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
關燈
小
中
大
人,是不能委之以重任的。
謀慮遠大的人,可以同他共圖大事;見識高超的人,可以同他共行治國之道。
但是,對于那種貪圖速效而隻顧眼前利害的人,走開了就不要召他回來;注重長遠利益的人,影響也就深遠;材器偉大的人,會得到衆人的依賴;要人們感懷自己,一定要行德而不可厭倦。
不應得而求必得的事情,是靠不住的;不應承諾而完全承諾的語言,是信不得的。
謹小慎微也不能成大事,就好比挑揀食物不能使身體胖起來一樣。
能夠不放棄以上這些格言的,就能與天地媲美了。
從三仍高的崖岸上跳下來,人是很難做到的,但猴子卻毫不在乎地跳下來喝水。
所以說,驕傲自大,獨斷專行,乃是行事的禍患。
雖不到野外跑路,也不要把馬丢掉。
能夠做到隻給人們好處而不向人們索取報酬的,那就同天地一樣偉大了。
懶惰的人總是落後,勤奮的人總是辦事神速有效。
如果說,辦事神速的已經進入室内,那麼,落後的還在門外。
進入室内的可以從容不迫,在門外的必将疲憊不堪。
所以,黎明時玩忽怠惰,日暮時就要遭殃。
早上忘掉了應作的事情,晚上就什麼成果也沒有。
一個人邪氣侵襲到體内,正色就要衰退。
君主不像君主的樣子,臣子當然就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的樣子,兒子當然就不像兒子。
君主不按照他的身份辦事,臣子就會超越應守的規範。
上下不和,政令就無法推行。
君主的衣冠不端正,禮賓的官吏就不會嚴肅。
君主的舉動不合乎儀式,政策法令就不容易貫徹。
一方面關懷臣民,另方面再有威嚴,為君之道,才算完備。
君主不能使臣民安樂,臣民也就不會為君主分憂;君主不能使臣民生長繁息,臣民也就不會為君主犧牲生命。
君主給予臣民的,不确實兌現;臣民對待君主,也是不會全力以赴的。
關于&ldquo道&rdquo,它的理論是一緻的,但運用起來則各有不同。
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家,他便是治家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鄉,他便是一鄉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國,他便是一國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天下,他便是天下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使萬物各得其所,那便和天地一樣偉大了。
失道者,人民不肯來投;得道者,人民不肯離去。
道之所在,自身就應該與之同化。
&rsquo凡是始終保持強盛的,就因為順從天道;凡是能安危存亡的,就因為順從人心。
違背天的法則,雖然暫時豐滿,最終必然枯竭;上下不和,雖然暫時安定,最終也必然危亡。
想要統一天下而違背天道,天下就不可能被他統一起來。
掌握了天道,成事就很自然;違背了天道,雖然成功也不能保持。
已經得道的,往往不覺察自己是怎樣做的;已經成功了,往往又不覺察道是怎樣離開的。
就好像隐藏起來而沒有形體,這就是&ldquo天道&rdquo。
但是,對當今有懷疑則可以考察古代,對未來不了解,則可以查閱曆史。
萬事的本性,内容雖有不同,但總是同歸一理,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
用新伐的木材做屋柱而房子倒坍,誰也不怨恨木材;小孩子把屋瓦拆下來,慈母也會打棍子。
順天道去做,遠者都會來親近;事起于人為,近親也要怨恨。
萬物之于人,是沒有遠近親疏之分的。
高明的人用起來就有餘,愚笨的人用起來就不足。
順乎天道去做,天就幫助他;反乎天道去做,天就違背他。
天之所助,弱小可以變得強大;天之所棄,成功可以變為失敗。
順應天道的可以得其成效,違背天道的就要招緻災禍,且無可挽救。
烏鴉般的一交一誼,看着友善,其實并不親密;不重合的繩結,即使堅固,也一定松脫開解。
所以,道在實際運用的時候,貴在慎重。
不要一交一與不可靠的人,不要強給做不到的人,不要告知不明事理的人。
一交一與不可靠的、強予做不到的、告知不明事理的人,就叫作勞而無功。
表面上顯示友好的朋友,也就接近于不親密了;表面上顯示親愛的一交一誼,也就接近于不結好了;表面上顯示慷慨的恩賜,也就接近于不得所報了。
隻有内心裡認真行德,四面八方才會歸附。
獨斷專橫的國家,必然疲于奔命而禍事多端;獨斷專橫國家的君主,必然卑鄙而沒有威望。
這就好比獨自議定婚姻的婦女,一定名聲不好而沒有信譽。
但對于尚未見面就令人仰慕的君主,應該去投奔;對于久别而令人難忘的君主,應該來輔佐。
日月有不明的時候,但天不會變;山高有看不見的時候,但地不會變。
說起話來,那種隻說一次而不可再說的錯話,人君就不應該說;做起事來,那種隻做一次而不可再做的錯事,人君就不應該做。
凡是重複那些不可再說的言論和那些不可再做的事情,都是一國之君的最大禁忌。
謀慮遠大的人,可以同他共圖大事;見識高超的人,可以同他共行治國之道。
但是,對于那種貪圖速效而隻顧眼前利害的人,走開了就不要召他回來;注重長遠利益的人,影響也就深遠;材器偉大的人,會得到衆人的依賴;要人們感懷自己,一定要行德而不可厭倦。
不應得而求必得的事情,是靠不住的;不應承諾而完全承諾的語言,是信不得的。
謹小慎微也不能成大事,就好比挑揀食物不能使身體胖起來一樣。
能夠不放棄以上這些格言的,就能與天地媲美了。
從三仍高的崖岸上跳下來,人是很難做到的,但猴子卻毫不在乎地跳下來喝水。
所以說,驕傲自大,獨斷專行,乃是行事的禍患。
雖不到野外跑路,也不要把馬丢掉。
能夠做到隻給人們好處而不向人們索取報酬的,那就同天地一樣偉大了。
懶惰的人總是落後,勤奮的人總是辦事神速有效。
如果說,辦事神速的已經進入室内,那麼,落後的還在門外。
進入室内的可以從容不迫,在門外的必将疲憊不堪。
所以,黎明時玩忽怠惰,日暮時就要遭殃。
早上忘掉了應作的事情,晚上就什麼成果也沒有。
一個人邪氣侵襲到體内,正色就要衰退。
君主不像君主的樣子,臣子當然就不像臣子;父親不像父親的樣子,兒子當然就不像兒子。
君主不按照他的身份辦事,臣子就會超越應守的規範。
上下不和,政令就無法推行。
君主的衣冠不端正,禮賓的官吏就不會嚴肅。
君主的舉動不合乎儀式,政策法令就不容易貫徹。
一方面關懷臣民,另方面再有威嚴,為君之道,才算完備。
君主不能使臣民安樂,臣民也就不會為君主分憂;君主不能使臣民生長繁息,臣民也就不會為君主犧牲生命。
君主給予臣民的,不确實兌現;臣民對待君主,也是不會全力以赴的。
關于&ldquo道&rdquo,它的理論是一緻的,但運用起來則各有不同。
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家,他便是治家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鄉,他便是一鄉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國,他便是一國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治天下,他便是天下的人材;有的人懂得道而能使萬物各得其所,那便和天地一樣偉大了。
失道者,人民不肯來投;得道者,人民不肯離去。
道之所在,自身就應該與之同化。
&rsquo凡是始終保持強盛的,就因為順從天道;凡是能安危存亡的,就因為順從人心。
違背天的法則,雖然暫時豐滿,最終必然枯竭;上下不和,雖然暫時安定,最終也必然危亡。
想要統一天下而違背天道,天下就不可能被他統一起來。
掌握了天道,成事就很自然;違背了天道,雖然成功也不能保持。
已經得道的,往往不覺察自己是怎樣做的;已經成功了,往往又不覺察道是怎樣離開的。
就好像隐藏起來而沒有形體,這就是&ldquo天道&rdquo。
但是,對當今有懷疑則可以考察古代,對未來不了解,則可以查閱曆史。
萬事的本性,内容雖有不同,但總是同歸一理,從古到今都是一樣的。
用新伐的木材做屋柱而房子倒坍,誰也不怨恨木材;小孩子把屋瓦拆下來,慈母也會打棍子。
順天道去做,遠者都會來親近;事起于人為,近親也要怨恨。
萬物之于人,是沒有遠近親疏之分的。
高明的人用起來就有餘,愚笨的人用起來就不足。
順乎天道去做,天就幫助他;反乎天道去做,天就違背他。
天之所助,弱小可以變得強大;天之所棄,成功可以變為失敗。
順應天道的可以得其成效,違背天道的就要招緻災禍,且無可挽救。
烏鴉般的一交一誼,看着友善,其實并不親密;不重合的繩結,即使堅固,也一定松脫開解。
所以,道在實際運用的時候,貴在慎重。
不要一交一與不可靠的人,不要強給做不到的人,不要告知不明事理的人。
一交一與不可靠的、強予做不到的、告知不明事理的人,就叫作勞而無功。
表面上顯示友好的朋友,也就接近于不親密了;表面上顯示親愛的一交一誼,也就接近于不結好了;表面上顯示慷慨的恩賜,也就接近于不得所報了。
隻有内心裡認真行德,四面八方才會歸附。
獨斷專橫的國家,必然疲于奔命而禍事多端;獨斷專橫國家的君主,必然卑鄙而沒有威望。
這就好比獨自議定婚姻的婦女,一定名聲不好而沒有信譽。
但對于尚未見面就令人仰慕的君主,應該去投奔;對于久别而令人難忘的君主,應該來輔佐。
日月有不明的時候,但天不會變;山高有看不見的時候,但地不會變。
說起話來,那種隻說一次而不可再說的錯話,人君就不應該說;做起事來,那種隻做一次而不可再做的錯事,人君就不應該做。
凡是重複那些不可再說的言論和那些不可再做的事情,都是一國之君的最大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