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一卷

關燈
不空譯 爾時普賢菩薩。

    觀察人天哀愍一切。

    無間自說言。

    一切衆生四大遠變。

    有種種病或鬼魔來作種種病。

    迷倒世間減損壽命。

    雲何對治如是内外種種損害。

    謂諸衆生不知恩故。

    有如是違以何為恩。

    謂地水火風。

    日月諸天皆有内外養育之恩。

    雲何得酬如是諸恩。

    謂四大種有其精。

    天及日月等也。

    供養是天有種種利。

    器界生界皆悉增力也。

    其矣為誰。

    其數幾何。

    謂彼天數有十二也。

    地天水天火天風天伊舍那天帝釋天焰魔天梵天毗沙門天羅刹天日天月天也。

    地天喜時有二利益。

    一者人身堅固色力增長。

    二者器界地種味力增長。

    此天嗔時亦有二損。

    一者人身亂壞色力減少。

    二者器界地味力皆違本。

    水天喜時有二利益。

    一者人身不渴。

    二者雨澤順時。

    此天嗔時亦有二損。

    一者人身幹渴。

    二者器界旱魃萬物幹盡。

    或雨大雨世界滿水流損草不及與衆生。

    火天喜時有二利益。

    一者人身熱氣随時增減。

    二者時節不逆此天嗔時亦有二損。

    一者人身熱氣非時增減。

    二者自然散火焚燒諸物。

    風天喜時有二利益。

    一者人身輕安舉動随心意。

    二者器界安隐無有傾動。

    而随世間有冷風和不損情非情等。

    此天嗔時亦有二損。

    一者人身及音而不随意。

    二者大風吹滿散破世間。

    或不吹風草木不順時也。

    若有如是四大精。

    天嗔怒難者王及人民。

    入于如來五輪塔中。

    受持諸戒歸依三寶。

    攝心而住應作是觀。

    地依水生水性空故地亦無常。

    水依風生風性空故水亦無常。

    火依水風生水風空故火亦無常。

    風依虛空虛空無體故風亦無常。

    風空故火空。

    火空故水空。

    水空故地空。

    地空故地上所生。

    有情非情皆悉無常。

    作是觀時。

    諸天嗔滅無所依住。

    爾時行者還作是觀。

    虛空雖無尚有虛空。

    是故得名虛空。

    名必有體。

    所以虛空有故風亦有。

    風有故火水地等皆悉有體。

    作是觀時諸天歡喜。

    威光倍增安穩而住。

    伊舍那天喜時諸天亦喜。

    魔衆不亂也。

    舊名摩醯首羅也。

    佛言若供養摩醯首羅(唐雲大自在)已為供養一切諸天。

    此天嗔時魔衆皆現國土荒亂。

    天帝釋者地居之主。

    注記衆生所作善惡。

    此天喜時國土安穩人民不亂。

    此天嗔時刀兵相戰。

    地居諸王皆悉安。

    焰魔天喜時人無橫死疫氣不發。

    此天嗔時人非時死疫氣充滿。

    梵天者上天之主衆生之父。

    此天喜時器世間安穩無有亂動。

    何以故。

    劫初之時。

    此天成立器世間也。

    衆生不亂以正治世。

    何以故。

    父王喜故。

    此天嗔時。

    世間不安有種種病。

    至于草木皆悉惱落。

    衆生迷惑名如醉人。

    毗沙門喜時。

    藥叉衆喜不害人民。

    不行毒腫。

    嗔時皆亂。

    羅刹天喜時。

    諸啖完鬼随亦喜。

    不唾毒氣不作惡行。

    此天嗔時皆悉亂現。

    日天喜時光不損物。

    人嗔不鈍有情非情皆悉快樂。

    此天嗔時失度無光。

    雖有眼目不能見物。

    寒苦匆逼。

    月天喜時冷光增物人無熱病。

    嗔時皆舍矣。

    日月互照有大利益時節和融。

    衆生作事一一随喜。

    劫初之時人如色天而漸貪味減少身光。

    彌舍善心而作惡業。

    世皆不順而有寒熱。

    是故此日月天現世化夢也。

    如是諸天何時歡喜何時嗔怒。

    謂諸國王及諸人民。

    以非治世作不善業。

    殺盜常行而舍正法。

    爾時諸天皆生愁憂。

    愁憂即過便生嗔怒。

    若天災欲起先有瑞怪。

    謂無雲而雨矣。

    諸星随亂(無雲而雨者。

    是諸天悲泣之淚也)若止惡業。

    以正治世諸天歡喜。

    皆悉來護妙香遍薰。

    善增惡減。

    若人了知如是大聖威德天等。

    以财之施嚴彼生身。

    後以法施顯彼法身。

    兼行慈悲不殺生命。

    以是供養為報彼恩也。

    世有諸天鬼神其數甚多。

    何唯供養此十二天。

    安立國土萬姓安樂。

    謂十二天總攝一切天龍鬼神星宿冥官。

    是故供養了知此十二天。

    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