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道場忏法 第二卷

關燈
慈悲道場忏法第二卷 發菩提心第四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相與已得洗浣心垢。

    十惡重障淨盡無餘。

    業累既遣内外俱潔。

    次應仰學菩薩修行直道。

    功德智慧由之而生。

    所以諸佛每歎發心。

    是道場能辦事故。

    唯願大衆各堅其志。

    莫以年命待時漏盡。

    勿令空去。

    後悔無益。

    相與今日值遇好時。

    不應日夜煩惱覆心。

    宜當努力發菩提心。

    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功德智慧不可格量。

    蓋論一念況複多念。

    假使曆劫修無量福。

    乃至今生備行餘善。

    不及發心萬分之一。

    算數譬喻亦不能盡。

    又有一人。

    但作福德。

    不發菩提無上道心。

    譬如耕田不下種子。

    既無其芽何處求實。

    以是義故。

    須發菩提心因緣為證。

    上報佛恩下拔一切。

    所以佛贊諸天子言。

    善哉善哉。

    如汝所說。

    為欲利益一切衆生。

    發菩提心。

    是為第一供養如來。

    又發菩提心非止一過。

    唯應數發。

    令菩提心相續不斷。

    是以經言。

    于那由他河沙佛所發大善願。

    是知發心其數無量。

    又發菩提心但遇善知識便得心發。

    未必皆須值佛出世。

    如文殊師利。

    始向菩提乃因女人。

    以發初心慧式。

    不惟凡品輕标心志。

    實由渴仰大乘貪求佛法。

    依倚諸經。

    取譬世事。

    怨親無差六道一相。

    願因斯善俱得解脫。

    若同信解知非戲論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發菩提心。

    必須起想先緣所親系念之時。

    念己父母師長眷屬。

    又念地獄餓鬼畜生。

    又念諸天諸仙一切善神。

    又念人道一切人類。

    有受苦者當雲何救。

    見已起想應作是念。

    唯有大心能拔彼苦。

    若一想成應作二想。

    二想成已應作三想。

    三想成已滿一室想。

    一室成已滿一由旬。

    一由旬滿已滿閻浮提。

    閻浮提滿已滿三天下。

    如是漸廣滿十方界。

    見東方衆生。

    盡是其父。

    西方衆生盡是其母。

    南方衆生悉是其兄。

    北方衆生悉是其弟。

    下方衆生悉是姊妹。

    上方衆生悉是師長。

    其餘四維悉是沙門婆羅門等見已作念。

    若受苦。

    時自作我想。

    詣諸人所調身按摩誓拔其苦。

    得解脫已為其說法。

    贊佛贊法贊菩薩衆。

    作是贊已心生歡喜。

    見其受樂如己無異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發菩提心。

    應當如是不舍于苦而度衆生。

    相與人人等一痛切。

    五體投地心念口言。

    作是誓願。

    (某甲)等從今日去乃至道場。

    于其中間在所生處。

    值善知識。

    常發無上菩提之心。

    若在三途及堕八難。

    常使憶念發菩提心。

    令菩提心相續不斷(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當起勇猛之心殷重誓願發菩提心。

    等一痛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菊光佛 南無光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堅勇精進菩薩 南無金剛慧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複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某甲)等今于十方一切三寶前。

    發菩提心。

    從今已去乃至道場。

    行菩薩道誓不退還。

    恒作度脫衆生心。

    恒作安立衆生心。

    恒作覆護衆生心。

    衆生不得佛者。

    誓不先取正覺。

    仰願十方一切諸佛。

    大地菩薩一切賢聖。

    現為我證。

    令(某甲)等一切行願皆悉成就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

    設使曆劫行多種善。

    乃得人天華報。

    未得出世實果。

    壽終福盡還堕惡趣。

    身壞苦逼不能自免。

    自非立弘誓願發廣大心。

    無由永離生死衰惱。

    相與今日唯當緣念諸佛。

    起堅固志發菩提心。

    發心功德不可稱量。

    諸佛菩薩說不能盡。

    如是善力不可思議。

    豈得不至心學在一意。

    大集經言。

    譬如百年闇室一燈能破。

    勿謂一念心輕而不努力。

    相與胡跪一心。

    合掌遍緣十方一切三寶。

    心念口言。

    (某甲)等今于十方一切諸佛前。

    于十方一切尊法前。

    于十方一切菩薩前。

    于十方一切賢聖前。

    胡跪合掌直心正念起殷重心。

    不放逸心。

    安住心。

    樂善心。

    度一切心。

    覆護一切心。

    等諸佛心。

    發菩提心。

    (某甲)等從今日去至坐道場。

    不着人天心。

    不起聲聞心。

    不起辟支佛心。

    唯起大乘心。

    求一切種智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唯願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諸佛大地菩薩一切聖人。

    以本願力現為我證。

    以慈悲力加助攝受。

    令(某甲)等今日發心在所生處堅固不退。

    若在三途及堕八難。

    于三界中受種種身。

    受種種苦。

    難堪難忍。

    誓不以苦故退失今日大心。

    甯入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