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章 無厚
關燈
小
中
大
折者,不知命也;怨貧賤者,不知時也。
故臨難不懼,知天命也;貧窮無懾,達時序也。
兇饑之歲,父死於室,子死於戶,而不相怨者,無所顧也。
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
張羅而畋,唱和不差者,其利等也。
故體痛者,口不能不呼;心悅者,顔不能不笑;責疲者以舉千鈞;責兀者以及走兔;驅逸足於庭,求援捷於檻。
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
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而不用,去而反求。
凡此四行,明主大憂也。
夫水濁、則無掉尾之魚;政苛、則無逸樂之士。
故令煩則民詐,政擾則民不定。
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錘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夫達道者,無知之道也,無能之道也。
是知大道,不知而中,不能而成,無有而足,守虛責實,而萬事畢。
忠言於不忠,義生於不義。
音而不收、謂之放;言出而不督、謂之闇。
故見其象,緻其形;循其理,正其名;得其端,知其情。
若此,何往不複,何事不成。
有物者意也,無外者德也,有人者行也,無人者道也。
故德非所覆、處非所處,則失;道非其道不道,則谄。
意無賢,慮無忠,行無道,言虛如受實,萬事畢。
夫言榮不若辱,非誠辭也。
得不若失,非實談也。
不進則退,不喜則憂,不得則亡,此世人之常。
真一人危斯十者而為一矣。
所謂大辯者,别天地之行,具天下之物,選善退惡,時措其宜,而功立德至矣。
小辯則不然。
别言異道,以言相射,以行相伐,使民不知其要。
無他故焉,知淺故也。
君子并物而錯之,兼塗而用之,五味未嘗而辯於口,五行在身而布於人。
故無方之道不從,面從之義不行,治亂之法不用。
惔然寬裕,蕩然簡易,略而無失,一精一詳入纖微也。
夫舟浮於水,車轉於陸,此自然道也。
有不治者,知不豫焉。
夫不擊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故不載焉。
故有知則惑,有心則崄,有目則眩。
是以規矩一而不易,不為秦楚緩節,不為一胡一越改容。
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形之,萬世傳之,無為為之也。
夫自見之,明;借人見之,闇也;自聞之,聰;借人聞之,聾也。
明君知此,則去就之分定矣。
為君當若冬日之一陽一,夏日之一陰一,萬物自歸,莫之使也。
恬卧而功自成,優遊而政自治。
豈在振目搤睕、手據鞭樸、而後為治欤。
夫事有合不合者,知與未知也。
合而不結者,一陽一親而一陰一疏。
故遠而親者,志相應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無違行也;近而不禦者,心相乖也;遠而相思者,合其謀也。
故明君擇人,不可不審;士之進趣,亦不可不詳。
故臨難不懼,知天命也;貧窮無懾,達時序也。
兇饑之歲,父死於室,子死於戶,而不相怨者,無所顧也。
同舟渡海,中流遇風,救患若一,所憂同也。
張羅而畋,唱和不差者,其利等也。
故體痛者,口不能不呼;心悅者,顔不能不笑;責疲者以舉千鈞;責兀者以及走兔;驅逸足於庭,求援捷於檻。
斯逆理而求之,猶倒裳而索領。
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而不用,去而反求。
凡此四行,明主大憂也。
夫水濁、則無掉尾之魚;政苛、則無逸樂之士。
故令煩則民詐,政擾則民不定。
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錘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
夫達道者,無知之道也,無能之道也。
是知大道,不知而中,不能而成,無有而足,守虛責實,而萬事畢。
忠言於不忠,義生於不義。
音而不收、謂之放;言出而不督、謂之闇。
故見其象,緻其形;循其理,正其名;得其端,知其情。
若此,何往不複,何事不成。
有物者意也,無外者德也,有人者行也,無人者道也。
故德非所覆、處非所處,則失;道非其道不道,則谄。
意無賢,慮無忠,行無道,言虛如受實,萬事畢。
夫言榮不若辱,非誠辭也。
得不若失,非實談也。
不進則退,不喜則憂,不得則亡,此世人之常。
真一人危斯十者而為一矣。
所謂大辯者,别天地之行,具天下之物,選善退惡,時措其宜,而功立德至矣。
小辯則不然。
别言異道,以言相射,以行相伐,使民不知其要。
無他故焉,知淺故也。
君子并物而錯之,兼塗而用之,五味未嘗而辯於口,五行在身而布於人。
故無方之道不從,面從之義不行,治亂之法不用。
惔然寬裕,蕩然簡易,略而無失,一精一詳入纖微也。
夫舟浮於水,車轉於陸,此自然道也。
有不治者,知不豫焉。
夫不擊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故不載焉。
故有知則惑,有心則崄,有目則眩。
是以規矩一而不易,不為秦楚緩節,不為一胡一越改容。
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形之,萬世傳之,無為為之也。
夫自見之,明;借人見之,闇也;自聞之,聰;借人聞之,聾也。
明君知此,則去就之分定矣。
為君當若冬日之一陽一,夏日之一陰一,萬物自歸,莫之使也。
恬卧而功自成,優遊而政自治。
豈在振目搤睕、手據鞭樸、而後為治欤。
夫事有合不合者,知與未知也。
合而不結者,一陽一親而一陰一疏。
故遠而親者,志相應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無違行也;近而不禦者,心相乖也;遠而相思者,合其謀也。
故明君擇人,不可不審;士之進趣,亦不可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