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
關燈
小
中
大
切衆生故。
生檀波羅蜜。
起上方便。
即于彼緣妄想不生戒。
是屍波羅蜜。
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
是羼提波羅蜜。
初中後夜精勤方便。
随順修行方便。
妄想不生。
是毗梨耶波羅蜜。
妄想悉滅不堕聲聞涅槃攝受。
是禅波羅蜜。
自心妄想非性。
智慧觀察不堕二邊。
先身轉勝而不可壞。
得自覺聖趣。
是般若波羅蜜。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空無常刹那 愚夫妄想作 如河燈種子 而作刹那想 刹那息煩亂 寂靜離所作 一切法不生 我說刹那義 物生則有滅 不為愚者說 無間相續性 妄想之所勳 無明為其因 心則從彼生 乃至色未生 中間有何分 相續次第滅 餘心随彼生 不住于色時 何所緣而生 以從彼生故 不如實因生 雲何無所成 而知刹那壞 修行者正受 金剛佛舍利 光音天宮殿 世間不壞事 住于正法得 如來智具足 比丘得平等 雲何見刹那 乾闼婆幻等 色無有刹那 于不實色等 視之若真實 爾時大慧菩薩。
複白佛言。
世尊。
世尊記阿羅漢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諸菩薩等無差别。
一切衆生法不涅槃。
誰至佛道。
從初得佛至般涅槃。
于其中間不說一字。
亦無所答。
如來常定故。
亦無慮亦無察。
化佛化作佛事。
何故說識刹那展轉壞相。
金剛力士常随侍衛。
不施設本際。
現魔魔業惡業果報。
旃遮摩納。
孫陀利女。
空缽而出。
惡業障現。
雲何如來得一切種智。
而不離諸過。
佛告大慧。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
善哉世尊。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為無餘涅槃故。
說誘進行菩薩行者故。
此及餘世界修菩薩行者。
樂聲聞乘涅槃。
為令離聲聞乘進向大乘。
化佛授聲聞記非是法佛。
大慧。
因是故記諸聲聞與菩薩不異。
大慧。
不異者。
聲聞緣覺諸佛如來。
煩惱障斷解脫一味。
非智障斷。
大慧。
智障者。
見法無我。
殊勝清淨。
煩惱障者。
先習見人無我斷。
七識滅法障解脫。
識藏習滅究竟清淨。
因本住法故。
前後非性。
無盡本願故。
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
正智所化故。
念不忘故無慮無察。
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
二煩惱斷離二種死。
覺人法無我及二障斷。
大慧。
心意意識眼識等七。
刹那習氣因離。
善無漏品離。
不複輪轉。
大慧。
如來藏者。
輪轉涅槃苦樂因。
空亂意。
大慧。
愚癡凡夫所不能覺。
大慧。
金剛力士所随護者是化佛耳。
非真如來。
大慧。
真如來者。
離一切根量。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根量悉滅。
得現法樂住無間法智忍故。
非金剛力士所護。
一切化佛不從業生。
化化佛者。
非佛不離佛。
因陶家輪等衆生所作相而說法。
非自通處說自覺境界。
複次大慧。
愚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
不覺識藏故起常見。
自忘想故不知本際。
自忘想慧滅故解脫。
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一切過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三乘亦非乘 如來不磨滅 一切佛所說 說離諸過惡 為諸無間智 及無餘涅槃 誘進諸下劣 是故隐覆說 諸佛所起智 即分别說道 諸乘非為乘 彼則非涅槃 欲色有及見 說是四住地 意識之所起 識宅意所住 意及眼識等 斷滅說無常 或作涅槃見 而為說常住 爾時大慧菩薩。
以偈問言。
彼諸菩薩等 志求佛道者 酒肉及與蔥 飲食為雲何 惟願無上尊 哀愍為演說 愚夫所貪著 臭穢無名稱 虎狼所甘嗜 雲何而可食 食者生諸過 不食為福善 惟願為我說 食不食罪福 大慧菩薩說偈問已。
複白佛言。
惟願世尊。
為我等說食不食肉功德過惡。
我及諸菩薩于現在未來。
當為種種悕望食肉衆生分别說法。
令彼衆生慈心相向。
得慈心已。
各于住地清淨明了。
疾得究竟無上菩提。
聲聞緣覺自地止息已。
亦複逮成無上菩提。
惡邪論法諸外道輩。
邪見斷常颠倒計著。
尚有遮法不聽食肉。
況複如來世間救護。
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佛告大慧。
善哉善哉。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
然我今當為汝略說。
謂一切衆生從本已來。
展轉因緣常為六親。
以親想故不應食肉。
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
屠者雜賣故不應食肉。
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
衆生聞氣悉生恐怖。
如旃陀羅及譚婆等。
狗見憎惡驚怖群吠故不應食肉。
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食肉。
凡愚所嗜臭穢不淨無善名稱故不應食肉。
令諸咒術不成就故不應食肉。
以殺生者見形起識深味著故不應食肉。
彼食肉者諸天所棄故不應食肉。
令口氣臭故不應食肉。
多惡夢故不應食肉。
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故不應食肉。
令飲食無節量故不應食肉。
令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
我常說言。
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食肉。
聽食肉者無有是處。
複次大慧。
過去有王名師子蘇陀娑。
食種種肉遂至食人。
臣民不堪即便謀反斷其奉祿。
以食肉者有如是過故不應食肉。
複次大慧。
凡諸殺者為财利故殺生屠販。
彼諸愚癡食肉衆生。
以錢為網而捕諸肉。
彼殺生者。
若以财物若以鈎網。
取彼空行水陸衆生。
種種殺害屠販求利。
大慧。
亦無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
以是義故不應食肉。
大慧。
我有時說遮五種肉。
或制十種。
今于此經一切種一切時。
開除方便一切悉斷。
大慧。
如來應供等正覺尚無所食。
況食魚肉。
亦不教人。
以大悲前行故。
視一切衆生。
猶如一子。
是故不聽令食子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曾悉為親屬 鄙穢不淨雜 不淨所生長 聞氣悉恐怖 一切肉與蔥 及諸韭蒜等 種種放逸酒 修行常遠離 亦常離麻油 及諸穿孔床 以彼諸細蟲 于中極恐怖 飲食生放逸 放逸生諸覺 從覺生貪欲 是故不應食 由食生貪欲 貪令心迷醉 迷醉長愛欲 生死不解脫 為利殺衆生 以财網諸肉 二俱是惡業 死堕叫呼獄 若無教想求 則無三淨肉 彼非無因有 是故不應食 彼諸修行者 由是悉離遠 十方佛世尊 一切鹹呵責 展轉更相食 死堕虎狼類 臭穢可厭惡 所生常愚癡 多生栴陀羅 獵師譚婆種 或生陀夷尼 及諸肉食性 羅刹貓狸等 遍于是中生 縛象與大雲 央掘利魔羅 及此楞伽經 我悉制斷肉 諸佛及菩薩 聲聞所呵責 食已無慚愧 生生常癡冥 先說見聞疑 已斷一切肉 忘想不覺知 故生食肉處 如彼貪欲過 障礙聖解脫 酒肉蔥韭蒜 悉為聖道障 未來世衆生 于肉愚癡說 言此淨無罪 佛聽我等食 食如服藥想 亦如食子肉 知足生厭離 修行行乞食 安住慈心者 我說常厭離 虎狼諸惡獸 恒可同遊止 若食諸血肉 衆生悉恐怖 是故修行者 慈心不食肉 食肉無慈悲 永背正解脫 及違聖表相 是故不應食 得生梵志種 及諸修行處 智慧富貴家 斯由不食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
生檀波羅蜜。
起上方便。
即于彼緣妄想不生戒。
是屍波羅蜜。
即彼妄想不生忍知攝所攝。
是羼提波羅蜜。
初中後夜精勤方便。
随順修行方便。
妄想不生。
是毗梨耶波羅蜜。
妄想悉滅不堕聲聞涅槃攝受。
是禅波羅蜜。
自心妄想非性。
智慧觀察不堕二邊。
先身轉勝而不可壞。
得自覺聖趣。
是般若波羅蜜。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空無常刹那 愚夫妄想作 如河燈種子 而作刹那想 刹那息煩亂 寂靜離所作 一切法不生 我說刹那義 物生則有滅 不為愚者說 無間相續性 妄想之所勳 無明為其因 心則從彼生 乃至色未生 中間有何分 相續次第滅 餘心随彼生 不住于色時 何所緣而生 以從彼生故 不如實因生 雲何無所成 而知刹那壞 修行者正受 金剛佛舍利 光音天宮殿 世間不壞事 住于正法得 如來智具足 比丘得平等 雲何見刹那 乾闼婆幻等 色無有刹那 于不實色等 視之若真實 爾時大慧菩薩。
複白佛言。
世尊。
世尊記阿羅漢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與諸菩薩等無差别。
一切衆生法不涅槃。
誰至佛道。
從初得佛至般涅槃。
于其中間不說一字。
亦無所答。
如來常定故。
亦無慮亦無察。
化佛化作佛事。
何故說識刹那展轉壞相。
金剛力士常随侍衛。
不施設本際。
現魔魔業惡業果報。
旃遮摩納。
孫陀利女。
空缽而出。
惡業障現。
雲何如來得一切種智。
而不離諸過。
佛告大慧。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
善哉世尊。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為無餘涅槃故。
說誘進行菩薩行者故。
此及餘世界修菩薩行者。
樂聲聞乘涅槃。
為令離聲聞乘進向大乘。
化佛授聲聞記非是法佛。
大慧。
因是故記諸聲聞與菩薩不異。
大慧。
不異者。
聲聞緣覺諸佛如來。
煩惱障斷解脫一味。
非智障斷。
大慧。
智障者。
見法無我。
殊勝清淨。
煩惱障者。
先習見人無我斷。
七識滅法障解脫。
識藏習滅究竟清淨。
因本住法故。
前後非性。
無盡本願故。
如來無慮無察而演說法。
正智所化故。
念不忘故無慮無察。
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
二煩惱斷離二種死。
覺人法無我及二障斷。
大慧。
心意意識眼識等七。
刹那習氣因離。
善無漏品離。
不複輪轉。
大慧。
如來藏者。
輪轉涅槃苦樂因。
空亂意。
大慧。
愚癡凡夫所不能覺。
大慧。
金剛力士所随護者是化佛耳。
非真如來。
大慧。
真如來者。
離一切根量。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及外道根量悉滅。
得現法樂住無間法智忍故。
非金剛力士所護。
一切化佛不從業生。
化化佛者。
非佛不離佛。
因陶家輪等衆生所作相而說法。
非自通處說自覺境界。
複次大慧。
愚夫依七識身滅起斷見。
不覺識藏故起常見。
自忘想故不知本際。
自忘想慧滅故解脫。
四住地無明住地習氣斷故一切過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三乘亦非乘 如來不磨滅 一切佛所說 說離諸過惡 為諸無間智 及無餘涅槃 誘進諸下劣 是故隐覆說 諸佛所起智 即分别說道 諸乘非為乘 彼則非涅槃 欲色有及見 說是四住地 意識之所起 識宅意所住 意及眼識等 斷滅說無常 或作涅槃見 而為說常住 爾時大慧菩薩。
以偈問言。
彼諸菩薩等 志求佛道者 酒肉及與蔥 飲食為雲何 惟願無上尊 哀愍為演說 愚夫所貪著 臭穢無名稱 虎狼所甘嗜 雲何而可食 食者生諸過 不食為福善 惟願為我說 食不食罪福 大慧菩薩說偈問已。
複白佛言。
惟願世尊。
為我等說食不食肉功德過惡。
我及諸菩薩于現在未來。
當為種種悕望食肉衆生分别說法。
令彼衆生慈心相向。
得慈心已。
各于住地清淨明了。
疾得究竟無上菩提。
聲聞緣覺自地止息已。
亦複逮成無上菩提。
惡邪論法諸外道輩。
邪見斷常颠倒計著。
尚有遮法不聽食肉。
況複如來世間救護。
正法成就而食肉耶。
佛告大慧。
善哉善哉。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當為汝說。
大慧白佛。
唯然受教。
佛告大慧。
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
然我今當為汝略說。
謂一切衆生從本已來。
展轉因緣常為六親。
以親想故不應食肉。
驢騾駱駝狐狗牛馬人獸等肉。
屠者雜賣故不應食肉。
不淨氣分所生長故不應食肉。
衆生聞氣悉生恐怖。
如旃陀羅及譚婆等。
狗見憎惡驚怖群吠故不應食肉。
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應食肉。
凡愚所嗜臭穢不淨無善名稱故不應食肉。
令諸咒術不成就故不應食肉。
以殺生者見形起識深味著故不應食肉。
彼食肉者諸天所棄故不應食肉。
令口氣臭故不應食肉。
多惡夢故不應食肉。
空閑林中虎狼聞香故不應食肉。
令飲食無節量故不應食肉。
令修行者不生厭離故不應食肉。
我常說言。
凡所飲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藥想故不應食肉。
聽食肉者無有是處。
複次大慧。
過去有王名師子蘇陀娑。
食種種肉遂至食人。
臣民不堪即便謀反斷其奉祿。
以食肉者有如是過故不應食肉。
複次大慧。
凡諸殺者為财利故殺生屠販。
彼諸愚癡食肉衆生。
以錢為網而捕諸肉。
彼殺生者。
若以财物若以鈎網。
取彼空行水陸衆生。
種種殺害屠販求利。
大慧。
亦無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魚肉。
以是義故不應食肉。
大慧。
我有時說遮五種肉。
或制十種。
今于此經一切種一切時。
開除方便一切悉斷。
大慧。
如來應供等正覺尚無所食。
況食魚肉。
亦不教人。
以大悲前行故。
視一切衆生。
猶如一子。
是故不聽令食子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曾悉為親屬 鄙穢不淨雜 不淨所生長 聞氣悉恐怖 一切肉與蔥 及諸韭蒜等 種種放逸酒 修行常遠離 亦常離麻油 及諸穿孔床 以彼諸細蟲 于中極恐怖 飲食生放逸 放逸生諸覺 從覺生貪欲 是故不應食 由食生貪欲 貪令心迷醉 迷醉長愛欲 生死不解脫 為利殺衆生 以财網諸肉 二俱是惡業 死堕叫呼獄 若無教想求 則無三淨肉 彼非無因有 是故不應食 彼諸修行者 由是悉離遠 十方佛世尊 一切鹹呵責 展轉更相食 死堕虎狼類 臭穢可厭惡 所生常愚癡 多生栴陀羅 獵師譚婆種 或生陀夷尼 及諸肉食性 羅刹貓狸等 遍于是中生 縛象與大雲 央掘利魔羅 及此楞伽經 我悉制斷肉 諸佛及菩薩 聲聞所呵責 食已無慚愧 生生常癡冥 先說見聞疑 已斷一切肉 忘想不覺知 故生食肉處 如彼貪欲過 障礙聖解脫 酒肉蔥韭蒜 悉為聖道障 未來世衆生 于肉愚癡說 言此淨無罪 佛聽我等食 食如服藥想 亦如食子肉 知足生厭離 修行行乞食 安住慈心者 我說常厭離 虎狼諸惡獸 恒可同遊止 若食諸血肉 衆生悉恐怖 是故修行者 慈心不食肉 食肉無慈悲 永背正解脫 及違聖表相 是故不應食 得生梵志種 及諸修行處 智慧富貴家 斯由不食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