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度
關燈
小
中
大
的黃金,是一種辦法;使用一江一一陽一所産的珍珠,是一種辦法;使用秦地明山所産的曾青,是一種辦法;使用禺氏邊山所産的玉石,是一種辦法。
這些都是以少掌握多,以狹掌握廣的辦法。
天下的理财之法,莫過于輕重之術了。
&rdquo 桓公問管仲說:&ldquo一陰一山的馬,可供駕駛兵車之用的有四千匹。
每匹馬的價格是一萬錢,每斤黃金也是一萬錢,我隻存有黃金一千個,應當怎麼辦?&rdquo管仲回答說:&ldquo君上可以命令所有納稅的人們,必須按錢數一交一納黃金。
我們就可因金價上漲而得到四萬錢的收入,這就一變為四了。
我們并沒有使用冶金柑渦和鼓風爐來冶煉黃金,現在黃金之所以一變為四,隻是運用理财之術的結果。
珍珠來自赤野的末光,黃金出在汝水、漢水的右衢,玉石出在禺氏的邊山。
這些地方估計距離周都七幹八百裡,路途遙遠,來之不易。
所以先王按其貴重程度而加以利用,規定珠玉為上币,黃金為中币,刀布為下币。
先王正是通過提高或降低中币黃金的币值,制約着下币刀布、上币珠玉的作用。
&rdquo 百乘之國,在中央地區建立市場,離四周邊境估計五十裡路。
一天确定計劃,兩天裝載貨物,三天運出國境,五天可以來回。
百乘之國要制約鄰國物價高低,不超過五天。
百乘之國,擁有耕地一萬頃,戶數一萬戶,人口十萬人,有納稅義務的一萬人,兵車百乘,戰馬四百匹。
幹乘之國,在中央地區建立市場,離四周邊境估計一百五十裡路。
兩天确定計劃,三天裝載貨物,五天運出國境,十天可以來回。
幹乘之國制約鄰國物價高低,不超過十天。
幹乘之國,擁有耕地十萬頃,戶數十萬戶,人口百萬人,有納稅義務的十萬人,兵車千乘,戰馬四千匹。
萬乘之國,在中央建立市場,離四周邊境估計五百裡路。
三天确定計劃,五天裝載貨物,十天運出國境,二十天來回。
萬乘之國制約鄰國物價高低,不超過二十天。
萬乘之國,擁有耕地百萬頃,戶數百萬戶,人口千萬人,有納稅義務的百萬人,兵車萬乘,戰馬四萬匹。
管仲說:&ldquo單身男子叫作鳏,單身女子叫作寡,老而沒有兒女的叫獨。
國君要調查了解凡有子弟因兵役而死亡的,父母也算作&lsquo獨&rsquo,必須由政府負喪葬之責:衣食要有三領,棺木要厚三寸,鄉中官吏親管其事,葬于公家墓地;戰死者如是獨生,還要賞給父母一匹馬一天所能耕種的土地。
因此,作父母的即使犧牲自己的兒子為君主效力,也不引以為苦了。
國君每到年終都視察邑裡,看到勞力與别戶相同而住房獨好的人家,一定是好百姓,是努力耕作的人,要用兩束幹肉、一石酒獎賞他們。
對于體力充足而閑遊不肯勞動的,如是老年人,則遣責之,如是壯年,則遣送邊疆服役。
對于無本經營農業的,則貸與土地和錢币。
由此,百業皆興,沒有懶惰和失掉農時的百姓。
這都是國家政策的具體辦法。
&rdquo 上等勞力的農民可負擔五口人吃飯,中等勞力可負擔四口,下等勞力可負擔三口。
上等勞力的婦女可供一應五口人穿衣,中等勞力可供一應四口,下等勞力可供一應三口。
農民要經常耕作,婦女要經常紡織。
一農不耕,人民就可能有挨餓的;一女不織,人民就可能有受凍的。
饑寒凍餓總是起因于土地經營。
所以先王認真對待這個起因。
農事收獲達到成本的二倍。
農民才沒有賣兒賣女的;達到三倍,才可以正常備糧吃飯;達到四倍,鄉裡富裕;達到五倍,則餘糧遠近流通,死人也得到妥善安葬了。
如果農事收入達不到成本的二倍,君主再征斂不止,那麼,為非作歹的路上,單人都不敢出行,财貨放在手上也不安甯了。
随着用法律鎮壓,就等于自己在殘害百姓。
物價失調,饑民不能管理,百姓賣出的兒子,自己不能依靠使用,君失其民,父失其子,這乃是亡國之道。
管仲說:&ldquo神農之術告訴我們:&lsquo一種糧食無收成,則缺少一種糧食,糧食的賣價将上漲十倍;兩種糧食無收成,則缺少兩種糧食,糧食的賣價将上漲二十倍。
&rsquo遇此情況,國家應當提倡用瓜菜補充民食。
而對于沒有口糧的農戶,由國家供給舊年的陳糧;對于沒有種籽的農戶,由國家貸給可用的新糧。
這樣,才不會出現赢利十倍的奸商,也不會出現加倍收息的高利貸者。
&rdquo
這些都是以少掌握多,以狹掌握廣的辦法。
天下的理财之法,莫過于輕重之術了。
&rdquo 桓公問管仲說:&ldquo一陰一山的馬,可供駕駛兵車之用的有四千匹。
每匹馬的價格是一萬錢,每斤黃金也是一萬錢,我隻存有黃金一千個,應當怎麼辦?&rdquo管仲回答說:&ldquo君上可以命令所有納稅的人們,必須按錢數一交一納黃金。
我們就可因金價上漲而得到四萬錢的收入,這就一變為四了。
我們并沒有使用冶金柑渦和鼓風爐來冶煉黃金,現在黃金之所以一變為四,隻是運用理财之術的結果。
珍珠來自赤野的末光,黃金出在汝水、漢水的右衢,玉石出在禺氏的邊山。
這些地方估計距離周都七幹八百裡,路途遙遠,來之不易。
所以先王按其貴重程度而加以利用,規定珠玉為上币,黃金為中币,刀布為下币。
先王正是通過提高或降低中币黃金的币值,制約着下币刀布、上币珠玉的作用。
&rdquo 百乘之國,在中央地區建立市場,離四周邊境估計五十裡路。
一天确定計劃,兩天裝載貨物,三天運出國境,五天可以來回。
百乘之國要制約鄰國物價高低,不超過五天。
百乘之國,擁有耕地一萬頃,戶數一萬戶,人口十萬人,有納稅義務的一萬人,兵車百乘,戰馬四百匹。
幹乘之國,在中央地區建立市場,離四周邊境估計一百五十裡路。
兩天确定計劃,三天裝載貨物,五天運出國境,十天可以來回。
幹乘之國制約鄰國物價高低,不超過十天。
幹乘之國,擁有耕地十萬頃,戶數十萬戶,人口百萬人,有納稅義務的十萬人,兵車千乘,戰馬四千匹。
萬乘之國,在中央建立市場,離四周邊境估計五百裡路。
三天确定計劃,五天裝載貨物,十天運出國境,二十天來回。
萬乘之國制約鄰國物價高低,不超過二十天。
萬乘之國,擁有耕地百萬頃,戶數百萬戶,人口千萬人,有納稅義務的百萬人,兵車萬乘,戰馬四萬匹。
管仲說:&ldquo單身男子叫作鳏,單身女子叫作寡,老而沒有兒女的叫獨。
國君要調查了解凡有子弟因兵役而死亡的,父母也算作&lsquo獨&rsquo,必須由政府負喪葬之責:衣食要有三領,棺木要厚三寸,鄉中官吏親管其事,葬于公家墓地;戰死者如是獨生,還要賞給父母一匹馬一天所能耕種的土地。
因此,作父母的即使犧牲自己的兒子為君主效力,也不引以為苦了。
國君每到年終都視察邑裡,看到勞力與别戶相同而住房獨好的人家,一定是好百姓,是努力耕作的人,要用兩束幹肉、一石酒獎賞他們。
對于體力充足而閑遊不肯勞動的,如是老年人,則遣責之,如是壯年,則遣送邊疆服役。
對于無本經營農業的,則貸與土地和錢币。
由此,百業皆興,沒有懶惰和失掉農時的百姓。
這都是國家政策的具體辦法。
&rdquo 上等勞力的農民可負擔五口人吃飯,中等勞力可負擔四口,下等勞力可負擔三口。
上等勞力的婦女可供一應五口人穿衣,中等勞力可供一應四口,下等勞力可供一應三口。
農民要經常耕作,婦女要經常紡織。
一農不耕,人民就可能有挨餓的;一女不織,人民就可能有受凍的。
饑寒凍餓總是起因于土地經營。
所以先王認真對待這個起因。
農事收獲達到成本的二倍。
農民才沒有賣兒賣女的;達到三倍,才可以正常備糧吃飯;達到四倍,鄉裡富裕;達到五倍,則餘糧遠近流通,死人也得到妥善安葬了。
如果農事收入達不到成本的二倍,君主再征斂不止,那麼,為非作歹的路上,單人都不敢出行,财貨放在手上也不安甯了。
随着用法律鎮壓,就等于自己在殘害百姓。
物價失調,饑民不能管理,百姓賣出的兒子,自己不能依靠使用,君失其民,父失其子,這乃是亡國之道。
管仲說:&ldquo神農之術告訴我們:&lsquo一種糧食無收成,則缺少一種糧食,糧食的賣價将上漲十倍;兩種糧食無收成,則缺少兩種糧食,糧食的賣價将上漲二十倍。
&rsquo遇此情況,國家應當提倡用瓜菜補充民食。
而對于沒有口糧的農戶,由國家供給舊年的陳糧;對于沒有種籽的農戶,由國家貸給可用的新糧。
這樣,才不會出現赢利十倍的奸商,也不會出現加倍收息的高利貸者。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