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關策進

關燈
後學雲栖寺沙門袾宏輯 前集二門 △諸祖法語節要第一 諸祖法語。

    今不取向上玄談。

    唯取做工夫吃緊處。

    又節其要略。

    以便時時省覽。

    激勵身心。

    次二諸祖苦功。

    後集諸經引證。

    俱仿此。

     筠州黃檗運禅師示衆 預前若打不徹。

    臘月三十日到來。

    管取爾熱亂。

    有般外道。

    才見人做工夫。

    便冷笑。

    猶有這個在。

    我且問爾。

    忽然臨命終時。

    爾将何抵敵生死。

    須是閑時辦得下。

    忙時得用。

    多少省力。

    休待臨渴掘井。

    做手腳不疊。

    前路茫茫。

    胡鑽亂撞。

    苦哉苦哉。

    平日隻學口頭三昧。

    說禅說道。

    呵佛罵祖。

    到這裡都用不著。

    隻管瞞人。

    争知今日自瞞了也。

    勸爾兄弟家。

    趁色力康健時。

    讨取個分曉。

    這些關棙子。

    甚是容易。

    自是爾不肯去下死志做工夫。

    隻管道難了又難。

    若是丈夫漢。

    看個公案。

    僧問趙州。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

    州雲無。

    但二六時中看個無字。

    晝參夜參。

    行住坐卧。

    著衣吃飯處。

    屙屎放尿處。

    心心相顧。

    猛著精彩。

    守個無字。

    日久歲深。

    打成一片。

    忽然心華頓發。

    悟佛祖之機。

    便不被天下老和尚舌頭瞞。

    便會開大口。

    達磨西來。

    無風起浪。

    世尊拈花。

    一場敗阙到這裡。

    說甚閻羅老子。

    千聖尚不奈爾何。

    不信道直有這般奇特。

    為甚如此。

    事怕有心人。

     評曰。

    此後代提公案。

    看話頭之始也。

    然不必執定無字。

    或無字。

    或萬法。

    或須彌山。

    或死了燒了等。

    或參究念佛。

    随守一則。

    以悟為期。

    所疑不同。

    悟則無二。

     趙州谂禅師示衆 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

    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老僧四十年不雜用心。

    除二時粥飯。

    是雜用心處。

     玄沙備禅師示衆 夫學般若菩薩。

    具大根器。

    有大智慧始得。

    若根機遲鈍。

    直須勤苦忍耐。

    日夜忘疲。

    如喪考妣相似。

    恁麼急切更得人荷挾克骨究實。

    不妨亦得觏去。

     鵝湖大義禅師垂誡 莫隻忘形與死心。

    此個難醫病最深。

    直須提起吹毛利。

    要剖西來第一義。

    瞠卻眼兮剔起眉。

    反覆看渠。

    渠是誰。

    若人靜坐不用功。

    何年及第悟心空。

     永明壽禅師垂誡 學道之門。

    别無奇特。

    隻要洗滌根塵下。

    無量劫來業識種子。

    汝等但能消除情念。

    斷絕妄緣。

    對世間一切愛欲境界。

    心如木石相似。

    直饒未明道眼。

    自然成就淨身。

    若逢真正導師。

    切須勤心親近。

    假使參而未徹。

    學而未成。

    曆在耳根。

    永為道種。

    世世不落惡趣。

    生生不失人身。

    才出頭來。

    一聞千悟。

     黃龍死心新禅師小參 諸上座。

    人身難得。

    佛法難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向何生度此身。

    爾諸人要參禅麼。

    須是放下著。

    放下個甚麼。

    放下個四大五蘊。

    放下無量劫來許多業識。

    向自己腳跟下。

    推窮看。

    是甚麼道理。

    推來推去。

    忽然心華發明。

    照十方刹。

    可謂得之于心。

    應之于手。

    便能變大地作黃金。

    攪長河為酥酪。

    豈不暢快平生。

    莫隻管冊子上念言念語。

    讨禅讨道。

    禅道不在冊子上。

    縱饒念得一大藏教諸子百家。

    也隻是閑言語。

    臨死之時。

    總用不著。

     評曰。

    不可見恁麼說。

    便謗經毀法。

    蓋此語為著文字。

    而不修行者戒也。

    非為不識一丁者。

    立赤幟也。

     東山演禅師送徒行腳 須将生死二字。

    貼在額頭上讨取個分曉。

    如隻随群作隊。

    打哄過日。

    他時閻老子打算飯錢。

    莫道我不曾說與爾來。

    若是做工夫。

    須要時時檢點刻刻提撕。

    那裡是得力處。

    那裡是不得力處。

    那裡是打失處。

    那裡是不打失處。

    有一等。

    才上蒲團。

    便打瞌睡。

    及至醒來。

    胡思亂想。

    才下蒲團。

    便說雜話。

    如此辦道。

    直至彌勒下生。

    也未得入手。

    須是猛著精彩提個話頭。

    晝參夜參。

    與他厮捱。

    不可坐在無事甲裡。

    又不可蒲團上死坐。

    若雜念轉鬥轉多。

    輕輕放下。

    下地走一遭。

    再上蒲團。

    開兩眼。

    捏兩拳。

    豎起脊梁。

    依前提起話頭。

    便覺清涼。

    如一鍋沸湯攙一杓冷水相似。

    如此做工夫。

    定有到家時節。

     佛迹頤庵真禅師普說 信有十分。

    疑有十分。

    疑有十分。

    悟有十分。

    可将平生所見所聞。

    惡知惡解。

    奇言妙句。

    禅道佛法。

    貢高我慢等心。

    徹底傾瀉。

    隻就未明未了的公案上。

    距定腳頭。

    豎起脊梁。

    無分晝夜。

    直得東西不辨南北不分。

    如有氣的死人相似。

    心随境化。

    觸著還知。

    自然念慮内忘。

    心識路絕。

    忽然打破髑髅。

    元來不從他得。

    那時豈不慶快平生者哉。

     徑山大慧杲禅師答問 今時有自眼不明。

    隻管教人死獦狙地休去歇去。

    又教人随緣管。

    帶忘情默照。

    又教人是事莫管。

    如是諸病。

    枉用工夫。

    無有了期。

    但隻存心一處。

    無有不得者。

    時節因緣到來。

    自然觸著磕著。

    噴地醒去○把自家心識。

    緣世間塵勞的。

    回來底在般若上。

    縱今生打未徹。

    臨命終時。

    定不為惡業所牽。

    來生出頭。

    定在般若中。

    見成受用。

    此是決定的事。

    無可疑者○但自時時提撕。

    妄念起時。

    亦不必将心止遏。

    隻看個話頭。

    行也提撕。

    坐也提撕。

    提撕來。

    提撕去。

    沒滋味。

    那時便是好處。

    不得放舍。

    忽然心華發明。

    照十方刹。

    便能于一毛端。

    現寶王刹。

    坐微塵裡。

    轉大法輪。

     評曰。

    師自雲。

    他人先定而後慧。

    某甲先慧而後定。

    蓋話頭疑破。

    所謂休去歇去者。

    不期然而然矣。

     蒙山異禅師示衆 某年二十。

    知有此事。

    至三十二。

    請益十七八員長老。

    問他做工夫。

    都無端的。

    後參皖山長老。

    教看無字。

    十二時中。

    要惺惺如貓捕鼠。

    如雞抱卵。

    無令間斷。

    未透徹時。

    如鼠咬棺材。

    不可移易。

    如此做去。

    定有發明時節。

    于是晝夜孜孜體究經十八日。

    吃茶次。

    忽會得世尊拈花迦葉微笑。

    不勝歡喜。

    求決三四員長老。

    俱無一語。

    或教隻以海印三昧一印印定。

    餘俱莫管。

    便信此說。

    過了二載。

    景定五年六月。

    在四川重慶府。

    患痢晝夜百次。

    危劇瀕死。

    全不得力。

    海印三昧。

    也用不得。

    從前解會的。

    也用不得。

    有口說不得。

    有身動不得。

    有死而已。

    業緣境界。

    俱時現前。

    怕怖慞惶。

    衆苦交逼。

    遂強作主宰。

    分付後事。

    高著蒲團。

    裝一爐香。

    徐起坐定默禱三寶龍天。

    悔過從前諸不善業。

    若大限當盡。

    願承般若力。

    正念托生。

    早早出家。

    若得病愈。

    便棄俗為僧。

    早得悟明。

    廣度後學。

    作此願已。

    提個無字。

    回光自看。

    未久之間。

    髒腑三四回動。

    隻不管他。

    良久眼皮不動。

    又良久。

    不見有身。

    隻話頭不絕。

    至晚方起。

    病退一半。

    複坐至三更四點。

    諸病盡退。

    身心輕安。

    八月至江陵落發。

    一年起單行腳。

    途中炊飯。

    悟得工夫須是一氣做成。

    不可斷續。

    到黃龍歸堂。

    第一次睡魔來時。

    就座抖擻精神。

    輕輕敵退。

    第二次亦如是退。

    第三次睡魔重時。

    下地禮拜消遣。

    再上蒲團。

    規式已定。

    便趁此時。

    打并睡魔。

    初用枕短睡。

    後用臂。

    後不放倒身。

    過二三夜。

    日夜皆倦。

    腳下浮逼逼地。

    忽然眼前如黑雲開。

    自身如新浴出。

    一般清快。

    心下疑團愈盛。

    不著用力。

    綿綿現前。

    一切聲色五欲八風。

    皆入不得。

    清淨如銀盆盛雪相似。

    如秋空氣肅相似。

    卻思工夫雖好。

    無可決擇。

    起單入浙。

    在路辛苦。

    工夫退失。

    至承天孤蟾和尚處歸堂。

    自誓未得悟明。

    斷不起單。

    月餘工夫複舊。

    其時遍身生瘡亦不顧。

    舍命趁逐工夫。

    自然得力。

    又做得病中工夫。

    因赴齋出門。

    提話頭而行不覺。

    行過齋家。

    又做得動中工。

    夫到此卻似透水月華。

    急灘之上亂波之中。

    觸不散。

    蕩不失。

    活鱍鱍地。

    三月初六日坐中。

    正舉無字。

    首座入堂燒香。

    打香盒作聲。

    忽然[囗@力]地一聲。

    識得自己。

    捉敗趙州。

    遂頌雲。

    沒興路頭窮。

    踏翻波是水。

    超群老趙州。

    面目隻如此。

    秋間臨安見雪岩.退耕.石坑.虛舟.諸大老。

    舟勸往皖山。

    山問。

    光明寂照遍河沙。

    豈不是張拙秀才語。

    某開口。

    山便喝出。

    自此行坐飲食皆無意思。

    經六個月。

    次年春。

    因出城回。

    上石梯子。

    忽然胸次疑礙冰釋。

    不知有身在路上行。

    乃見山。

    山又問前語。

    某便掀倒禅床。

    卻将從前數則。

    極誵訛公案。

    一一曉了。

    諸仁者。

    參禅大須仔細。

    山僧若不得重慶一病。

    幾乎虛度。

    要緊在遇正知見人。

    所以古人朝參暮請。

    決擇身心。

    孜孜切切。

    究明此事。

     評曰。

    他人因病而退惰。

    此老帶病精修。

    終成大器。

    豈徒然哉。

    禅人病中。

    當以是痛自勉勵。

     楊州素庵田大士示衆 近來笃志參禅者少。

    才參個話頭。

    便被昏散二魔纏縛。

    不知昏散與疑情正相對治。

    信心重則疑情必重。

    疑情重則昏散自無。

     處州白雲無量滄禅師普說 二六時中。

    随話頭而行。

    随話頭而住。

    随話頭而坐。

    随話頭而卧。

    心如棘栗蓬相似。

    不被一切人我無明五欲三毒等之所吞啖。

    行住坐卧。

    通身是個疑團。

    疑來疑去。

    終日呆樁樁地。

    聞聲睹色。

    管取[囗@力]地一聲去在。

     四明用剛軟禅師答禅人書 做工夫須要起大疑情。

    汝工夫未有一月半月成片。

    若真疑現前撼搖不動。

    自然不怕惑亂。

    秖管勇猛忿去。

    終日如呆的漢子相似。

    到恁麼時。

    不怕甕中走鼈。

     袁州雪岩欽禅師普說 時不待人。

    轉眼便是來生。

    何不趁身強力健。

    打教徹去。

    讨教明白去。

    何幸又得在此名山大澤神龍世界祖師法窟僧堂明淨。

    粥飯清潔。

    湯火穩便。

    若不向這裡打教徹讨教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