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羯磨卷上并序(出四分律)
關燈
小
中
大
有一好窟。
自念言。
我若得離衣宿者。
可即于此窟住。
佛言。
自今已去當結不失衣界白二羯磨。
當如是作)大德僧聽。
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結不失衣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
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僧今結不失衣界。
誰諸長老忍。
僧于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時諸比丘。
脫衣置白衣舍當著脫時形露。
佛言。
聽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結法如上。
唯加一句雲。
除村村外界白如是)。
解不失衣界法(文略無解應翻結雲)大德僧聽。
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解不失衣界。
白如是大德僧聽。
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今解不失衣界。
誰諸長老忍。
僧于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有村解法翻亦同此)。
結淨地法(時有吐下比丘。
使舍衛城中人煮粥時。
有因緣城門晚開。
未及得粥便死。
佛言。
聽在僧伽藍内結淨地白二羯磨。
應唱房若處若溫室若經行處。
應一比丘起已具儀于僧中唱。
某院及諸果菜等處作淨地。
唱已應如是作)大德僧聽。
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結某處作淨地。
白如是。
大德僧聽。
僧今結某處作淨地。
誰諸長老忍。
僧結某處作淨地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結某處作淨地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律言。
有四種淨地。
一者檀越若經營人作僧伽藍時處分如是言。
某處為僧作淨地。
二者若為僧作僧伽藍未施僧。
三者若半有籬障若多無籬障若都無。
若垣牆。
若塹亦如是。
四者僧作白二羯磨結)。
解淨地法(文略無解應翻結雲)大德僧聽。
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解某處淨地。
白如是。
大德僧聽。
僧今解某處淨地。
誰諸長老忍。
僧解某處淨地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解某處淨地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授戒篇第三 善來授戒法(按律。
時聞法者即于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見法得法成辦諸法已。
獲果實前白佛言。
我今欲于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言來比丘。
于我法中快自娛樂。
修梵行盡苦源(唱此言已須發自落袈裟著身缽盂在手。
即名出家受具足戒)。
三歸授戒法(時有聞法得信。
欲受具戒時。
諸比丘将詣佛所。
中道失信不得受具戒。
佛言自今已去聽汝等即與出家授具足戒。
教令剃發著袈裟脫革屣右。
膝著地合掌作是語)我某甲。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今于如來所出家。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三說)我某甲。
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于如來所出家。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三說)。
羯磨授戒與度人法(若比丘愚癡辄便度人而不知教授。
以不教授故。
不按威儀乞食不如法。
處處受不淨食。
或受不淨缽食。
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
佛言。
聽僧與授具足者白二羯磨。
彼至僧中具儀作如是求)大德僧聽。
我某甲比丘。
求衆僧乞度人授具足戒。
願僧聽。
我某甲比丘。
度人授具足戒(三說)(僧當觀察。
此人若不堪能教授。
及不能二法攝取者。
當語言止勿度人。
若有智慧堪能教授。
及二法攝取者應如是與法)大德僧聽。
此某甲比丘。
今從衆僧乞授人具足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與某甲比丘授人具足戒。
白如是。
大德僧聽。
此某甲比丘。
今從衆僧乞授人具足戒。
僧今與某甲比丘授人具足戒誰諸長老忍。
僧與某甲比丘授人具足戒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聽。
某甲比丘授人具足戒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依止阇梨法亦同此)。
度沙彌與形同法(時有巧師家兒來至僧伽藍中。
求諸比丘出家為道。
諸比丘辄與出家為道。
其父母啼泣來至僧伽藍中。
問諸比丘。
頗見如是如是小兒來不。
不見者報言不見。
即便于諸房中求覓得。
諸長者譏嫌。
佛言。
自今已去若欲在僧伽藍中剃發當白一切僧。
若不得和合房房語令知僧。
若和合作如是白)大德僧聽。
此某甲。
欲求某甲剃發。
若僧時到僧忍聽。
與某甲剃發。
白如是(作此白已然後剃發)。
度沙彌與法同請和上法(若欲在僧伽藍中出家者。
先請和上具儀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十戒和上。
願大德。
為我作十戒和上。
我依大德故。
得受沙彌戒。
慈愍故(三說應報)可爾。
請阇梨法(具儀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十戒阿阇梨。
願大德。
為我作十戒阿阇梨。
我依大德故。
得受沙彌戒。
慈愍故(三說應報)可爾。
白僧法(若不得和合者。
當語一切僧知。
若得和合作如是白)大德僧聽。
此某甲。
從某甲求出家。
若僧時到僧忍聽。
與某甲出家。
白如是。
授戒法(教著袈裟具儀作如是言)我某甲。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随如來出家。
某甲為和上。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三說)。
我某甲。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随如來出家竟。
某甲為和上。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三說)。
授十戒相。
(語雲)盡形壽不殺生。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盜。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淫。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妄語。
是沙彌戒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飲酒。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著華鬘香油塗身。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歌舞倡伎及往觀聽。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高廣大床上坐。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非時食。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執持生像金銀寶物。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此是沙彌十戒。
盡形壽不得犯。
能持不。
(答言)能。
汝已受戒竟。
當供養三寶勤修三業。
坐禅誦經勤作衆事(授已教誦十數。
其十者。
一一切衆生皆依飲食。
二名色。
三三受。
四四聖谛。
五五陰。
六六入。
七七覺分。
八八聖道。
九九衆生居。
十十一切入)。
度外道法(律言。
自今已去聽與外道衆僧中四月共住。
白二羯磨當如是與。
先剃發已著袈裟乃至合掌教作是言)大德僧聽。
我某甲外道。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我于世尊所求出家為道。
世尊即是我如來至真等正覺(三說)。
我某甲外道。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已從如來出家學道。
如來是我至真等正覺(三說)。
(次與戒相與法同上)。
與四月共住法(次應教作是言)大德僧聽。
我某甲外道。
從僧乞四月共住。
願僧。
慈愍故。
與我四月共住(三說)。
(安著眼見耳不聞處僧應作如是法)大德僧聽。
彼某甲外道。
今從衆僧乞四月共住。
若僧時到僧忍聽。
與彼某甲外道四月共住。
白如是。
大德僧聽。
彼某甲外道今從衆僧乞四月共住僧今與彼四月共住。
誰諸長老忍僧與彼四月共住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與彼外道四月共住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彼行共住竟。
令諸比丘心喜悅。
然後當于僧中受具足戒。
雲何外道。
不能令諸比丘心喜悅。
彼外道心。
故執持外道白衣法。
不親比丘親外道。
不随順比丘誦習異論。
若聞人說外道不好事。
便起嗔恚若聞人毀訾外道師教。
亦起嗔恚。
若有異外道來。
贊歎外道好事。
歡喜踴躍。
若有外道師來。
聞贊歎外道事。
亦歡喜踴躍。
若聞說佛法僧非法事。
亦歡喜踴躍。
是謂外道不能令諸比丘喜悅。
雲何外道。
能令比丘喜悅。
即反上是。
是謂外道。
共住和調心意令諸比丘喜悅也)。
受具戒請和上法(應偏露等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和上。
願大德。
為我作和上。
我依大德故。
得受具足戒。
慈愍故(三說答雲)可爾。
(或雲)如是。
(或雲)當教授汝。
(或雲)清淨莫放逸。
請戒師法(具儀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羯磨阿阇梨。
願大德。
為我作羯磨阿阇梨。
我依大德故。
得受具足戒。
慈愍故(三說應報)可爾。
請教授師法(具儀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教授阿阇梨。
願大德。
為我作教授阿阇梨。
我依大德故。
得受具足戒。
慈愍故(三說應報)可爾。
安受戒人處所法(應安眼見耳不聞處。
其受戒人。
若在空。
若隐沒。
若離見聞處。
若界外。
不名受具。
和上及足數比丘亦如是)。
差教授師法(按律有如是教。
一切污辱衆僧者。
不得受具足戒時。
有欲受戒者。
諸比丘将至界外脫衣看時。
受戒者慚恥稽留受戒事。
佛言不得如是露形看。
自今已去聽先問十三難事然後授戒是中戒師問雲)衆中誰能為某甲作教授師(若作師者即應答雲)我某甲能(答已戒師應作是白)大德僧聽。
彼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某甲為教授師。
白如是。
往彼問遮難法(時教授師往彼語言)此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梨缽。
此衣缽是汝有不(彼答是已複應語言)善男子谛聽。
今是至誠時實語時。
我今問汝。
随我問答。
若不實者當言不實。
若實言實。
汝不犯邊罪不。
汝不犯比丘尼不。
汝非賊心入道不。
汝非破内外道不。
汝非黃門不。
汝非殺父不。
汝非殺母不。
汝非殺阿羅漢不。
汝非破和合僧不。
汝非惡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是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非有二形不。
汝字何等。
和上字誰。
汝年滿二十不。
衣缽具不。
父母聽汝不。
汝非負人債不。
汝非奴不。
汝非官人不。
汝是丈夫不。
丈夫有如是病。
癞癰疽白癞幹痟癫狂病。
汝今有此諸病不(若其一一随事答無。
複應語言)如我今問汝。
僧中亦當如是問。
如汝向者答我。
僧中亦當如是答。
問已白僧法(彼教授師問已。
還來僧中如常威儀相去舒手相及處立作如是白)大德僧聽。
彼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我已問竟。
聽将來。
白如是。
從僧乞戒法(彼應喚言汝來。
來已當為捉衣缽教禮僧。
禮已在戒師前具儀教作是計)大德僧聽。
我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我某甲今從僧乞受具足戒。
某甲為和上。
願僧慈愍故。
拔濟我(三說)(若教乞戒不乞戒著俗服等。
若眠醉狂裸形嗔恚無心身相不具借他衣缽。
若無和上若多和上。
皆不名受具足戒)。
戒師白法(戒師欲問先白白雲)大德僧聽。
此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
今從僧乞受具足戒。
某甲為和上。
若僧時到僧忍聽。
我問諸難事。
白如是。
戒師問法(語言)善男子聽。
今是至誠時實語時。
今随所問汝。
汝當随實答。
汝不犯邊罪不。
汝不犯比丘尼不。
汝非賊心入道不。
汝非壞二道不。
汝非黃門不。
汝非殺父不。
汝非殺母不。
汝非殺阿羅漢不。
汝非破和合僧不。
汝不惡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是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非有二形不。
汝字何等。
和上字誰。
汝年滿二十不。
衣缽具不。
父母聽汝不。
汝非負人債不。
汝非奴不。
汝非官人不。
汝是丈夫不。
丈夫有如是病。
癞癰疽白癞幹痟癫狂病。
汝今有此諸病不(又須随事一一答無)。
正授戒法(戒法難生衆緣。
須具以法開導令起上上品。
心至誠谛受當如是作)大德僧聽。
此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
今從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
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
年滿二十三衣缽具。
若僧時到僧忍聽。
授
自念言。
我若得離衣宿者。
可即于此窟住。
佛言。
自今已去當結不失衣界白二羯磨。
當如是作)大德僧聽。
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結不失衣界。
白如是。
大德僧聽。
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僧今結不失衣界。
誰諸長老忍。
僧于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結不失衣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時諸比丘。
脫衣置白衣舍當著脫時形露。
佛言。
聽結不失衣界除村村外界結法如上。
唯加一句雲。
除村村外界白如是)。
解不失衣界法(文略無解應翻結雲)大德僧聽。
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解不失衣界。
白如是大德僧聽。
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
今解不失衣界。
誰諸長老忍。
僧于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此處同一住處同一說戒解不失衣界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有村解法翻亦同此)。
結淨地法(時有吐下比丘。
使舍衛城中人煮粥時。
有因緣城門晚開。
未及得粥便死。
佛言。
聽在僧伽藍内結淨地白二羯磨。
應唱房若處若溫室若經行處。
應一比丘起已具儀于僧中唱。
某院及諸果菜等處作淨地。
唱已應如是作)大德僧聽。
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結某處作淨地。
白如是。
大德僧聽。
僧今結某處作淨地。
誰諸長老忍。
僧結某處作淨地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結某處作淨地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律言。
有四種淨地。
一者檀越若經營人作僧伽藍時處分如是言。
某處為僧作淨地。
二者若為僧作僧伽藍未施僧。
三者若半有籬障若多無籬障若都無。
若垣牆。
若塹亦如是。
四者僧作白二羯磨結)。
解淨地法(文略無解應翻結雲)大德僧聽。
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解某處淨地。
白如是。
大德僧聽。
僧今解某處淨地。
誰諸長老忍。
僧解某處淨地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解某處淨地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
授戒篇第三 善來授戒法(按律。
時聞法者即于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見法得法成辦諸法已。
獲果實前白佛言。
我今欲于如來所出家修梵行)。
佛言來比丘。
于我法中快自娛樂。
修梵行盡苦源(唱此言已須發自落袈裟著身缽盂在手。
即名出家受具足戒)。
三歸授戒法(時有聞法得信。
欲受具戒時。
諸比丘将詣佛所。
中道失信不得受具戒。
佛言自今已去聽汝等即與出家授具足戒。
教令剃發著袈裟脫革屣右。
膝著地合掌作是語)我某甲。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今于如來所出家。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三說)我某甲。
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于如來所出家。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三說)。
羯磨授戒與度人法(若比丘愚癡辄便度人而不知教授。
以不教授故。
不按威儀乞食不如法。
處處受不淨食。
或受不淨缽食。
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
佛言。
聽僧與授具足者白二羯磨。
彼至僧中具儀作如是求)大德僧聽。
我某甲比丘。
求衆僧乞度人授具足戒。
願僧聽。
我某甲比丘。
度人授具足戒(三說)(僧當觀察。
此人若不堪能教授。
及不能二法攝取者。
當語言止勿度人。
若有智慧堪能教授。
及二法攝取者應如是與法)大德僧聽。
此某甲比丘。
今從衆僧乞授人具足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與某甲比丘授人具足戒。
白如是。
大德僧聽。
此某甲比丘。
今從衆僧乞授人具足戒。
僧今與某甲比丘授人具足戒誰諸長老忍。
僧與某甲比丘授人具足戒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聽。
某甲比丘授人具足戒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依止阇梨法亦同此)。
度沙彌與形同法(時有巧師家兒來至僧伽藍中。
求諸比丘出家為道。
諸比丘辄與出家為道。
其父母啼泣來至僧伽藍中。
問諸比丘。
頗見如是如是小兒來不。
不見者報言不見。
即便于諸房中求覓得。
諸長者譏嫌。
佛言。
自今已去若欲在僧伽藍中剃發當白一切僧。
若不得和合房房語令知僧。
若和合作如是白)大德僧聽。
此某甲。
欲求某甲剃發。
若僧時到僧忍聽。
與某甲剃發。
白如是(作此白已然後剃發)。
度沙彌與法同請和上法(若欲在僧伽藍中出家者。
先請和上具儀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十戒和上。
願大德。
為我作十戒和上。
我依大德故。
得受沙彌戒。
慈愍故(三說應報)可爾。
請阇梨法(具儀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十戒阿阇梨。
願大德。
為我作十戒阿阇梨。
我依大德故。
得受沙彌戒。
慈愍故(三說應報)可爾。
白僧法(若不得和合者。
當語一切僧知。
若得和合作如是白)大德僧聽。
此某甲。
從某甲求出家。
若僧時到僧忍聽。
與某甲出家。
白如是。
授戒法(教著袈裟具儀作如是言)我某甲。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随如來出家。
某甲為和上。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三說)。
我某甲。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随如來出家竟。
某甲為和上。
如來至真等正覺。
是我世尊(三說)。
授十戒相。
(語雲)盡形壽不殺生。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盜。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淫。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妄語。
是沙彌戒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飲酒。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著華鬘香油塗身。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歌舞倡伎及往觀聽。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高廣大床上坐。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非時食。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盡形壽不得執持生像金銀寶物。
是沙彌戒。
能持不。
(答言)能。
此是沙彌十戒。
盡形壽不得犯。
能持不。
(答言)能。
汝已受戒竟。
當供養三寶勤修三業。
坐禅誦經勤作衆事(授已教誦十數。
其十者。
一一切衆生皆依飲食。
二名色。
三三受。
四四聖谛。
五五陰。
六六入。
七七覺分。
八八聖道。
九九衆生居。
十十一切入)。
度外道法(律言。
自今已去聽與外道衆僧中四月共住。
白二羯磨當如是與。
先剃發已著袈裟乃至合掌教作是言)大德僧聽。
我某甲外道。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我于世尊所求出家為道。
世尊即是我如來至真等正覺(三說)。
我某甲外道。
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已從如來出家學道。
如來是我至真等正覺(三說)。
(次與戒相與法同上)。
與四月共住法(次應教作是言)大德僧聽。
我某甲外道。
從僧乞四月共住。
願僧。
慈愍故。
與我四月共住(三說)。
(安著眼見耳不聞處僧應作如是法)大德僧聽。
彼某甲外道。
今從衆僧乞四月共住。
若僧時到僧忍聽。
與彼某甲外道四月共住。
白如是。
大德僧聽。
彼某甲外道今從衆僧乞四月共住僧今與彼四月共住。
誰諸長老忍僧與彼四月共住者默然。
誰不忍者說。
僧已忍與彼外道四月共住竟。
僧忍默然故。
是事如是持(彼行共住竟。
令諸比丘心喜悅。
然後當于僧中受具足戒。
雲何外道。
不能令諸比丘心喜悅。
彼外道心。
故執持外道白衣法。
不親比丘親外道。
不随順比丘誦習異論。
若聞人說外道不好事。
便起嗔恚若聞人毀訾外道師教。
亦起嗔恚。
若有異外道來。
贊歎外道好事。
歡喜踴躍。
若有外道師來。
聞贊歎外道事。
亦歡喜踴躍。
若聞說佛法僧非法事。
亦歡喜踴躍。
是謂外道不能令諸比丘喜悅。
雲何外道。
能令比丘喜悅。
即反上是。
是謂外道。
共住和調心意令諸比丘喜悅也)。
受具戒請和上法(應偏露等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和上。
願大德。
為我作和上。
我依大德故。
得受具足戒。
慈愍故(三說答雲)可爾。
(或雲)如是。
(或雲)當教授汝。
(或雲)清淨莫放逸。
請戒師法(具儀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羯磨阿阇梨。
願大德。
為我作羯磨阿阇梨。
我依大德故。
得受具足戒。
慈愍故(三說應報)可爾。
請教授師法(具儀作如是請)大德一心念。
我某甲。
今請大德為教授阿阇梨。
願大德。
為我作教授阿阇梨。
我依大德故。
得受具足戒。
慈愍故(三說應報)可爾。
安受戒人處所法(應安眼見耳不聞處。
其受戒人。
若在空。
若隐沒。
若離見聞處。
若界外。
不名受具。
和上及足數比丘亦如是)。
差教授師法(按律有如是教。
一切污辱衆僧者。
不得受具足戒時。
有欲受戒者。
諸比丘将至界外脫衣看時。
受戒者慚恥稽留受戒事。
佛言不得如是露形看。
自今已去聽先問十三難事然後授戒是中戒師問雲)衆中誰能為某甲作教授師(若作師者即應答雲)我某甲能(答已戒師應作是白)大德僧聽。
彼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某甲為教授師。
白如是。
往彼問遮難法(時教授師往彼語言)此安陀會郁多羅僧僧伽梨缽。
此衣缽是汝有不(彼答是已複應語言)善男子谛聽。
今是至誠時實語時。
我今問汝。
随我問答。
若不實者當言不實。
若實言實。
汝不犯邊罪不。
汝不犯比丘尼不。
汝非賊心入道不。
汝非破内外道不。
汝非黃門不。
汝非殺父不。
汝非殺母不。
汝非殺阿羅漢不。
汝非破和合僧不。
汝非惡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是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非有二形不。
汝字何等。
和上字誰。
汝年滿二十不。
衣缽具不。
父母聽汝不。
汝非負人債不。
汝非奴不。
汝非官人不。
汝是丈夫不。
丈夫有如是病。
癞癰疽白癞幹痟癫狂病。
汝今有此諸病不(若其一一随事答無。
複應語言)如我今問汝。
僧中亦當如是問。
如汝向者答我。
僧中亦當如是答。
問已白僧法(彼教授師問已。
還來僧中如常威儀相去舒手相及處立作如是白)大德僧聽。
彼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若僧時到僧忍聽。
我已問竟。
聽将來。
白如是。
從僧乞戒法(彼應喚言汝來。
來已當為捉衣缽教禮僧。
禮已在戒師前具儀教作是計)大德僧聽。
我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我某甲今從僧乞受具足戒。
某甲為和上。
願僧慈愍故。
拔濟我(三說)(若教乞戒不乞戒著俗服等。
若眠醉狂裸形嗔恚無心身相不具借他衣缽。
若無和上若多和上。
皆不名受具足戒)。
戒師白法(戒師欲問先白白雲)大德僧聽。
此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
今從僧乞受具足戒。
某甲為和上。
若僧時到僧忍聽。
我問諸難事。
白如是。
戒師問法(語言)善男子聽。
今是至誠時實語時。
今随所問汝。
汝當随實答。
汝不犯邊罪不。
汝不犯比丘尼不。
汝非賊心入道不。
汝非壞二道不。
汝非黃門不。
汝非殺父不。
汝非殺母不。
汝非殺阿羅漢不。
汝非破和合僧不。
汝不惡心出佛身血不。
汝非是非人不。
汝非畜生不。
汝非有二形不。
汝字何等。
和上字誰。
汝年滿二十不。
衣缽具不。
父母聽汝不。
汝非負人債不。
汝非奴不。
汝非官人不。
汝是丈夫不。
丈夫有如是病。
癞癰疽白癞幹痟癫狂病。
汝今有此諸病不(又須随事一一答無)。
正授戒法(戒法難生衆緣。
須具以法開導令起上上品。
心至誠谛受當如是作)大德僧聽。
此某甲。
從某甲求受具足戒。
此某甲。
今從僧乞受具足戒某甲為和上。
某甲自說清淨無諸難事。
年滿二十三衣缽具。
若僧時到僧忍聽。
授