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處胎經 第七卷

關燈
佛及阿閦佛國。

    除莊嚴刹土虛空際佛。

    除我今日諸坐菩薩餘諸盡非人種。

    何以故。

    從本已來乃至成佛于其中間。

    初不為惡此是人種。

    猶如有人修身口業于不修者。

    是謂人種。

    受三依法于不受者。

    是謂人種。

    奉持五戒于不奉者。

    是謂人種。

    修行十善于不行者。

    是謂人種。

    向須陀洹于不向者。

    是謂人種。

    得須陀洹于不得者。

    是謂人種。

    向斯陀含于不向者。

    是謂人種。

    得斯陀含于不得者。

    是謂人種。

    向阿那含于不向者。

    是謂人種。

    得阿那含于不得者。

    是謂人種。

    向阿羅漢于不向者。

    是謂人種。

    得阿羅漢于不得者。

    是謂人種。

    向辟支佛于不向者。

    是謂人種。

    得辟支佛于不得者。

    是謂人種。

    向佛道者于不向者。

    是謂人種。

    得佛道者于不得者。

    是謂人種。

    故号人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是謂人種。

    佛告法印菩薩如今善聽。

    過去諸佛于現在未來。

    是謂人種。

    現在于未來。

    是謂人種。

    未來于過去現在。

    是謂人種。

    于三世法。

    現在于過去未來。

    最為第一。

    何以故。

    如來于現在中能行過去未來法。

    何以故。

    勝過去已滅未來未至法性自然。

    非過去能滅現在未來。

    非未來能滅過去現在。

    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過去等正覺  遺教度衆生 分别人根本  上中下微妙 現在最勝佛  明過知未來 除滅前後結  獨照如日明 苦行衆生等  兩足及四足 為說甘露法  充滿除衆想 諸天十善行  從一二十二 上天下非天  功德之差降 如來衆相具  行善無瑕穢 積德如安明  清淨行無垢 若人生诽謗  言佛非真道 死入阿鼻獄  諸佛不能救 口氣腥臊臭  支節煩惱熱 惡念遂熾盛  斯由诽謗罪 行善修功德  識神向善處 如人入池洗  清淨無塵垢 羅漢辟支佛  斷滅永不生 不念吾我身  去離五道苦 佛本所行法  得諸佛印可 今得為人尊  故号天中天 世尊說此頌已。

    語法印菩薩。

    是謂人種。

    爾時法印菩薩即從座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

    叉手合掌前白佛言。

    善哉世尊。

    快說斯義。

    我等衆會。

    于如來所則非人種。

    雲何示現得為人種。

    佛告法印菩薩。

    解知諸法空無所有。

    無彼無此不見彼此者。

    是謂人種。

    觀察法性無去來今。

    解知法性空寂無二。

    是謂人種。

    于四道果有成就者無成就者。

    不見有一亦不見二。

    是謂人種。

    于衆相法。

    不見莊嚴亦不見不莊嚴。

    解了空寂非一非二。

    是謂人種。

    佛國清淨除欲怒癡。

    亦不見淨亦不見不淨二事虛空。

    是謂人種。

    分别道性三十七品。

    有成有敗。

    不見俗界有人無人。

    是謂人種。

    發意弘誓不自為己。

    安處衆生住在無畏。

    不見有住不見無住二事平等。

    是謂人種。

    分别禅定心無染着。

    執意如空無能移動。

    亦不見定亦不見不定。

    是謂人種。

    衆生邪見導示善處。

    以八正法洗除心垢。

    亦不見正亦不見不正。

    是謂人種。

    于四部衆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道心堅固無所戀着。

    不見戒行有犯不犯。

    是謂人種。

    如是法印于如來法。

    則為饒益利益衆生。

    于佛有反複修諸功德不唐捐棄。

    爾時座上百七十億衆生。

    皆發無上正真道意。

    修于人種不退轉行 菩薩處胎經行品第三十四 爾時座中有菩薩名曰造行。

    即從座起偏露右臂右膝着地。

    叉手合掌前白佛言。

    善哉世尊。

    快說人種。

    非前非後非兩中間。

    行業果報以何得知。

    或過去身非今現在。

    或未來身非過去。

    或現在身非過去未來。

    或内作行受外報。

    或外作行受内報。

    或凡夫身作行。

    須陀洹身受報。

    或須陀洹身作行。

    斯陀含受報。

    或斯陀含身作行。

    阿那含含受報。

    或阿那含身作行。

    阿羅漢身受報。

    或有衆生得慈三昧無悲喜舍。

    或有衆生得悲無慈喜舍。

    或有衆生得喜無慈悲舍。

    或有衆生得舍無慈悲喜。

    或有衆生從凡夫地不向信地法地。

    取須陀洹。

    或有衆生不向信地法地須陀洹。

    取斯陀含。

    或有衆生不向信地法地須陀洹斯陀含。

    取阿那含。

    或有衆生不向信地法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

    取阿羅漢。

    或有衆生不向信地法地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取彼此阿羅漢。

    或有衆生向辟支佛。

    還自墜落堕凡夫地。

    或有衆生向阿羅漢。

    還自墜落堕凡夫地。

    或有衆生向阿那含。

    還自墜落堕凡夫地。

    或有衆生向斯陀含。

    還自墜落堕凡夫地。

    或有衆生向須陀洹。

    還自墜落堕凡夫地。

    或有衆生于法地退堕凡夫地。

    或有衆生于信地退堕凡夫地。

    此諸衆生于如來所皆有狐疑。

    唯願世尊。

    一一分别令諸會者[火*霍]然開悟。

    爾時世尊告造行菩薩曰。

    善哉善哉汝所問義。

    皆為當來過去現在。

    亦是諸佛行業果報。

    吾今一一分别。

    谛聽谛聽善思念之。

    雲何造行菩薩。

    欲使如來說過去無量阿僧祇劫行業果報耶。

    欲使如來說未來無量阿僧祇劫行業果報耶。

    欲使如來說現在無量阿僧祇劫行業果報耶。

    爾時造行菩薩白佛言。

    世尊。

    且置過去未來行業果報。

    欲聞如來現身行業果報。

    佛告造行菩薩。

    過去無數阿僧祇劫行業果報。

    亦是現在作。

    未來無數阿僧祇劫行業果報亦是現在作。

    現在所作行業果報。

    亦是過去未來受對因緣。

    今當與汝說之。

    昔我所更苦行無數。

    或修淨行或修不淨行。

    或修天行或修人行。

    初求佛道諸漏已盡。

    神通變化[火*霍]然大悟。

    三界都苦唯我為樂。

    于尼連水邊六年苦行。

    日食一麻一米。

    斯由曩昔向一緣覺犯口四過。

    斷絕一施今受斯報。

    我既成佛為五百摩納子。

    惡聲诽謗罵詈。

    在諸街巷稱言。

    佛道非真。

    時諸國人民有信不信。

    信者信地法地。

    不信者外凡夫。

    如此人等根力成就不可沮壞。

    佛出于世光明普照。

    地獄休息餓鬼飽滿。

    在畜生者不複荷負重擔。

    如我弟提婆達兜以石打佛腳指出血。

    吾時避走東至弗于逮北至郁單曰西至拘耶尼。

    吾複避之從忉利天上至三十二天。

    此石故随逐吾。

    吾複避之還至故處。

    為石所傷。

    吾在摩竭國界晝闇園中。

    閑居經行。

    時有長者名屍利掘。

    請我供養我即受請。

    将阿難一人尋從我行。

    彼長者舍有七重門。

    門各有守者。

    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常法。

    默然受請不受餘請。

    凡我弟子出家為道行亦應爾。

    我至彼門。

    屍利掘長者。

    于内作倡伎樂自恣。

    忘我在外已經日夜。

    佛語阿難。

    汝行乞食我住此處。

    時馬将從佛邊過。

    佛從乞食。

    馬将言。

    我無食唯有熟麥當持相與。

    即持熟麥施與佛。

    佛即受食之。

    時彼馬将謂為佛食。

    爾時有天子名曰練精。

    即接食去。

    諸人見者謂為佛食。

    然佛不食為度彼故。

    故現受食。

    如是九十日在門裡住。

    阿難。

    亦九十日乞食。

    如來威神不令國王及群臣長者知佛住此。

    何以故。

    恐彼生慢興诽謗心。

    佛無威神餘人何望。

    爾時屍利掘長者。

    有小因緣出外遊戲。

    見佛在門方問佛言。

    何時至此。

    佛告長者。

    卿前請我。

    我即來此。

    汝在内快自娛樂。

    今已經九十日。

    欲還晝闇園中。

    得君供養食馬熟麥。

    時屍利掘長者。

    極懷慚愧五體投地。

    唯願世尊。

    垂恕不及聽我悔過。

    佛告長者。

    此緣久有非适今也。

    爾時長者。

    請佛入宮舍四事供養。

    佛為說法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吾昔一時在毗舍離城。

    初成佛道未久六師興盛。

    吾有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一千一人皆得羅漢六通清徹。

    時有旃遮摩那耆女。

    是阿阇羅翅舍欽婆羅弟子。

    受師明教日來佛所。

    外現清信女法。

    内受邪師教。

    來往周旋欲令人見。

    以草作腹日漸令大。

    後以木盂系腹。

    狀如臨産婦女。

    時邪師問言。

    汝那得此娠。

    報言。

    我日往瞿昙沙門所。

    故有此娠。

    師便嗔言诳我弟子垂當生梵天。

    毀辱我弟子乃至于此。

    時邪師将諸弟子并此女人。

    往至佛所。

    當于爾時。

    如來與無央數衆而為說法。

    梵志至佛所高聲唱言。

    此沙門瞿昙。

    犯于淫欲實不得道。

    自稱言得道。

    所作變化皆是幻術。

    非真實道。

    指此女人言。

    衆人皆見不也。

    愛我此女使令有娠。

    發此語已。

    時天帝釋化作一黃鼠。

    在女裙裡齧盂繩索令盂堕地。

    衆人皆見呵責罵言。

    汝等師徒謗毀聖人。

    促出國去。

    吾昔一時在錦毗梨國。

    在一樹下禅定行道。

    九十日不移處所。

    時彼六師名金那金離。

    有女弟子酸陀難提。

    興嫉妒心欲障佛功德自顯師道。

    女言。

    我能使人不供養佛。

    令師名聲流布無外。

    時彼女人懷此謀心。

    日往佛所經數日中。

    殺身埋精舍後園中。

    後來出死屍言。

    佛殺人謗名流布國人皆知。

    吾昔一時左脅患風。

    使耆域令治。

    耆域言。

    當須牛乳象尿。

    舍利沙畢缽屍利沙胡椒。

    煮以為湯服之則差。

    吾昔一時在他村中遊行教化。

    吾為馬槍刺腳。

    孔上下徹疼痛無量。

    複使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