏子令棺人入斂,已斂,而複曰:&ldquo醫不能治病,已斂矣,不敢不以聞。

    &rdquo 公作色不說,曰:&ldquo夫子以醫命寡人,而不使視,将斂而不以聞,吾之為君,名而已矣。

    &rdquo 晏子曰:&ldquo君獨不知死者之不可以生邪?嬰聞之,君正臣從謂之順,君僻臣從謂之逆。

    今君不道順而行僻,從邪者迩,導害者遠,讒谀萌通,而賢良廢滅,是以谄谀繁于間,邪行一交一于國也。

    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嬖乎豎刁而滅,今君薄于賢人之禮,而厚嬖妾之哀。

    且古聖王畜私不傷行,斂死不失愛,送死不失哀。

    行傷則溺己,愛失則傷生,哀失則害性。

    是故聖王節之也。

    即畢斂,不留生事,棺椁衣衾,不以害生養,哭泣處哀,不以害生道。

    今朽一屍一以留生,廣愛以傷行,修哀以害性,君之失矣。

    故諸侯之賓客慚入吾國,本朝之臣慚守其職,崇君之行,不可以導民,從君之欲,不可以持國。

    且嬰聞之,朽而不斂,謂之僇一屍一,臭而不收,謂之陳胔。

    反明王之性,行百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