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童子三昧經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有多衆生數 已發菩提心
住無上平等 證得無生忍
我父住法忍 我母兄眷屬
十八億諸天 皆住菩提道
我得大财寶 無量不思議
于佛法轉近 去貧窮稍遠
爾時寂靜轉童子。
化其父母及眷屬已。
出舍衛大城。
共其父母并諸眷屬。
無量百千諸衆生等。
左右圍繞在于衆前。
趣向力士所生之地娑羅林。
所欲禮佛足觐見世尊。
爾時如來在于師子床上右脅卧時。
于彼刹那羅婆牟休多時。
西方去此過八億百千佛刹。
有佛名号樂音如來十号具足。
彼佛刹土有一菩薩摩诃薩名無攀緣。
從彼佛刹隐滅身已。
于此佛刹閻浮提地波羅奈國大城之内。
有大居士名善鬼宿。
于其家内而忽化生。
時無攀緣童子即于生時。
而說偈言。
諸法無攀緣 愚癡覺所轉 彼不脫衆苦 增長諸憂惱 諸法無處所 求之不可得 若盡及不盡 一切無所有 虛空無所依 非空亦無依 空法因緣無 因緣亦不無 彼諸所說法 深隐難知見 頗有能說者 人尊釋師子 大象大師子 如梵無諸欲 今日于雙林 将滅世間眼 在于大衆中 如月十五日 為衆說妙法 彼更不可見 比丘衆圍繞 如帝釋山頂 自今更不入 一切諸妙城 天人中極尊 法鼓最勝者 發音令衆悅 我等不複聞 無我無作者 如來說是法 今欲入滅度 娑羅雙樹間 爾時無攀緣菩薩說此偈已。
波羅奈城一千徒衆作如是言。
此童子者甚奇希有。
智慧辯才無畏深入。
生已乃能憶知宿命生生之事。
複能巧說種種妙偈。
乃有如是大力智慧。
無畏難伏淨妙辯才。
願令我等得如是智若此童子。
爾時無攀緣童子。
欲令大衆入不退地。
世間所無不共之法。
希有難得無量無邊令彼得入。
亦令得入無生忍法。
爾時大衆白童子言。
善哉童子。
我等今者随童子去。
往詣彼所觐見世尊并欲供養。
爾時無攀緣菩薩摩诃薩。
共彼眷屬徒衆百千圍繞恭敬在于彼前。
從波羅奈大城而出徑詣佛所。
為欲觐見及供養故。
爾時于彼刹那羅婆牟休多時。
從于北方去此佛刹。
過六萬四百千億佛土。
有佛名曰住菩提。
分轉如來十号具足。
于彼佛刹有菩薩摩诃薩。
名曰開敷神通德。
從彼沒身生此刹土閻浮提中毗耶離大城大将師子。
于彼家内忽然化生。
爾時開敷神通德菩薩摩诃薩生彼家已。
即說偈言。
頗聞佛世尊 增長釋種家 度脫諸厄難 無量百千億 頗聞佛世尊 無邊智慧海 精進及禅定 甚深達彼岸 如來拔毒箭 得忍心調柔 為衆常說法 亦不著法相 頗聞佛世尊 不著于三界 世間行不行 智慧遍一切 欲界及色界 乃至無色界 能以智稱量 彼眼者在不 時大将家有一天女名轉菩提分。
化作人形現童子前。
以偈報童子言。
世尊住一劫 或複過一劫 汝後當見佛 今且受五欲 食勝妙福祿 猶如大王家 種種妙音聲 歌舞作倡等 爾時童子具知如來已益衆生。
諸天人等善根成就。
以偈報天女言。
彼愚癡衆生 樂于五欲樂 不聞正遍知 及諸佛教法 我不受五欲 五欲無堅牢 五欲如刀劍 誰能信五欲 豬狗及野幹 騾馬牛驢等 此輩貪五欲 諸佛聲聞诃 盲瞎根殘缺 痤陋及攣跛 如是等貪欲 諸佛聲聞诃 蚍蜉蛱蝶蠅 俱[翅-羽+隻]羅孔雀 如是等行欲 我勝彼故诃 譬如大火坑 熾然閻浮滿 彼如盲墜堕 貪欲亦如是 諸欲無常苦 智者所呵責 若人不知過 此等為欲轉 我不受五欲 世尊已證知 能聞此義者 當知彼如佛 我從佛邊聞 彼須彌山王 于後夜分時 彼佛當滅度 我等速往詣 盡諸結使者 欲見者可去 恐彼世尊滅 轉菩提分尊 最勝人所說 于億千數劫 難逢種善根 若于涅槃所 觐見釋種尊 聞釋師子法 當生善種子 若天人夜叉 往至如來所 若愛釋種幢 速見大名稱 爾時開敷神通德童子菩薩摩诃薩。
說此偈已與諸衆生無量百千左右圍繞最居衆首。
從毗耶離出徑詣佛所。
欲禮佛足親觐供養。
四童子三昧經卷上
化其父母及眷屬已。
出舍衛大城。
共其父母并諸眷屬。
無量百千諸衆生等。
左右圍繞在于衆前。
趣向力士所生之地娑羅林。
所欲禮佛足觐見世尊。
爾時如來在于師子床上右脅卧時。
于彼刹那羅婆牟休多時。
西方去此過八億百千佛刹。
有佛名号樂音如來十号具足。
彼佛刹土有一菩薩摩诃薩名無攀緣。
從彼佛刹隐滅身已。
于此佛刹閻浮提地波羅奈國大城之内。
有大居士名善鬼宿。
于其家内而忽化生。
時無攀緣童子即于生時。
而說偈言。
諸法無攀緣 愚癡覺所轉 彼不脫衆苦 增長諸憂惱 諸法無處所 求之不可得 若盡及不盡 一切無所有 虛空無所依 非空亦無依 空法因緣無 因緣亦不無 彼諸所說法 深隐難知見 頗有能說者 人尊釋師子 大象大師子 如梵無諸欲 今日于雙林 将滅世間眼 在于大衆中 如月十五日 為衆說妙法 彼更不可見 比丘衆圍繞 如帝釋山頂 自今更不入 一切諸妙城 天人中極尊 法鼓最勝者 發音令衆悅 我等不複聞 無我無作者 如來說是法 今欲入滅度 娑羅雙樹間 爾時無攀緣菩薩說此偈已。
波羅奈城一千徒衆作如是言。
此童子者甚奇希有。
智慧辯才無畏深入。
生已乃能憶知宿命生生之事。
複能巧說種種妙偈。
乃有如是大力智慧。
無畏難伏淨妙辯才。
願令我等得如是智若此童子。
爾時無攀緣童子。
欲令大衆入不退地。
世間所無不共之法。
希有難得無量無邊令彼得入。
亦令得入無生忍法。
爾時大衆白童子言。
善哉童子。
我等今者随童子去。
往詣彼所觐見世尊并欲供養。
爾時無攀緣菩薩摩诃薩。
共彼眷屬徒衆百千圍繞恭敬在于彼前。
從波羅奈大城而出徑詣佛所。
為欲觐見及供養故。
爾時于彼刹那羅婆牟休多時。
從于北方去此佛刹。
過六萬四百千億佛土。
有佛名曰住菩提。
分轉如來十号具足。
于彼佛刹有菩薩摩诃薩。
名曰開敷神通德。
從彼沒身生此刹土閻浮提中毗耶離大城大将師子。
于彼家内忽然化生。
爾時開敷神通德菩薩摩诃薩生彼家已。
即說偈言。
頗聞佛世尊 增長釋種家 度脫諸厄難 無量百千億 頗聞佛世尊 無邊智慧海 精進及禅定 甚深達彼岸 如來拔毒箭 得忍心調柔 為衆常說法 亦不著法相 頗聞佛世尊 不著于三界 世間行不行 智慧遍一切 欲界及色界 乃至無色界 能以智稱量 彼眼者在不 時大将家有一天女名轉菩提分。
化作人形現童子前。
以偈報童子言。
世尊住一劫 或複過一劫 汝後當見佛 今且受五欲 食勝妙福祿 猶如大王家 種種妙音聲 歌舞作倡等 爾時童子具知如來已益衆生。
諸天人等善根成就。
以偈報天女言。
彼愚癡衆生 樂于五欲樂 不聞正遍知 及諸佛教法 我不受五欲 五欲無堅牢 五欲如刀劍 誰能信五欲 豬狗及野幹 騾馬牛驢等 此輩貪五欲 諸佛聲聞诃 盲瞎根殘缺 痤陋及攣跛 如是等貪欲 諸佛聲聞诃 蚍蜉蛱蝶蠅 俱[翅-羽+隻]羅孔雀 如是等行欲 我勝彼故诃 譬如大火坑 熾然閻浮滿 彼如盲墜堕 貪欲亦如是 諸欲無常苦 智者所呵責 若人不知過 此等為欲轉 我不受五欲 世尊已證知 能聞此義者 當知彼如佛 我從佛邊聞 彼須彌山王 于後夜分時 彼佛當滅度 我等速往詣 盡諸結使者 欲見者可去 恐彼世尊滅 轉菩提分尊 最勝人所說 于億千數劫 難逢種善根 若于涅槃所 觐見釋種尊 聞釋師子法 當生善種子 若天人夜叉 往至如來所 若愛釋種幢 速見大名稱 爾時開敷神通德童子菩薩摩诃薩。
說此偈已與諸衆生無量百千左右圍繞最居衆首。
從毗耶離出徑詣佛所。
欲禮佛足親觐供養。
四童子三昧經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