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經 第五卷

關燈
大般涅槃經 第五卷 宋代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之 四相品之餘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

    世尊。

    如佛所說。

    諸佛世尊有秘密藏。

    是義不然。

    何以故。

    諸佛世尊唯有密語無有密藏。

    譬如幻主機關木人。

    人雖睹見屈伸俯仰。

    莫知其内而使之然。

    佛法不爾。

    鹹令衆生悉得知見。

    雲何當言諸佛世尊有秘密藏。

    佛贊迦葉。

    善哉善哉善男子。

    如汝所言。

    如來實無秘密之藏。

    何以故。

    如秋滿月處空顯露清淨無翳人皆睹見。

    如來之言亦複如是。

    開發顯露清淨無翳。

    愚人不解謂之秘藏。

    智者了達則不名藏。

    善男子。

    譬如有人多積金銀至無量億其心悭吝不肯惠施拯濟貧窮如是積聚乃名秘藏。

    如來不爾于無邊劫積聚無量妙法珍寶心無悭吝。

    常以惠施一切衆生。

    雲何當言如來秘藏。

    善男子。

    譬如有人身根不具。

    或無一目一手一足。

    以羞恥故不令人見。

    人不見故名為秘藏。

    如來不爾。

    所有正法具足無缺令人睹見。

    雲何當言如來秘藏。

    善男子。

    譬如貧人多負人财怖畏債主隐不欲現。

    故名為藏如來不爾。

    不負一切衆生世法。

    雖負衆生出世之法而亦不藏。

    何以故。

    恒于衆生生一子想。

    而為演說無上法故。

    善男子。

    譬如長者多有财寶唯有一子心甚愛重情無舍離所有珍寶悉用示之。

    如來亦爾。

    視諸衆生同于一子。

    善男子。

    如世間人以男女根醜陋鄙惡以衣覆蔽。

    故名為藏。

    如來不爾永斷此根。

    以無根故無所覆藏。

    善男子。

    如婆羅門所有語論。

    終不欲令刹利毗舍首陀等聞。

    何以故。

    以此論中有過惡故。

    如來正法則不如是。

    初中後善。

    是故不得名為秘藏。

    善男子。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心常憶念憐愛無已。

    将詣師所欲令受學。

    懼不速成尋便将還。

    以愛念故晝夜殷勤教其半字。

    而不教誨毗伽羅論。

    何以故。

    以其幼稚力未堪故。

    善男子。

    假使長者教半字已。

    是兒即時能得了知毗伽羅論不。

    不也世尊。

    如是長者于是子所有秘藏不。

    不也世尊。

    何以故。

    以子年幼故不為說。

    不以秘吝而不現示。

    所以者何。

    若有嫉妒秘吝之心。

    乃名為藏。

    如來不爾。

    雲何當言如來秘藏。

    佛言。

    善哉善哉。

    善男子。

    如汝所言。

    若有嗔心嫉妒悭吝。

    乃名為藏。

    如來無有嗔心嫉妒。

    雲何名藏。

    善男子。

    彼大長者謂如來也。

    言一子者謂一切衆生。

    如來等視一切衆生猶如一子。

    教一子者謂聲聞弟子。

    半字者謂九部經。

    毗伽羅論者所謂方等大乘經典。

    以諸聲聞無有慧力。

    是故如來為說半字九部經典。

    而不為說毗伽羅論方等大乘。

    善男子。

    如彼長者子既長大堪任讀學。

    若不為說毗伽羅論可名為藏。

    若諸聲聞有堪任力。

    能受大乘毗伽羅論。

    如來秘惜不為說者。

    可言如來有秘密藏。

    如來不爾。

    是故如來無有秘藏。

    如彼長者教半字已次為演說毗伽羅論。

    我亦如是。

    為諸弟子說于半字九部經已。

    次為演說毗伽羅論。

    所謂如來常存不變 複次善男子。

    譬如夏月興大雲雷降注大雨令諸農夫下種子者多獲菓實。

    不下種者無所收獲。

    無所獲者非龍王咎。

    而此龍王亦無所藏。

    我亦如是。

    降大法雨大涅槃經。

    若諸衆生種善子者得慧芽菓。

    無善子者則無所獲。

    無所獲者非如來咎。

    然佛如來實無所藏。

    迦葉複言。

    我今定知如來世尊無所秘藏。

    如佛所說。

    毗伽羅論謂佛如來常存不變。

    是義不然。

    何以故。

    佛昔說偈 諸佛與緣覺  聲聞弟子衆 猶舍無常身  何況諸凡夫 今者乃說常存無變。

    是義雲何。

    佛言。

    善男子。

    我為一切聲聞弟子教半字故而說是偈又善男子。

    波斯匿王其母命終。

    悲号戀慕不能自勝來至我所。

    我即問言。

    大王何故。

    悲苦懊惱乃至于此。

    王言。

    世尊。

    國大夫人某日命終。

    假使有能令我母命還如本者。

    我當舍國象馬七珍及以身命悉以報之。

    我複語言。

    大王。

    且莫愁惱憂悲啼哭。

    一切衆生壽命盡者名之為死。

    諸佛緣覺聲聞弟子尚舍此身。

    況複凡夫。

    善男子。

    我為波斯匿王教半字故而說是偈。

    我今為諸聲聞弟子說毗伽羅論。

    謂如來常存無有變易。

    若有人言如來無常。

    雲何是人舌不堕落 迦葉複言。

    如佛所說 無所積聚  于食知足  如鳥飛空 迹不可尋 是義雲何。

    世尊。

    于此衆中誰得名為無所積聚。

    誰複得名于食知足。

    誰行于空迹不可尋。

    而此去者為至何方。

    佛言。

    迦葉。

    夫積聚者名曰财寶善男子。

    積聚有二種一者有為。

    二者無為。

    有為積聚者即聲聞行。

    無為積聚者即如來行。

    善男子。

    僧亦二種有為無為。

    有為僧者名曰聲聞。

    聲聞僧者無有積聚。

    所謂奴婢非法之物庫藏谷米鹽豉胡麻大小諸豆。

    若有說言如來聽蓄奴婢仆使如是之物。

    舌則卷縮。

    我諸所有聲聞弟子名無積聚。

    亦得名為于食知足。

    若有貪食名不知足。

    不貪食者是名知足。

    迹難尋者則近無上菩提之道。

    我說是人雖去無至。

    迦葉複言。

    若有為僧尚無積聚。

    況無為僧。

    無為僧者即是如來。

    如來雲何當有積聚。

    夫積聚者名為藏匿。

    是故如來凡有所說。

    無所匿惜。

    雲何名藏。

    迹不可尋者所謂涅槃。

    涅槃之中無有日月星辰諸宿寒熱風雨生老病死二十五有。

    離諸憂苦及諸煩惱。

    如是涅槃如來住處常不變易。

    以是因緣如來至是娑羅樹間。

    于大涅槃而般涅槃。

    佛告迦葉。

    所言大者其性廣博猶如有人壽命無量名大丈夫。

    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勝。

    如我所說八大人覺。

    為一人有為多人有。

    若一人具八則為最勝。

    所言涅槃者無諸瘡疣。

    善男子。

    譬如有人為毒箭所射多受苦痛。

    值遇良醫為拔毒箭塗以妙藥。

    令其離痛得受安樂。

    是醫即便遊于城邑及諸聚落。

    随有患苦瘡疣之處即往其所為療衆苦。

    善男子。

    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