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問
關燈
小
中
大
【原文】
齊桓公問管子曰:&ldquo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為之有道乎?&rdquo對曰:&ldquo勿創勿作,時至而随。毋以私好惡害公正,察民所惡,以自為戒。黃帝立明台之議者,上觀于賢也;堯有衢室之問者,下聽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谏鼓于朝,而備訊唉;湯有總街之庭,以觀人诽也;武王有靈台之複,而賢者進也。此古聖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rdquo桓公曰:&ldquo吾欲效而為之,其名雲何?&rdquo對曰:&ldquo名曰啧室之議。曰:法簡而易行,刑審而不犯,事約而易從,求寡而易足。人有非上之所過,謂之正士,内于啧室之議。有司執事者鹹以厥事奉職,而不忘為。此啧室之事也,請以東郭牙為之。此人能以正事争于君前者也。&rdquo桓公曰:&ldquo善。&rdquo
【譯文】
桓公問管仲說;&ldquo我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能辦到麼?&rdquo回答說:&ldquo不急于創始,不急于作新,等到條件成熟再随之行事。不可以個人好惡損害公正原則。要調查了解人民之所惡,以便自身為戒。黃帝建立明台的咨議制度,就是為了從上面搜集賢士的意見;堯實行衢室的詢問制度,也是為了從下面聽取人們的呼聲;舜有号召進谏的旌旗,君主就不受蒙蔽;禹把谏鼓立在朝堂上,可以準備人們上告;湯有總街的廳堂,可以搜集人們的非議;周武王有靈台的報告制度,賢者都得以進用。這就是古代聖帝明王能夠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的原因。&rdquo桓公說;&ldquo我也想效法他們實行這項制度,應當叫什麼名字呢?&rdquo回答說:&ldquo名稱可叫作&lsquo噴室的咨議制度&rsquo。就是說:國家法度要簡而易行,刑罰要審慎而無人犯罪,政事要簡而易從,征稅要少而容易一交一足。老百姓有在這些方面提出君主過失的,就稱之為&lsquo正士&rsquo,其意見都納入&lsquo噴室&rsquo的咨議制度來處理。負責辦事的人員,都要把受理此事作為本職工作,而不許有所遺忘。這項&lsquo噴室&rsquo的大事,請派東郭牙主管。此人是能夠為正事在君主面前力争的。&rdquo桓公說:&ldquo好&rdquo。
齊桓公問
【譯文】
桓公問管仲說;&ldquo我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能辦到麼?&rdquo回答說:&ldquo不急于創始,不急于作新,等到條件成熟再随之行事。不可以個人好惡損害公正原則。要調查了解人民之所惡,以便自身為戒。黃帝建立明台的咨議制度,就是為了從上面搜集賢士的意見;堯實行衢室的詢問制度,也是為了從下面聽取人們的呼聲;舜有号召進谏的旌旗,君主就不受蒙蔽;禹把谏鼓立在朝堂上,可以準備人們上告;湯有總街的廳堂,可以搜集人們的非議;周武王有靈台的報告制度,賢者都得以進用。這就是古代聖帝明王能夠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的原因。&rdquo桓公說;&ldquo我也想效法他們實行這項制度,應當叫什麼名字呢?&rdquo回答說:&ldquo名稱可叫作&lsquo噴室的咨議制度&rsquo。就是說:國家法度要簡而易行,刑罰要審慎而無人犯罪,政事要簡而易從,征稅要少而容易一交一足。老百姓有在這些方面提出君主過失的,就稱之為&lsquo正士&rsquo,其意見都納入&lsquo噴室&rsquo的咨議制度來處理。負責辦事的人員,都要把受理此事作為本職工作,而不許有所遺忘。這項&lsquo噴室&rsquo的大事,請派東郭牙主管。此人是能夠為正事在君主面前力争的。&rdquo桓公說:&ldquo好&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