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
關燈
小
中
大
得蒼龍為相而明察東方,得祝融為相而明察南方,得大封為相而明察西方,得後土為相而明察北方。
黃帝得六相而天地得治,可以說神明到極點了。
蚩尤通曉天道,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掌時&rsquo&rsquo的官;大常通曉地利,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凜者&rdquo的官;蒼龍明察于東方,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下師&rdquo的官;祝融明察于南方,所以黃帝用他&ldquo司徒&rdquo的官;大封明察西方,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司馬&rdquo的官;後土明察北方,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李&rdquo官。
因此,春是工師,夏是司徒,秋是司馬,冬天的性質則相當于理獄的官職。
從前,黃帝根據緩急差别開始制定五聲,用五聲來規正五鐘的音調。
命定這五鐘音調的名稱,第一叫作青鐘大音,第二叫作赤鐘重心,第三叫作黃鐘灑光,第四叫作景鐘昧其明,第五叫作黑鐘隐其常。
五聲調整好了,然後開始确定五行來規正天時季節,開始确定五官來規正人們地位。
人事與天道協調了,天地的美好事物也就産生出來了。
冬至後從遇到甲子日開始,要按照木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命左右士師内侍治事。
統一分别各級官爵,評定賢與不肖的官吏;發放秘藏之物,賞賜于全國各地。
按農家種田之數,把國家的陳糧發放給他們。
走出城市,讓國家官吏巡視山林,禁止砍伐樹木,這是為愛護草木而要求的。
接着是水解凍化,草木萌生。
要消滅土中蟄蟲,要促進菱的生長,春耕不可拖延,春苗的根部要培土充足,不殺雛鳥,不害幼糜幼鹿。
不可束包太緊,免傷襁褓的嬰兒。
按時這樣做則草木繁茂而不雕。
這些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丙子之日開始,要按照火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
命&ldquo行人&rdquo之官内侍治事。
下令挖掘田間排水的溝渠,修築津梁于舊道之上,發放國家積藏,作為國君賞賜之用。
貴者遊樂馳馬,以發洩地氣。
拿出皮币,命使臣奉行春秋之禮于天下諸侯,通好于各國,讓所接觸的國家都能和睦。
這樣,天無暴風,草木生長奮發,郁蒸之氣停息,人無疾病而富貴多子。
上述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戊子之日開始,要按照土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命左右司徒内侍治事。
此時節不誅不賞,敬慎于農事。
大講仁惠的言論,寬判刑死,緩處罪人。
走出城外,由司徒下令巡視農民種田用工、出力的情況,以蓄育五谷。
貴者宜于靜居,而農民則需極力講求農業的用工與出力。
這樣,天好象成為深遽的園林,草木蕃育生長。
五谷蕃實秀大,六畜犧牲之物也都齊備,百姓足财,國家富有,君臣上下相親,各國諸侯也都和睦。
上述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庚子之日開始,要按照金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要求司祝之官選擇圈養中合用的禽一獸和秋日裡先熟的五谷,敬獻于祖廟及五祀之神,讓鬼神享用它的氣,讓君子宴食它的味。
這時,涼風已至,白露已下,天子還要出令,命左右司馬籌措銷甲兵器,組織軍人隊伍,在全國各地加強備戰,非常警惕地如臨戰争,這乃是為了準備天地秋時所行的殺戮。
這時,白天太一陽一甚熱,夜間涼露已降,大地環繞,五谷逐次成熟,草木豐實,不僅農業增産,各業都同慶豐年。
上述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壬子之日開始,要按照水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命左右&ldquo李官&rdquo内侍治事。
此時冬寒之氣若足,則發奸捕盜之事可以停止;冬寒之氣不足,則發捕貪一污分子與盜賊。
還要多多砍削竹類以制造箭支,伐取檀朽之木以制弓,令百姓出獵野生禽一獸,不放過任何大小一律捕殺,這正是貴在适應天地閉藏的要求。
這樣,卵生的鳥類沒有孵化不成的,胎生的獸類沒有中途流産的,懷孕的婦女沒有胎兒夭死的,草木的根本也都是閉藏完好的。
上述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甲子之日開始,須按照木的德性應時治事,天子若無所賦與,不行賞賜,而進行大斬伐傷,國君就會危險,不然,則太子危險,或者是家人、夫人死亡,不然,則長子死亡。
這種災禍将延長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丙子之日開始,須按照火的德性應時行事,天子若屢行急政,則有&ldquo旱劄&rdquo之災,禾苗枯死,人遭瘟疫。
這種災禍将延長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戊子之日開始,須按照土的德性應時治事,天子如修築宮室台榭,國君危險;如在外修築城郭,大臣死亡。
此災禍将延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庚子之日開始,須按照金的德性應時治事,天子如果開山動石,則戰争失敗,戰士死,而執政者喪亡。
此災禍将延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壬子之日開始,須按照水的德性應時治事,天子無論是決開或堵塞大河,動了大的治水工程,王後夫人就會死亡,不然,則國中卵生的鳥類孵化不成,胎生的獸類中途流産,懷孕的婦女胎兒天死,草木的根本也不完好。
這種災禍也将延續七十二日而畢。
黃帝得六相而天地得治,可以說神明到極點了。
蚩尤通曉天道,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掌時&rsquo&rsquo的官;大常通曉地利,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凜者&rdquo的官;蒼龍明察于東方,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下師&rdquo的官;祝融明察于南方,所以黃帝用他&ldquo司徒&rdquo的官;大封明察西方,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司馬&rdquo的官;後土明察北方,所以黃帝用他當&ldquo李&rdquo官。
因此,春是工師,夏是司徒,秋是司馬,冬天的性質則相當于理獄的官職。
從前,黃帝根據緩急差别開始制定五聲,用五聲來規正五鐘的音調。
命定這五鐘音調的名稱,第一叫作青鐘大音,第二叫作赤鐘重心,第三叫作黃鐘灑光,第四叫作景鐘昧其明,第五叫作黑鐘隐其常。
五聲調整好了,然後開始确定五行來規正天時季節,開始确定五官來規正人們地位。
人事與天道協調了,天地的美好事物也就産生出來了。
冬至後從遇到甲子日開始,要按照木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命左右士師内侍治事。
統一分别各級官爵,評定賢與不肖的官吏;發放秘藏之物,賞賜于全國各地。
按農家種田之數,把國家的陳糧發放給他們。
走出城市,讓國家官吏巡視山林,禁止砍伐樹木,這是為愛護草木而要求的。
接着是水解凍化,草木萌生。
要消滅土中蟄蟲,要促進菱的生長,春耕不可拖延,春苗的根部要培土充足,不殺雛鳥,不害幼糜幼鹿。
不可束包太緊,免傷襁褓的嬰兒。
按時這樣做則草木繁茂而不雕。
這些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丙子之日開始,要按照火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
命&ldquo行人&rdquo之官内侍治事。
下令挖掘田間排水的溝渠,修築津梁于舊道之上,發放國家積藏,作為國君賞賜之用。
貴者遊樂馳馬,以發洩地氣。
拿出皮币,命使臣奉行春秋之禮于天下諸侯,通好于各國,讓所接觸的國家都能和睦。
這樣,天無暴風,草木生長奮發,郁蒸之氣停息,人無疾病而富貴多子。
上述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戊子之日開始,要按照土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命左右司徒内侍治事。
此時節不誅不賞,敬慎于農事。
大講仁惠的言論,寬判刑死,緩處罪人。
走出城外,由司徒下令巡視農民種田用工、出力的情況,以蓄育五谷。
貴者宜于靜居,而農民則需極力講求農業的用工與出力。
這樣,天好象成為深遽的園林,草木蕃育生長。
五谷蕃實秀大,六畜犧牲之物也都齊備,百姓足财,國家富有,君臣上下相親,各國諸侯也都和睦。
上述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庚子之日開始,要按照金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要求司祝之官選擇圈養中合用的禽一獸和秋日裡先熟的五谷,敬獻于祖廟及五祀之神,讓鬼神享用它的氣,讓君子宴食它的味。
這時,涼風已至,白露已下,天子還要出令,命左右司馬籌措銷甲兵器,組織軍人隊伍,在全國各地加強備戰,非常警惕地如臨戰争,這乃是為了準備天地秋時所行的殺戮。
這時,白天太一陽一甚熱,夜間涼露已降,大地環繞,五谷逐次成熟,草木豐實,不僅農業增産,各業都同慶豐年。
上述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壬子之日開始,要按照水的德性應時治事。
天子發出命令,命左右&ldquo李官&rdquo内侍治事。
此時冬寒之氣若足,則發奸捕盜之事可以停止;冬寒之氣不足,則發捕貪一污分子與盜賊。
還要多多砍削竹類以制造箭支,伐取檀朽之木以制弓,令百姓出獵野生禽一獸,不放過任何大小一律捕殺,這正是貴在适應天地閉藏的要求。
這樣,卵生的鳥類沒有孵化不成的,胎生的獸類沒有中途流産的,懷孕的婦女沒有胎兒夭死的,草木的根本也都是閉藏完好的。
上述措施持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甲子之日開始,須按照木的德性應時治事,天子若無所賦與,不行賞賜,而進行大斬伐傷,國君就會危險,不然,則太子危險,或者是家人、夫人死亡,不然,則長子死亡。
這種災禍将延長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丙子之日開始,須按照火的德性應時行事,天子若屢行急政,則有&ldquo旱劄&rdquo之災,禾苗枯死,人遭瘟疫。
這種災禍将延長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戊子之日開始,須按照土的德性應時治事,天子如修築宮室台榭,國君危險;如在外修築城郭,大臣死亡。
此災禍将延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庚子之日開始,須按照金的德性應時治事,天子如果開山動石,則戰争失敗,戰士死,而執政者喪亡。
此災禍将延續七十二日而畢。
從遇到壬子之日開始,須按照水的德性應時治事,天子無論是決開或堵塞大河,動了大的治水工程,王後夫人就會死亡,不然,則國中卵生的鳥類孵化不成,胎生的獸類中途流産,懷孕的婦女胎兒天死,草木的根本也不完好。
這種災禍也将延續七十二日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