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關策進
關燈
小
中
大
去。
是爾自暴自棄。
自甘陸沈。
為下劣愚癡之漢。
若果是茫無所知。
何不博問先知。
凡遇五參。
見曲錄床上老漢橫說豎說。
何不曆在耳根。
反覆尋思。
畢竟是個甚麼道理○山僧五歲出家。
在上人侍下。
見與賓客交談。
便知有此事。
便信得及。
便學坐禅。
十六為僧。
十八行腳。
在雙林遠和尚會下。
打十方。
從朝至暮不出戶庭。
縱入衆寮。
至後架。
袖手當胸。
不左右顧。
目前所視不過三尺。
初看無字。
忽于念頭起處。
打一個返觀。
這一念當下冰冷。
直是澄澄湛湛不動不搖。
過一日如彈指頃。
都不聞鐘鼓之聲。
十九在靈隐挂搭。
見處州來書。
說欽禅爾這工夫是死水。
不濟事。
動靜二相。
打作兩橛。
參禅須是起疑情。
小疑小悟。
大疑大悟。
被州說得著。
便改了話頭。
看個幹屎橛。
一味東疑西疑。
橫看豎看。
卻被昏散交攻。
頃刻潔淨也不能得。
移單過淨慈。
結甲七個兄弟坐禅。
封被脅不沾席。
外有修上座。
每日在蒲團上。
如個鐵镢子相似。
地上行時開兩眼。
垂兩臂。
亦如個鐵镢子相似。
要與親近說話。
更不可得。
因兩年不倒身。
捱得昏困。
遂一放都放了。
兩月後。
從前整頓得這一放。
十分精神。
元來要究明此事。
不睡也不得。
須是到中夜熟睡一覺。
方有精神。
一日廊下見修。
方得親近。
卻問去年要與爾說話。
隻管避我。
如何。
修雲。
真正辦道人。
無剪爪之工。
更與爾說話在。
因問。
即今昏散打屏不去。
修道爾自不猛烈。
須是高著蒲團。
豎起脊梁。
盡渾身并作一個話頭。
更讨甚昏散。
依修做工夫。
不覺身心俱忘。
清清三晝夜。
兩眼不交睫。
第三日午後。
在三門下。
如坐而行。
又撞見修。
問爾在此做甚麼。
答雲辦道。
修雲。
爾喚甚麼作道。
遂不能對。
轉加迷悶。
即欲歸堂坐禅。
又撞見首座道。
爾但大開了眼。
看是甚麼道理。
又被提這一句。
隻欲歸堂。
才上蒲團。
面前豁然一開。
如地陷一般。
是時呈似人不得。
非世間一切相可喻。
便下單尋修。
修見便道且喜且喜。
握手門前柳堤上行一轉。
俯仰天地間。
森羅萬象眼見耳聞。
向來所厭。
所棄之物。
與無明煩惱。
元來都是自己妙明。
真性中流出。
半月餘動相不生。
可惜不遇大手眼尊宿。
不合向這裡坐住。
謂之見地不脫。
礙正知見。
每于睡著時。
打作兩橛。
公案有義路者。
則理會得。
如銀山鐵壁者。
卻又不會。
雖在無準先師會下。
多年入室升座。
無一語打著心下事。
經教語錄上。
亦無一語可解此病。
如是礙在胸中者十年。
一日在天目佛殿上行。
擡眼見一株古柏。
觸目省發。
向來所得境界。
礙膺之物。
撲然而散。
如闇室中出在白日。
從此不疑生。
不疑死。
不疑佛。
不疑祖。
始得見徑山老人立地處。
好與三十拄杖。
天目高峰妙禅師示衆 此事隻要當人的有切心。
才有切心。
真疑便起。
疑來疑去。
不疑自疑。
從朝至暮。
粘頭綴尾。
打成一片。
撼亦不動。
趁亦不去。
昭昭靈靈。
常現在前。
此便是得力時也。
更須确其正念慎無二心。
至于行不知行。
坐不知坐。
寒熱饑渴。
悉皆不知。
此境界現前。
即是到家消息。
也巴得構。
也撮得著隻待時刻而已。
卻不得見恁麼說。
起一念精進心求之。
又不得将心待之。
又不得縱之棄之。
但自堅凝正念。
以悟為則。
當此之時。
有八萬四千魔軍。
在汝六根門頭伺候。
一切奇異善惡等事。
随汝心現。
汝若瞥起毫厘著心。
便堕他圈缋。
被他作主。
受他指揮。
口說魔話。
身行魔事。
般若正因。
從茲永絕。
菩提種子。
不複生芽。
但莫起心。
如個守屍鬼子。
守來守去。
疑團子歘然爆地一聲。
管取驚天動地○某甲十五出家。
二十更衣。
入淨慈。
立三年死限學禅。
初參斷橋和尚。
令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
意分兩路。
心不歸一。
後見雪岩和尚。
教看無字。
又令每日上來一轉。
如人行路。
日日要見工程。
因見說得有序。
後竟不問做處。
一入門。
便問。
誰與爾拖這死屍來。
聲未絕。
便打出。
次後徑山歸堂。
夢中忽憶。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
自此疑情頓發。
直得東西不辨。
南北不分。
第六日随衆閣上諷經。
擡頭忽睹五祖演和尚真贊。
末兩句雲。
百年三萬六千朝。
返覆元來是這漢。
日前拖死屍句子。
蓦然打破。
直得魂飛膽喪。
絕後再蘇。
何啻放下百二十斤擔子。
其時正二十四歲。
滿三年限。
次後被問日間浩浩作得主麼。
答曰作得。
又問。
睡夢中作得主麼。
答雲作得。
又問。
正睡著無夢時。
主在何處。
于此無言可對。
無理可伸。
和尚囑雲。
從今不要爾學佛學法窮古窮今。
隻饑來吃飯。
困來打眠。
才眠覺來。
抖擻精神。
我這一覺。
主人公畢竟在甚麼處。
安身立命。
自誓[拚-ㄙ+ㄊ]一生。
做個癡呆漢。
定要見這一著子明白。
經及五年。
一日睡覺正疑此事。
忽同宿道友。
推枕子落地作聲。
蓦然打破疑團。
如在網羅中跳出。
所有佛祖誵訛公案。
古今差别因緣。
無不了了。
自此安邦定國。
天下太平一念無為。
十方坐斷。
評曰。
前示衆。
做工夫一段。
至為切要。
學者宜書諸紳。
其自叙中所雲。
饑來吃飯困來打眠。
是發明以後事。
莫錯會好。
鐵山瑷禅師普說 山僧十三歲。
知有佛法。
十八出家。
二十二為僧。
先到石霜。
記得祥庵主教時時觀見鼻頭白。
遂得清淨。
後有僧。
自雪岩來。
寫得岩坐禅箴看。
我做工夫卻不曾從這裡過。
因到雪岩。
依彼所說做工夫。
單提無字。
至第四夜通身汗流。
十分清爽繼得歸堂。
不與人說話。
專一坐禅。
後見妙高峰。
教十二時中莫令有間。
四更起來。
便摸索話頭。
頓在面前。
略覺困睡。
便起身下地。
也是話頭。
行時步步不離話頭。
開單展缽。
拈匙放箸。
随衆等事。
總不離話頭。
日間夜間。
亦複如是。
打成片段。
未有不發明者。
依峰開示。
做工夫。
果得成片。
三月二十日。
岩上堂雲。
兄弟家久在蒲團上瞌睡。
須下地走一遭。
冷水盥嗽。
洗開兩眼。
再上蒲團。
豎起春梁。
壁立萬仞。
單提話頭。
如是用功。
七日決定悟去。
此是山僧四十年前已用之工。
某即依彼所說。
便覺工夫異常。
第二日。
兩眼欲閉而不能閉。
第三日。
此身如在虛空中行。
第四日。
曾不知有世間事。
其夜倚欄杆少立。
泯然無知。
檢點話頭。
又不打失。
轉身上蒲團。
忽覺。
從頭至足。
如劈破髑髅相似。
如萬丈井底被提在空中相似。
此時無著歡喜處。
舉似岩。
岩雲未在。
更去做工夫。
求得法語。
末後雲。
紹隆佛祖向上事。
腦後依前欠一槌。
心下道。
如何又欠一槌。
不信此語。
又似有疑。
終不能決。
每日堆堆坐禅。
将及半載。
一日因頭痛煎藥。
遇覺赤鼻。
問那吒太子拆骨還父拆肉還母話。
記得被悟知客問。
不能對。
忽然打破這疑團。
後到蒙山。
山問參禅。
到甚麼處是畢工處。
遂不知頭。
山教再做定力工夫。
洗蕩塵習。
每遇入室下語。
隻道欠在。
一日晡時坐至更盡。
以定力挨拶。
直造幽微。
出定見山說此境已。
山問。
那個是爾本來面目。
正欲下語。
山便閉門。
自此工夫日有妙處。
蓋以離岩太早。
不曾做得細密工夫。
幸遇本色宗匠。
乃得到此。
元來工夫做。
得緊峭則時時有悟入。
步步有剝落。
一日見壁上三祖信心銘雲。
歸根得旨。
随照失宗。
又剝了一層。
山雲。
個事如剝珠相似。
愈剝愈光。
愈明愈淨。
剝一剝。
勝他幾生工夫也。
但下語猶隻道欠在。
一日定中。
忽觸著欠字。
身心豁然。
徹骨徹髓。
如積雪卒然開霁。
忍俊不禁。
跳下地來。
擒住山雲。
我欠少個甚麼。
山打三掌。
某禮三拜。
山雲。
紩山這一著子幾年。
今日方了○暫時話頭不在。
如同死人。
一切境界逼迫臨身。
但将話頭。
與之抵當。
時時檢點話頭。
動中靜中。
得力不得力。
又定中不可忘卻話頭。
忘話頭則成邪定。
不得将心待悟。
不得文字上取解會。
不得些少覺觸以為了事。
但教如癡如呆去。
佛法世法打成一片。
施為舉措隻是尋常。
惟改舊時行履處。
古雲。
大道從來不屬言。
拟談玄妙。
隔天淵。
直須能所俱忘卻。
始可饑餐困則眠。
天目斷崖義禅師示衆 若要超凡入聖。
永脫塵勞。
直須去皮換骨。
絕後再蘇。
如寒灰發焰枯木重榮。
豈可作容易想。
我在先師會下多年。
每被大棒無一念遠離心。
直至今日。
觸著痛處。
不覺淚流。
豈似爾等咬著些子苦味。
便掉頭不顧。
天目中峰本禅師示衆 先師高峰和尚。
教人惟以所參話頭。
蘊之于懷。
行也如是參。
坐也如是參。
參到用力不及處留意不得時。
蓦忽打脫。
方知成佛。
其來舊矣。
這一著子。
是從上佛祖了生脫死之已驗三昧。
惟貴信得及久遠不退轉。
更無有不獲其相應者○看話頭做工夫。
最是立腳穩當。
悟處親切。
縱此生不悟。
但信心不退。
不隔一生兩生。
更無不獲開悟者○或三十年二十年。
未即開悟。
不須别求方便。
但心不異緣。
意絕諸妄。
孜孜不舍。
隻向所參話上。
立定腳頭。
[拚-ㄙ+ㄊ]取生與同生死與同死。
誰管三生五生。
十生百生。
若不徹悟。
決定不休。
有此正因。
不患大事之不了明也○病中做工夫。
也不要爾精進勇猛。
也不要爾撐眉努目。
但要爾心如木石。
意若死灰。
将四大幻身。
撇向他方世界之外。
由他病也得。
活也得。
死也得。
有人看也得。
無人看也得。
香鮮也得。
臭爛也得。
醫得健來。
活到一百二十歲也得。
如或便死。
被宿業牽。
入镬湯爐炭裡也得。
如是境界中。
都
是爾自暴自棄。
自甘陸沈。
為下劣愚癡之漢。
若果是茫無所知。
何不博問先知。
凡遇五參。
見曲錄床上老漢橫說豎說。
何不曆在耳根。
反覆尋思。
畢竟是個甚麼道理○山僧五歲出家。
在上人侍下。
見與賓客交談。
便知有此事。
便信得及。
便學坐禅。
十六為僧。
十八行腳。
在雙林遠和尚會下。
打十方。
從朝至暮不出戶庭。
縱入衆寮。
至後架。
袖手當胸。
不左右顧。
目前所視不過三尺。
初看無字。
忽于念頭起處。
打一個返觀。
這一念當下冰冷。
直是澄澄湛湛不動不搖。
過一日如彈指頃。
都不聞鐘鼓之聲。
十九在靈隐挂搭。
見處州來書。
說欽禅爾這工夫是死水。
不濟事。
動靜二相。
打作兩橛。
參禅須是起疑情。
小疑小悟。
大疑大悟。
被州說得著。
便改了話頭。
看個幹屎橛。
一味東疑西疑。
橫看豎看。
卻被昏散交攻。
頃刻潔淨也不能得。
移單過淨慈。
結甲七個兄弟坐禅。
封被脅不沾席。
外有修上座。
每日在蒲團上。
如個鐵镢子相似。
地上行時開兩眼。
垂兩臂。
亦如個鐵镢子相似。
要與親近說話。
更不可得。
因兩年不倒身。
捱得昏困。
遂一放都放了。
兩月後。
從前整頓得這一放。
十分精神。
元來要究明此事。
不睡也不得。
須是到中夜熟睡一覺。
方有精神。
一日廊下見修。
方得親近。
卻問去年要與爾說話。
隻管避我。
如何。
修雲。
真正辦道人。
無剪爪之工。
更與爾說話在。
因問。
即今昏散打屏不去。
修道爾自不猛烈。
須是高著蒲團。
豎起脊梁。
盡渾身并作一個話頭。
更讨甚昏散。
依修做工夫。
不覺身心俱忘。
清清三晝夜。
兩眼不交睫。
第三日午後。
在三門下。
如坐而行。
又撞見修。
問爾在此做甚麼。
答雲辦道。
修雲。
爾喚甚麼作道。
遂不能對。
轉加迷悶。
即欲歸堂坐禅。
又撞見首座道。
爾但大開了眼。
看是甚麼道理。
又被提這一句。
隻欲歸堂。
才上蒲團。
面前豁然一開。
如地陷一般。
是時呈似人不得。
非世間一切相可喻。
便下單尋修。
修見便道且喜且喜。
握手門前柳堤上行一轉。
俯仰天地間。
森羅萬象眼見耳聞。
向來所厭。
所棄之物。
與無明煩惱。
元來都是自己妙明。
真性中流出。
半月餘動相不生。
可惜不遇大手眼尊宿。
不合向這裡坐住。
謂之見地不脫。
礙正知見。
每于睡著時。
打作兩橛。
公案有義路者。
則理會得。
如銀山鐵壁者。
卻又不會。
雖在無準先師會下。
多年入室升座。
無一語打著心下事。
經教語錄上。
亦無一語可解此病。
如是礙在胸中者十年。
一日在天目佛殿上行。
擡眼見一株古柏。
觸目省發。
向來所得境界。
礙膺之物。
撲然而散。
如闇室中出在白日。
從此不疑生。
不疑死。
不疑佛。
不疑祖。
始得見徑山老人立地處。
好與三十拄杖。
天目高峰妙禅師示衆 此事隻要當人的有切心。
才有切心。
真疑便起。
疑來疑去。
不疑自疑。
從朝至暮。
粘頭綴尾。
打成一片。
撼亦不動。
趁亦不去。
昭昭靈靈。
常現在前。
此便是得力時也。
更須确其正念慎無二心。
至于行不知行。
坐不知坐。
寒熱饑渴。
悉皆不知。
此境界現前。
即是到家消息。
也巴得構。
也撮得著隻待時刻而已。
卻不得見恁麼說。
起一念精進心求之。
又不得将心待之。
又不得縱之棄之。
但自堅凝正念。
以悟為則。
當此之時。
有八萬四千魔軍。
在汝六根門頭伺候。
一切奇異善惡等事。
随汝心現。
汝若瞥起毫厘著心。
便堕他圈缋。
被他作主。
受他指揮。
口說魔話。
身行魔事。
般若正因。
從茲永絕。
菩提種子。
不複生芽。
但莫起心。
如個守屍鬼子。
守來守去。
疑團子歘然爆地一聲。
管取驚天動地○某甲十五出家。
二十更衣。
入淨慈。
立三年死限學禅。
初參斷橋和尚。
令參生從何來死從何去。
意分兩路。
心不歸一。
後見雪岩和尚。
教看無字。
又令每日上來一轉。
如人行路。
日日要見工程。
因見說得有序。
後竟不問做處。
一入門。
便問。
誰與爾拖這死屍來。
聲未絕。
便打出。
次後徑山歸堂。
夢中忽憶。
萬法歸一。
一歸何處。
自此疑情頓發。
直得東西不辨。
南北不分。
第六日随衆閣上諷經。
擡頭忽睹五祖演和尚真贊。
末兩句雲。
百年三萬六千朝。
返覆元來是這漢。
日前拖死屍句子。
蓦然打破。
直得魂飛膽喪。
絕後再蘇。
何啻放下百二十斤擔子。
其時正二十四歲。
滿三年限。
次後被問日間浩浩作得主麼。
答曰作得。
又問。
睡夢中作得主麼。
答雲作得。
又問。
正睡著無夢時。
主在何處。
于此無言可對。
無理可伸。
和尚囑雲。
從今不要爾學佛學法窮古窮今。
隻饑來吃飯。
困來打眠。
才眠覺來。
抖擻精神。
我這一覺。
主人公畢竟在甚麼處。
安身立命。
自誓[拚-ㄙ+ㄊ]一生。
做個癡呆漢。
定要見這一著子明白。
經及五年。
一日睡覺正疑此事。
忽同宿道友。
推枕子落地作聲。
蓦然打破疑團。
如在網羅中跳出。
所有佛祖誵訛公案。
古今差别因緣。
無不了了。
自此安邦定國。
天下太平一念無為。
十方坐斷。
評曰。
前示衆。
做工夫一段。
至為切要。
學者宜書諸紳。
其自叙中所雲。
饑來吃飯困來打眠。
是發明以後事。
莫錯會好。
鐵山瑷禅師普說 山僧十三歲。
知有佛法。
十八出家。
二十二為僧。
先到石霜。
記得祥庵主教時時觀見鼻頭白。
遂得清淨。
後有僧。
自雪岩來。
寫得岩坐禅箴看。
我做工夫卻不曾從這裡過。
因到雪岩。
依彼所說做工夫。
單提無字。
至第四夜通身汗流。
十分清爽繼得歸堂。
不與人說話。
專一坐禅。
後見妙高峰。
教十二時中莫令有間。
四更起來。
便摸索話頭。
頓在面前。
略覺困睡。
便起身下地。
也是話頭。
行時步步不離話頭。
開單展缽。
拈匙放箸。
随衆等事。
總不離話頭。
日間夜間。
亦複如是。
打成片段。
未有不發明者。
依峰開示。
做工夫。
果得成片。
三月二十日。
岩上堂雲。
兄弟家久在蒲團上瞌睡。
須下地走一遭。
冷水盥嗽。
洗開兩眼。
再上蒲團。
豎起春梁。
壁立萬仞。
單提話頭。
如是用功。
七日決定悟去。
此是山僧四十年前已用之工。
某即依彼所說。
便覺工夫異常。
第二日。
兩眼欲閉而不能閉。
第三日。
此身如在虛空中行。
第四日。
曾不知有世間事。
其夜倚欄杆少立。
泯然無知。
檢點話頭。
又不打失。
轉身上蒲團。
忽覺。
從頭至足。
如劈破髑髅相似。
如萬丈井底被提在空中相似。
此時無著歡喜處。
舉似岩。
岩雲未在。
更去做工夫。
求得法語。
末後雲。
紹隆佛祖向上事。
腦後依前欠一槌。
心下道。
如何又欠一槌。
不信此語。
又似有疑。
終不能決。
每日堆堆坐禅。
将及半載。
一日因頭痛煎藥。
遇覺赤鼻。
問那吒太子拆骨還父拆肉還母話。
記得被悟知客問。
不能對。
忽然打破這疑團。
後到蒙山。
山問參禅。
到甚麼處是畢工處。
遂不知頭。
山教再做定力工夫。
洗蕩塵習。
每遇入室下語。
隻道欠在。
一日晡時坐至更盡。
以定力挨拶。
直造幽微。
出定見山說此境已。
山問。
那個是爾本來面目。
正欲下語。
山便閉門。
自此工夫日有妙處。
蓋以離岩太早。
不曾做得細密工夫。
幸遇本色宗匠。
乃得到此。
元來工夫做。
得緊峭則時時有悟入。
步步有剝落。
一日見壁上三祖信心銘雲。
歸根得旨。
随照失宗。
又剝了一層。
山雲。
個事如剝珠相似。
愈剝愈光。
愈明愈淨。
剝一剝。
勝他幾生工夫也。
但下語猶隻道欠在。
一日定中。
忽觸著欠字。
身心豁然。
徹骨徹髓。
如積雪卒然開霁。
忍俊不禁。
跳下地來。
擒住山雲。
我欠少個甚麼。
山打三掌。
某禮三拜。
山雲。
紩山這一著子幾年。
今日方了○暫時話頭不在。
如同死人。
一切境界逼迫臨身。
但将話頭。
與之抵當。
時時檢點話頭。
動中靜中。
得力不得力。
又定中不可忘卻話頭。
忘話頭則成邪定。
不得将心待悟。
不得文字上取解會。
不得些少覺觸以為了事。
但教如癡如呆去。
佛法世法打成一片。
施為舉措隻是尋常。
惟改舊時行履處。
古雲。
大道從來不屬言。
拟談玄妙。
隔天淵。
直須能所俱忘卻。
始可饑餐困則眠。
天目斷崖義禅師示衆 若要超凡入聖。
永脫塵勞。
直須去皮換骨。
絕後再蘇。
如寒灰發焰枯木重榮。
豈可作容易想。
我在先師會下多年。
每被大棒無一念遠離心。
直至今日。
觸著痛處。
不覺淚流。
豈似爾等咬著些子苦味。
便掉頭不顧。
天目中峰本禅師示衆 先師高峰和尚。
教人惟以所參話頭。
蘊之于懷。
行也如是參。
坐也如是參。
參到用力不及處留意不得時。
蓦忽打脫。
方知成佛。
其來舊矣。
這一著子。
是從上佛祖了生脫死之已驗三昧。
惟貴信得及久遠不退轉。
更無有不獲其相應者○看話頭做工夫。
最是立腳穩當。
悟處親切。
縱此生不悟。
但信心不退。
不隔一生兩生。
更無不獲開悟者○或三十年二十年。
未即開悟。
不須别求方便。
但心不異緣。
意絕諸妄。
孜孜不舍。
隻向所參話上。
立定腳頭。
[拚-ㄙ+ㄊ]取生與同生死與同死。
誰管三生五生。
十生百生。
若不徹悟。
決定不休。
有此正因。
不患大事之不了明也○病中做工夫。
也不要爾精進勇猛。
也不要爾撐眉努目。
但要爾心如木石。
意若死灰。
将四大幻身。
撇向他方世界之外。
由他病也得。
活也得。
死也得。
有人看也得。
無人看也得。
香鮮也得。
臭爛也得。
醫得健來。
活到一百二十歲也得。
如或便死。
被宿業牽。
入镬湯爐炭裡也得。
如是境界中。
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